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9209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9:30
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包括热源结构、换能结构和惰性气体管道;热源结构包括热源腔体和热源装置,热源腔体包括热源腔体外壳、热反射层和气动单向阀,热源装置包括放射源、导热筒和防辐射层,热源装置被封装并固定于热源腔体内;换能结构包括压电能量收集电路、以及分别设于惰性气体管道壁内、外表面的纳米线压电组件、纳米热电组件,纳米线压电组件经压电能量收集电路与电池正、负极连接,纳米热电组件直接与电池正、负极连接;利用惰性气体管道连接热源结构和换能结构;电池结构被内封装固定,内封装表面设有外封装层。它突破了传统动态型同位素电池的技术瓶颈,能量转换效率高、寿命长、适用性强、清洁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同位素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原子核成分(或能态)自发地发生变化,同时放射出射线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简称同位素电池,正是直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释放出射线所具有的电能或是利用换能器件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释放出射线的能量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输出,从而达到供电目的。由于同位素电池具有服役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强、工作稳定性好、无需维护、小型化等优点,目前已在军事国防、航天航海、极地探测、生物医疗、电子工业等重要领域被广泛应用。同位素电池首先由英国物理学家HenryMosley于1913年提出,而有关同位素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过去的50年里,其可分为四类:①静态辐射热转换方式同位素电池的研究;②动态热电转换机制(动态型)同位素电池的研究;③辐射伏特效应同位素电池的研究;④其他辐射效应转换机制同位素电池的研究。上述四类同位素电池的研究结果表明,能量转换效率低仍是目前同位素电池的共性所在。静态辐射热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结构、换能结构和惰性气体管道(20);热源结构包括热源腔体(1)和热源装置,热源腔体(1)包括热源腔体外壳(2),热源腔体外壳(2)内表面设有热反射层(3),热源腔体外壳(2)两端渐变收缩并通过气动单向阀(11)连接有惰性气体管道(20),热源装置包括设有夹层的导热筒(6),导热筒(6)夹层内装放射源(7),导热筒(6)内、外壁均设有防辐射层(5),热源装置被封装于热源装置外壳(4)内,热源装置利用螺丝(9)通过固定支架(8)固定于热源腔体外壳(2)上,热源装置中间设有通孔(10);换能结构包括纳米线压电组件(12)和纳米热电组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结构、换能结构和惰性气体管道(20);热源结构包括热源腔体(1)和热源装置,热源腔体(1)包括热源腔体外壳(2),热源腔体外壳(2)内表面设有热反射层(3),热源腔体外壳(2)两端渐变收缩并通过气动单向阀(11)连接有惰性气体管道(20),热源装置包括设有夹层的导热筒(6),导热筒(6)夹层内装放射源(7),导热筒(6)内、外壁均设有防辐射层(5),热源装置被封装于热源装置外壳(4)内,热源装置利用螺丝(9)通过固定支架(8)固定于热源腔体外壳(2)上,热源装置中间设有通孔(10);换能结构包括纳米线压电组件(12)和纳米热电组件(18),纳米线压电组件(12)固定于惰性气体管道壁(21)内表面,纳米线压电组件(12)两端设有第一电学输出电极(13),纳米热电组件(18)固定于惰性气体管道壁(21)外表面,纳米热电组件(18)两端设有第二电学输出电极(19);第一电学输出电极(13)通过导线(17)与压电能量收集电路(14)的输入端连接,压电能量收集电路(14)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学输出电极(19)分别通过导线(17)与电池正极(15)、电池负极(16)连接;惰性气体(22)在热源腔体(1)和惰性气体管道(20)中形成气流循环;利用内封装材料将热源结构、换能结构、压电能量收集电路(14)和惰性气体管道(20)固定封装,制成内封装(23),内封装(23)的外表面设有外封装层(2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其特征在于:热源装置外壳(4)外表面均匀设有三个固定支架(8);纳米线压电组件(12)由八个均匀固定于惰性气体管道壁(21)内表面的纳米线压电单元(25)通过导线(17)连接组成;纳米热电组件(18)由十六个均匀固定于惰性气体管道壁(21)外表面的纳米热电单元(26)通过导线(17)连接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其特征在于:纳米线压电单元包括第一绝缘衬底(27)、纳米梳(28)、第二绝缘衬底(29)和金属电极层(30),第一绝缘衬底(27)上表面设有纳米梳(28),第二绝缘衬底(29)上表面设有金属电极层(30),第一绝缘衬底(27)下表面与金属电极层(30)粘接;纳米热电单元包括第三绝缘衬底(31)、金属导体(32)、p型纳米热电元件(33)和n型纳米热电元件(34),p型纳米热电元件(33)和n型纳米热电元件(34)通过金属导体(32)首尾依次相连,并垂直固定于第三绝缘衬底(31)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衬底(27)、第二绝缘衬底(29)和第三绝缘衬底(31)的材质是SiO2、硅胶或环氧树脂;纳米梳(28)的材质是PbZrTiO3、ZnO或GaN;金属电极层(30)是Au、Pd、Pt、Al、Cu、Ni或Ti薄膜;p型纳米热电元件(33)的材质是p型BiSbTe纳米材料、p型SiGe纳米材料或p型Bi2Se3纳米材料,n型纳米热电元件(34)的材质是n型YbxCo4Sb12填充方钴矿纳米材料。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其特征在于:热源腔体外壳(2)、热源装置外壳(4)、固定支架(8)、螺丝(9)和惰性气体管道壁(21)的材质相同,是316不锈钢、304不锈钢或310不锈钢;导线(17)采用GN500镀镍铜芯高耐火绝缘导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材料复合式动态型同位素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毅张世旭李公平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