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隔离带的双极性微带振子。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移动通信已成为最具活力和前途的行业,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随着移动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移动用户需要的增长,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最具活力和前途的行业,目前市场上的振子普遍频带比较窄,不适用于3G、4G网络,对于当前移动通信的高频段而言,1.7~2.7GHz频段能满足大部分移动通信应用场合,如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移动的TD-SADMA以及GSM、LTE、网络。因此,设计出宽频振子便能满足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多元化发展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振子其阻抗特性不理想,另外目前市场上的振子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因此也带来了一定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整体带宽频率宽、阻抗特性优良、辐射特性好、结构简单的设有隔离带的双极性微带振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设有隔离带的双极性微带振子,包括有圆形的PCB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隔离带的双极性微带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形的PCB板(1),PCB板(1)的一面设有微带单元;PCB板(1)的边缘设有环装隔离带(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隔离带的双极性微带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圆形的PCB板(1),PCB板(1)的一面设有微带单元;
PCB板(1)的边缘设有环装隔离带(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隔离带的双极性微带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单元包括有两组、每组两个振子单元;上下两个振子单元为一组,用于辐射垂直极化信号,左右两个振子单元为一组,用于辐射水平极化信号;所述PCB板(1)中央设有正方形镂空孔(12);
每个振子单元包括有辐射底边(31),辐射底边(31)的两个自由端均倾斜延伸出有第一辐射边(32),两个第一辐射边(32)之间形成喇叭状;两个第一辐射边(32)的自由端均延伸出有第二辐射边(33),两个第二辐射边(33)之间平行设置;两个第二辐射边(33)的自由端均倾斜延伸出有第三辐射边(34),两个第三辐射边(34)的自由端均向对方延伸出有短辐射边(35);
还包括有呈几字形的辐射底臂(41),辐射底臂(41)的两侧延伸出有两个第一辐射臂(42),两个第一辐射臂(42)之间形成喇叭状;两个第一辐射臂(42)的自由端均延伸出有第二辐射臂(43),两个第二辐射臂(43)之间平行设置;两个第二辐射臂(43)的自由端均倾斜延伸出有第三辐射臂(44),所述第三辐射臂(44)自靠近第二辐射臂(43)的一端至自由端逐渐增宽,两个第三辐射臂(44)之间连设有第四辐射臂(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