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防冻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632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行流畅的分体式防冻油箱,包括:主油箱本体和设置在主油箱本体下端的副油筒本体,在所述主油箱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注油口,在所述主油箱本体内设置有S型加热水管,所述加热水管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循环冷却水箱相连接,所述加热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回水管与循环冷却水箱相连接,在所述副油筒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棉,在所述保温棉的外侧缠绕有感应线圈,所述副油筒本体的一侧上端通过连接管与主油箱本体相互连通,在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在所述副油筒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油管,在所述副油筒本体内设置有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和电磁控制阀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防冻油箱
技术介绍
柴油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可以用在汽车等领域,目前,在一些高寒低温场合中柴油机启动比较困难,必须用凝点较低的柴油才能正常启动和运行,由于低凝点柴油价格较高,使用起来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使柴油机在高寒低温地区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时市面上也有一些使用电加热器对柴油机油箱进行加热的,由于汽车启动时蓄电池要给出一个较大的电流,而使用电加热器需要蓄电池额外给出电流,此方法给汽车的启动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流畅的分体式防冻油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体式防冻油箱,包括:主油箱本体和设置在主油箱本体下端的副油筒本体,在所述主油箱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注油口,在所述主油箱本体内设置有S型加热水管,所述加热水管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循环冷却水箱相连接,所述加热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回水管与循环冷却水箱相连接,在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栗,在所述副油筒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棉,在所述保温棉的外侧缠绕有感应线圈,所述副油筒本体的一侧上端通过连接管与主油箱本体相互连通,在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在所述副油筒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油管,在所述副油筒本体内设置有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和电磁控制阀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上述分体式防冻油箱,采用主油箱和副油筒相结合的结构,柴油机启动前通过在副油筒上缠绕感应线圈加热柴油,柴油机启动后通过在主油箱内设置的S型加热水管进行加热柴油,加热效果好,可以给柴油机使用高凝点的柴油,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适应高寒低温地区的使用需求,同时不需要蓄电池给出额外电流,汽车启动时蓄电池给出的较大电流经过感应线圈就可以给副油筒进行加热,使用方便,加热速度快,运行流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体式防冻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油箱本体,2、副油筒本体,3、注油口,4、S型加热水管,5、进水管,6、循环冷却水箱,7、回水管,71、抽水栗,8、保温棉,9、感应线圈,10、连接管,11、电磁控制阀,12、输油管,13、测温装置,14、导线,15、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分体式防冻油箱,包括:主油箱本体I和设置在主油箱本体I下端的副油筒本体2,在所述主油箱本体I的上端设置有注油口 3,在所述主油箱本体I内设置有S型加热水管4,所述加热水管4的一端通过进水管5与循环冷却水箱6相连接,所述加热水管4的另一端通过回水管7与循环冷却水箱6相连接,在所述回水管7上设置有抽水栗71,在所述副油筒本体2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棉8,在所述保温棉8的外侧缠绕有感应线圈9,所述副油筒本体2的一侧上端通过连接管10与主油箱本体I相互连通,在所述连接管10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U,在所述副油筒本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油管12,在所述副油筒本体2内设置有测温装置13,所述测温装置13和电磁控制阀11分别通过导线14与控制装置15相连接。上述分体式防冻油箱使用时,关闭电磁控制阀11,汽车启动系统通过感应线圈9与蓄电池和相连接,启动汽车时,汽车蓄电池给出一个较大电流,较大电流通过感应线圈9传递到汽车启动系统,此时,感应线圈9得电,而缠绕有感应线圈9的副油筒本体2在较短时间内开始发热对副油筒本体2内的柴油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柴油变成流体通过输油管12输送到柴油机使柴油机启动运行,汽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循环冷却水箱6内的水开始发热,启动抽水栗71将循环冷却水箱6内的热水输送到S型加热水管4内对主油箱本体I内的柴油进行加热,此方法不消耗汽车的燃料和蓄电池内的电力,方便实用。上述分体式防冻油箱,采用主油箱和副油筒相结合的结构,柴油机启动前通过在副油筒上缠绕感应线圈加热柴油,柴油机启动后通过在主油箱内设置的S型加热水管进行加热柴油,加热效果好,可以给柴油机使用高凝点的柴油,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适应高寒低温地区的使用需求,同时不需要蓄电池给出额外电流,汽车启动时蓄电池给出的较大电流经过感应线圈就可以给副油筒进行加热,使用方便,运行流畅。【主权项】1.分体式防冻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箱本体(I)和设置在主油箱本体(I)下端的副油筒本体(2),在所述主油箱本体(I)的上端设置有注油口(3),在所述主油箱本体(I)内设置有S型加热水管(4),所述加热水管(4)的一端通过进水管(5)与循环冷却水箱(6)相连接,所述加热水管(4)的另一端通过回水管(7)与循环冷却水箱(6)相连接,在所述回水管(7)上设置有抽水栗(71),在所述副油筒本体(2)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棉(8),在所述保温棉(8)的外侧缠绕有感应线圈(9),所述副油筒本体(2)的一侧上端通过连接管(10)与主油箱本体(I)相互连通,在所述连接管(10)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11),在所述副油筒本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油管(12),在所述副油筒本体(2)内设置有测温装置(13),所述测温装置(13)和电磁控制阀(11)分别通过导线(14)与控制装置(15)相连接。【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行流畅的分体式防冻油箱,包括:主油箱本体和设置在主油箱本体下端的副油筒本体,在所述主油箱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注油口,在所述主油箱本体内设置有S型加热水管,所述加热水管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循环冷却水箱相连接,所述加热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回水管与循环冷却水箱相连接,在所述副油筒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棉,在所述保温棉的外侧缠绕有感应线圈,所述副油筒本体的一侧上端通过连接管与主油箱本体相互连通,在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在所述副油筒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油管,在所述副油筒本体内设置有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和电磁控制阀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相连接。【IPC分类】B60K15/03, F02M37/00【公开号】CN105569892【申请号】CN201610141369【专利技术人】徐海山, 周锦祥, 许保发, 黄长勇, 徐文杰 【申请人】江苏新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6年3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体式防冻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箱本体(1)和设置在主油箱本体(1)下端的副油筒本体(2),在所述主油箱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注油口(3),在所述主油箱本体(1)内设置有S型加热水管(4),所述加热水管(4)的一端通过进水管(5)与循环冷却水箱(6)相连接,所述加热水管(4)的另一端通过回水管(7)与循环冷却水箱(6)相连接,在所述回水管(7)上设置有抽水泵(71),在所述副油筒本体(2)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棉(8),在所述保温棉(8)的外侧缠绕有感应线圈(9),所述副油筒本体(2)的一侧上端通过连接管(10)与主油箱本体(1)相互连通,在所述连接管(10)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11),在所述副油筒本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油管(12),在所述副油筒本体(2)内设置有测温装置(13),所述测温装置(13)和电磁控制阀(11)分别通过导线(14)与控制装置(1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山周锦祥许保发黄长勇徐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