一种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804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所述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为对称结构,分别对称设置在天线支撑架的两侧;每个所述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均包括振子安装套以及多层振子;多层的所述振子和所述振子安装套通过孔轴配合,且所述振子套接在所述振子安装套内的相接触部分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结合悬臂梁的受力变形原理,具有新颖的振子直线度保障结构,该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于加工和安装,并可以较好的保证振子直线度,提高天线振子信号的接收和发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通信设备
,尤其设及一种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对数周期天线的超宽带特性使之在短波、超短波、微波通信领域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结构特点是由作为传输线的集合线和多对对称安装于集合线的福射振 子组成。 同时,天线的外形尺寸与其工作频段相关,且传统天线振子在集合线的轴线向和 振子轴线向尺寸较大。通常在传统天线振子轴线向的最大尺寸约为天线最低工作频率的半 个波长;由于传统天线振子轴向尺寸较大,其质量也同样很大;所W传统天线振子不能很好 的保证其轴线的直线度(即因重量原因易发生形变),进而直接影响到天线系统的接收或发 射信号的性能。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传统天线振子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 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引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不仅兼顾宽带特 性,而且可W保证良好的轴线直线度,提高其接收或发射信号的性能,并极大的提升了其可 加工性、可安装性和便于运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运样实现的: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所述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 为对称结构,分别对称设置在天线支撑架的两侧;上述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的具体构 造,W及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位置关系W及布局顺序如下: 每个所述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均包括振子安装套W及多层振子;多层的所述 振子和所述振子安装套通过孔轴配合,且所述振子套接在所述振子安装套内的相接触部分 焊接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振子安装套用于夹持多层所述振子。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各层所述振子之间采用间隙配合由外层到内层依 次套接设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各层振子之间的间隙中间还设置有塑胶层。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塑胶层均匀间隔设置在相邻的外层振子与内 层振子的两层振子之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振子的较内层振子用于为较外层振子提供支 撑作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所述振子的多层结构中,所述振子的最外层振子 为金属管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最外层振子具体为纯铜管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在多层所述振子的结构中,所述振子的最内层振子 为复合管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最内层振子为具体为碳纤维管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且其在常溫下不活泼,因此使用铜可W 提高天线振子信号的传导性能。除去所述振子最外层材质为纯铜外,其余内部的振子层的 材质需通过公式计算后选取。各振子层的横截面尺寸需通过公式计算后选取。所述的振子 分为数层,其中相邻振子层之间应满足条件:振子层在重力作用下,较内层振子端部晓度应 小于较内层振子端部的晓度。 另外,所述的振子分为数层,其中相邻振子层之间的间隙值在满足加工条件的基 础上,需要尽量小,W保证振子直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该结构结合悬臂梁的受力变形原 理,利用材质和结构尺寸的不同,给出了一种新颖的振子直线度保障结构,该结构简单,操 作简便,易于加工和安装,并可W有效的保证振子直线度,提高天线振子信号的接收和发射 性能,进而提升天线的通信质量,在天线领域具有非常良好的实用性,具有极佳的应用前 景。【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W根据运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 意图两层为例); 图2为图1所示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中振子的受力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振子受力后产生的变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振子 11;[002引振子最外层111;最内层振子112; 塑胶 113; 振子安装套12。【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003引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也V'上"、"下"、"左V'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W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立"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W是固定连接,也可W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W是机械连接,也可W是电连接;可W是直接相连,也可W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W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W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所述新型复合 式天线振子结构为对称结构,分别对称设置在天线支撑架的两侧;上述新型复合式天线振 子结构的具体构造,W及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位置关系W及布局顺序如下: 每个所述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均包括振子安装套W及多层振子;多层的所述 振子和所述振子安装套通过孔轴配合,且所述振子套接在所述振子安装套内的相接触部分 焊接连接。 下面对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的具体结构W及具体技术效 果做一下详细说明: 所述振子安装套用于夹持多层所述振子。各层所述振子之间采用间隙配合由外层 到内层依次套接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为对称结构,分别对称设置在天线支撑架的两侧;上述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的具体构造,以及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位置关系以及布局顺序如下:每个所述新型复合式天线振子结构均包括振子安装套以及多层振子;多层的所述振子和所述振子安装套通过孔轴配合,且所述振子套接在所述振子安装套内的相接触部分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林刘立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顶一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