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894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油漏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属于高混机辅件类。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其特征是:其上部是一上下开口的油筒,下部是内装漏斗的漏斗支架,油筒和漏斗相连通,漏斗支架的底部装在高混机的机盖上,漏斗下端的油嘴穿过高混机机盖上的插孔,伸入高混机内。这种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在投料的同时可以加油,以满足不同的工艺流程要求。而且,加油漏斗装置中带有专制漏斗,可使油状助剂按工艺要求缓慢、均匀、成线地加入混合中的预混料内,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保证混料质量,进而提高生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油漏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混机的加 油漏斗装置,属于高混机辅件类。
技术介绍
改性塑料生产中,预混料时常要加入油状助剂,油状助剂的加入 方式、量、速度、是否为均匀加入等都会直接影响混料质量,从而影 响生产和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因此生产工艺要求加油状助剂时要缓 慢、成线加入,以保证在混料时油类能充分均匀粘附在物料上,从而 将色粉、阻燃剂或填冲类粉体等均匀的粘附在料粒表面,以利于挤出 段顺利生产。目前生产中混料多采用人工操作,由于工艺要求上投料时间很短, 且在加油时不能投料,投料时不能加油,要按工艺要求在投料中间加 入油状助剂,很难做到缓慢、成线加入,通常是用量杯量取规定量的 油状助剂后就直接倒入正在混合中的预混料中,无法达到均匀混合的 效果,难以保证混料质量,易造成下一工序生产不稳定性,产品性能 不合要求,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高混机的加 油漏斗装置,可使油状助剂按工艺要求缓慢、均匀、成线地加入混合 中的预混料内,而且可以在投料的同时加神,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其上部是一上下开口的油筒, 下部是内装漏斗的漏斗支架,油筒和漏斗相连通,漏斗支架的底部装 在高混机的机盖上,漏斗下端的油嘴穿过高混机机盖上的插孔,伸入 高混机内。所述油筒的橫截面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或长方形或多边形,漏斗 支架的横截面形状与油筒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 所述油筒、漏斗与漏斗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油筒的材质是塑料或玻璃或金属材料。由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 由于在高混机盖上另设加油漏斗装置,可以在投料的同时加油,满足 不同的工艺流程要求;加油漏斗装置中带有专制漏斗,可使油状助剂 按工艺要求缓慢、均匀、成线地加入混合中的预混料内,可以达到均 匀混合的效果,保证混料质量,进而提高生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装有本技术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混机,2、高混机盖,3、投料口, 4、倒油口,5、油筒,6、漏斗,7、漏斗支架,8、插孔,9、油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见图l, 一种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其上部是油筒5, 下部是内装漏斗6的漏斗支架7,漏斗支架7的底部装在高混机1的机盖2 上,漏斗6下端的油嘴9穿过高混机机盖2上的插孔8,伸入高混机l内。所述油筒呈筒状,横截面可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多边形等, 上下端均不封口,上端口是倒油口4,下端口与漏斗上端口连通。所述漏斗支架7的横截面形状与油筒5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可为 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多边形等,主要起支撑油筒和保护漏斗的作 用。所述漏斗6为常见漏斗,上端口大,下端口小,下端口的油嘴9 穿过插孔8伸入高混机1内,油状助剂通过下端口油嘴9流入高混机 1内。可以根据油状助剂流量和工艺要求制作专用的加油漏斗,使油 状助剂均匀、成线性、缓慢加入混合中的物料里,既满足了工艺加油 要求,又不影响员工投料作业。所述插孔8是在高混机盖2上的一个小孔。 所述油筒5、漏斗6与漏斗支架7可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油筒5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或玻璃或金属材料。 本技术是这样使用的在生产时,物料通过投料口 3加入高混机1内,投料中间需要加入油状助剂时,将量好的油状助剂从倒油口4倒入油筒5中,油状助 剂沿漏斗6及油嘴9均匀、成线地流入高混机1内与物料混合,达到 物料、油分开投入,投料时也可加油、加油时也可投料的目的,杜绝 了违反工艺加油的隐患。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混料时只需将油状助剂直接 倒入加油漏斗装置中,即可均匀、成线性、缓慢加入混合中的物料中, 既满足了工艺加油要求,又不影响员工投料作业,从而解决了因无法 按工艺加油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难题。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不是用来 限定本技术的申请范围。因此,凡依本技术所述的结构、形 状的简单变换都应该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其特征是其上部是一上下开口的油筒(5),下部是内装漏斗(6)的漏斗支架(7),油筒(5)和漏斗(6)相连通,漏斗支架(7)的底部装在高混机(1)的机盖(2)上,漏斗(6)下端的油嘴(9)穿过高混机机盖(2)上的插孔(8)伸入高混机(1)内。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油筒(5)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或长方形或多边形, 漏斗支架(7)的横截面形状与油筒(5)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的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其特 征是所述油筒(5)、漏斗(6)与漏斗支架(7)为一体成型结 构。4. 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油筒(5)的材质是塑料或玻璃或金属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油漏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属于高混机辅件类。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其特征是其上部是一上下开口的油筒,下部是内装漏斗的漏斗支架,油筒和漏斗相连通,漏斗支架的底部装在高混机的机盖上,漏斗下端的油嘴穿过高混机机盖上的插孔,伸入高混机内。这种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在投料的同时可以加油,以满足不同的工艺流程要求。而且,加油漏斗装置中带有专制漏斗,可使油状助剂按工艺要求缓慢、均匀、成线地加入混合中的预混料内,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保证混料质量,进而提高生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文档编号B67C11/02GK201087128SQ200720073929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吕卡利, 李国明, 林建华 申请人: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混机的加油漏斗装置,其特征是:其上部是一上下开口的油筒(5),下部是内装漏斗(6)的漏斗支架(7),油筒(5)和漏斗(6)相连通,漏斗支架(7)的底部装在高混机(1)的机盖(2)上,漏斗(6)下端的油嘴(9)穿过高混机机盖(2)上的插孔(8)伸入高混机(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卡利李国明林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