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915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灌装装置,包括机架、灌装换向阀、多个灌装活塞液缸和活塞杆驱动机构;活塞杆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有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杆均与活塞杆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灌装换向阀设有多个,灌装换向阀数目与灌装活塞液缸相同且一一对应,灌装换向阀包括阀座、阀芯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阀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阀座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进出液口,阀芯设于阀座中且与阀芯位置切换机构传动连接,灌装活塞液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阀座上并与进出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控制多路灌装,并且各路灌装线路中的液体物料均不会流到其它灌装线路中,各路灌装互不影响,因此能够确保各路灌装的灌装量准确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体物料灌装的灌装装置。技术背景现有的一种能够同时控制多路灌装的灌装装置,包括一个灌装换 向阀、多个灌装活塞液缸和活塞杆驱动机构;灌装换向阀包括阀座、 阀芯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阀座分隔成多个阀座单元,阀座单元的数 目与灌装路数相等,每个阀座单元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进出液口, 进出液口与灌装活塞液缸的缸体连通;阀芯具有多个阀芯单元,各阀芯单元与各阀座单元一一对应,阀芯单元处于阀座单元中;相邻两阀 芯单元通过连接部连接,相邻两阀座单元通过通孔相连通,各连接部 与各通孔一一对应,连接部处于通孔中并与通孔内壁紧密配合;阀芯 与阀芯位置切换机构传动连接,在阀芯位置切换机构的驱动下,阀芯 作位置切换;灌装活塞液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有灌装活塞 液缸的活塞杆均与活塞杆驱动机构连接,在活塞杆驱动机构的驱动下, 各活塞同时沿缸体移动;各阀座单元的进液口均与供料装置连通,出 液口分别与一个充填头连通。上述灌装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阀芯位置切换机构带动阀芯 转动,使各阀座单元的进液口和进出液口同时连通,且各阀芯单元同 时将各阀座单元的出液口封闭,然后在活塞杆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各 活塞同时移动,逐渐远离其对应的阀座单元,此时液体物料从供料装 置流出,经各进液口、各进出液口进入对应的缸体中;活塞移动到预 定位置时停下来,此时缸体中的液体物料达到所要求的灌装量;然后 阀芯位置切换机构带动阀芯转动,使各阀座单元的出液口和进出液口 同时连通,且各阀芯单元同时将各阀座单元的进液口封闭,然后在活 塞杆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各活塞同时朝阀座单元移动,此时各缸体中 的液体物料在活塞的驱动下,经对应的进出液口、出液口流出至对应的充填头,经充填头灌装到包装容器中。上述灌装装置中,依靠阀芯的连接部与阀座的通孔内壁的紧密配 合,使相邻两阀座单元分隔开来,但是阀芯的连接部与阀座的通孔内 壁通常会存在微小的间隙,而灌装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间隙可能变大, 这样有些阀座单元中的液体物料将流向与其相邻的阀座单元,以致有 些阀座单元的出液口流出的液体物料偏少,而与其相邻的阀座单元的 出液口流出的液体物料偏多,各路灌装的灌装量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控制多路灌 装且能够确保各路灌装的灌装量准确度的灌装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 如下一种灌装装置,包括机架、灌装换向阀、多个灌装活塞液缸和活 塞杆驱动机构;活塞杆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有灌装活塞液缸的 活塞杆均与活塞杆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灌装换向阀设有多 个,灌装换向阀数目与灌装活塞液缸相同且一一对应,灌装换向阀包 括阀座、阀芯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阀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阀座上 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进出液口,阀芯设于阀座中且与阀芯位置切换 机构传动连接,灌装活塞液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阀座上并与进出液口 连通。各阀座的进液口均与供料装置连通,出液口分别与一个充填头连通。上述灌装活塞液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各灌装换向阀的阀芯必须同步切换,因此各阀芯位置切换机构必 须保持同步。阀芯位置切换机构包括阀芯控制杆和阀芯控制杆驱动机 构;优选每个阀座上设有一安装孔,每个阀芯上固定连接一阀芯控制 杆,阀芯控制杆设于安装孔中,所有阀芯控制杆均与同一个阀芯控制 杆驱动机构连接;更优选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滑动轴承,滑动轴承的 内侧面为圆柱面,阀芯控制杆处于滑动轴承中,阀芯控制杆的侧面为圆柱面并与滑动轴承的内侧面紧密配合。由于所有灌装换向阀共用一 个阀芯控制杆驱动机构,这样即可确保各灌装换向阀的阀芯同步切换, 又可简化结构。通过上述阀芯控制杆驱动机构使各阀芯控制杆同时转 动,可同时切换各阀芯的位置。上述阀芯控制杆驱动机构属本领域技 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例如,阀芯控制杆驱动机构可采用齿轮、齿条 配合的结构,每个阀芯控制杆上同轴安装一齿轮,各齿轮与同一齿条 啮合,齿条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通过控制齿条的往复移动,可使各 齿轮同时转动并带动各阀芯控制杆来回转动,实现同时切换各阀芯的 位置。上述只是一个例子,实现阀芯控制杆的转动还可采用其它结构, 如链传动,在此不作详细描述。优选活塞杆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活塞杆安装板,气缸与灌装活塞 液缸相平行,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塞杆 安装板连接,各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杆均与活塞杆安装板连接。为了 使活塞杆安装板能够平稳地沿预定方向移动,在活塞杆安装板与机架 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由相互配合的导套和导柱构成,导套和 导柱均与气缸相平行,导柱处于导套中。导向机构的安装方式有以下 两种, 一种是导套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导柱固定安装在活塞杆安装板 上;另一种是导柱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导套固定安装在活塞杆安装板 上。更优选导向机构由两导套和两导柱构成,两导柱各处于一导套中 并与导套配合,两导柱分别设在气缸的两侧。灌装换向阀可采用现有的灌装换向阀,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中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性能良好的灌装换向阀。灌装换向阀的设计 应当满足下述要求当要使液体从进液口进入时,液体通道将进液口 和进出液口连通,同时阀芯将出液口封闭;当要使液体从出液口流出 时,液体通道将出液口和进出液口连通,同时阀芯将进液口封闭。各路灌装的灌装量由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的行程决定,因此只要 确保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的行程准确,即可确保各路灌装的灌装量准 确度。本技术各灌装换向阀的阀芯同步切换,各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同步移动,因此能够同时控制多路灌装;由于各路灌装线路中的灌 装活塞液缸、灌装换向阀相互独立,因此各路灌装线路中的液体物料 均不会流到其它灌装线路中,各路灌装互不影响,因此能够确保各路 灌装的灌装量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省略机架); 图3是图1中灌装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灌装装置包括机架1、五个灌装换向阀2、 五个灌装活塞液缸3和活塞杆驱动机构;活塞杆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 l上,灌装活塞液缸3包括缸体31、活塞32和活塞杆33,所有灌装 活塞液缸3的活塞杆33均与活塞杆驱动机构连接;灌装换向阀2与灌 装活塞液缸3—一对应,灌装换向阀2包括阀座21、阀芯22和阀芯 位置切换机构,阀座2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阀座21上设有进液口 23、出液口 24和进出液口 25,阀芯22设于阀座21中且与阀芯位置 切换机构传动连接,灌装活塞液缸3的缸体31固定安装在阀座21上 并与进出液口 25连通。各进液口 23均与供料装置4连通,各出液口 24分别与一个充填 头连通。如图3所示,这种灌装换向阀2包括阀座21、阀芯22和阀芯位 置切换机构;阀座21上设有进液口 23、出液口 24和进出液口 25,进 液口 23和出液口 24均开口于阀座21的内侧面;阀芯22设于阀座21 中,阀芯22的侧面为圆柱面,阀座21的内侧面也为圆柱面,阀芯22 的侧面与阀座21的内侧面紧密配合;阀芯22呈圆柱状(其侧面为圆 柱面),阀芯22内部设有液体通道26;液体通道26的一端开口的位 置与进液口23、出液口24的位置对应;液体通道26的另一端开口在 阔芯22的端面,并且与阀座21的进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装装置,包括机架、灌装换向阀、多个灌装活塞液缸和活塞杆驱动机构;活塞杆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有灌装活塞液缸的活塞杆均与活塞杆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灌装换向阀设有多个,灌装换向阀数目与灌装活塞液缸相同且一一对应,灌装换向阀包括阀座、阀芯和阀芯位置切换机构,阀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阀座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进出液口,阀芯设于阀座中且与阀芯位置切换机构传动连接,灌装活塞液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阀座上并与进出液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岳云黄凯标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粤东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