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红色茶多酚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9166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棕红色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绿茶的茶多酚置于80-100℃的温度条件下通风氧化10-15h,冷却,即得棕红色茶多酚。现有技术主要是乌龙茶、红茶以及普洱茶的茶多酚中含有大量的茶红素,而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上述方法使得绿茶的茶多酚中的部分组分氧化形成茶红素,且绿茶的茶多酚从原来的淡黄棕色氧化成棕红色,同时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EGCG的含量并未减少,如此不仅丰富了绿茶的茶多酚的种类,又能使得绿茶的茶多酚中含有普洱茶等的茶多酚中所含有的茶红素,进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绿茶的茶多酚的生物活性作用。另外,在上述温度条件下对绿茶的茶多酚进行氧化,还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有效提高了茶多酚的保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多酚的氧化工艺。
技术介绍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天然活性成分,其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菌消炎、抗癌和抗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EGCG(中文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茶多酚的生物活性的主要成份,EGCG因特殊的立体化学结构,使其抗氧化性最强,因此EGCG含量的多少时评价茶多酚质量的重要指标。茶红素是一类异质的酸性酚性色素的总称,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剂,能够帮助老化的机体抵抗生物氧化,效果比茶多酚类更为出色。茶红素主要是从红茶、乌龙茶以及普洱茶中提取,含量极为丰富,同时茶红素是这三类茶叶的茶汤呈红色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有关茶红素的结构、组成及生物学活性等理化性质尚不明确。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针对茶红素的提取,目前企业主要是从红茶、乌龙茶以及普洱茶中提取,但虽然这三类茶叶中也含有茶多酚,但是含量远不及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因此采用红茶、乌龙茶以及普洱茶这三类茶叶发酵提取的茶多酚中虽然含有茶红素,但是茶多酚的得率低。相比而言,我国每年的绿茶产量大,且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为丰富,因此如果将现有技术从绿茶中提取的茶多酚进行改性,使其同时具备茶红素存在所产生的价值,这无疑将可以大大提升绿茶的茶多酚提取物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且工艺条件易控制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其步骤为:将绿茶的茶多酚置于80-100°C的温度条件下通风氧化10_15h,冷却,即得棕红色茶多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现有技术主要是乌龙茶、红茶以及普洱茶的茶多酚中含有大量的茶红素,而与之相比,本专利技术将绿茶的茶多酚置于80-100°C的温度条件下通风氧化10_15h,经检测表明,采用上述特定的温度和氧化时间条件下虽然使得绿茶的茶多酚中的部分组分氧化形成茶红素,且绿茶的茶多酚从原来的淡黄棕色氧化成棕红色,同时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EGCG的含量并未减少,如此不仅丰富了绿茶的茶多酚的种类,又能使得绿茶的茶多酚中含有普洱茶等的茶多酚中所含有的茶红素,进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绿茶的茶多酚的生物活性作用。另外,在上述温度条件下对绿茶的茶多酚进行氧化,还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有效提高了茶多酚的保质期。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绿茶的茶多酚是先置于干燥箱内,然后向干燥箱内通入80-100°C的热风进行氧化处理。通过热风循环通入对绿茶的茶多酚进行氧化,简单直接,氧化效率高。进一步的,所述绿茶的茶多酚是按照2?3cm的厚度平铺在盛料盘中,然后置于干燥箱内自下而上连续通入85-95°C的热风氧化12-13h,自然冷却。具体的方案为,所述绿茶的茶多酚是通过浸提、萃取脱咖啡因、浓缩、萃取脱多糖、蒸发浓缩脱溶以及喷雾干燥后得到。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是将采用现有常规技术提取、喷雾干燥后得到的绿茶的茶多酚作为原料,对其直接进行高温氧化处理,当然,该温度范围的选择能够保证茶多酚中的有效成分EGCG不受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3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收集绿茶的茶多酚,置于干燥箱内,向干燥箱内连续通入90°C的热风13h进行氧化处理,自然冷却,即得棕红色的茶多酚产品,经检测,该棕红色茶多酚中的茶红素的含量为2.0%。实施例2:收集绿茶的茶多酚,按照2?3cm的厚度平铺在盛料盘中并置于干燥箱内,然后向干燥箱内连续通入100°c的热风1h进行氧化处理,自然冷却,即得棕红色的茶多酚产品,经检测,该棕红色茶多酚中的茶红素的含量为2.5%。实施例3:I)收集绿茶的茶多酚,按照2?3cm的厚度平铺在盛料盘中并置于干燥箱内,然后向干燥箱内连续通入80 °C的热风15h进行氧化处理,自然冷却,即得棕红色的茶多酚产品,经检测,该棕红色茶多酚中的茶红素的含量为1.7%。【主权项】1.一种,其步骤为:将绿茶的茶多酚置于80-100°C的温度条件下通风氧化10-15h,冷却,即得棕红色茶多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茶的茶多酚是先置于干燥箱内,然后向干燥箱内通入80-1OO 0C的热风进行氧化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茶的茶多酚是按照2?3cm的厚度平铺在盛料盘中,然后置于干燥箱内自下而上连续通入85-95°C的热风氧化12-13h,自然冷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茶的茶多酚是通过浸提、萃取脱咖啡因、浓缩、萃取脱多糖、蒸发浓缩脱溶以及喷雾干燥后得到。【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其步骤为:将绿茶的茶多酚置于80-100℃的温度条件下通风氧化10-15h,冷却,即得棕红色茶多酚。现有技术主要是乌龙茶、红茶以及普洱茶的茶多酚中含有大量的茶红素,而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上述方法使得绿茶的茶多酚中的部分组分氧化形成茶红素,且绿茶的茶多酚从原来的淡黄棕色氧化成棕红色,同时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EGCG的含量并未减少,如此不仅丰富了绿茶的茶多酚的种类,又能使得绿茶的茶多酚中含有普洱茶等的茶多酚中所含有的茶红素,进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绿茶的茶多酚的生物活性作用。另外,在上述温度条件下对绿茶的茶多酚进行氧化,还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有效提高了茶多酚的保质期。【IPC分类】A23F3/30【公开号】CN105558163【申请号】CN201510968341【专利技术人】沈莹 【申请人】安徽红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5年12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棕红色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绿茶的茶多酚置于80‑100℃的温度条件下通风氧化10‑15h,冷却,即得棕红色茶多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红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