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8340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电机正转、反转和停机。该继电器驱动装置通过控制单元错开晶闸管、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通断时间,保护继电器切换状态时不会造成触头损坏;采用电流检测单元和运算保护单元,有效的防止电机过载运行。可靠性高,集成度高,减小了安装空间,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继电器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继电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利用太阳能追踪器来提供能源和发电效率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太阳能光伏发电中,由于追踪器的发电效率高于固定支架,所以很多电站都采取跟踪控制器来驱动电机做追日运动。现有的跟踪控制器中,一般使用继电器切换来控制电机做正反运行,或使用固态开关来驱动电机动作。使用继电器切换控制电机容易造成继电器触头打火损坏;使用固态开关的成本较高,控制复杂,保护难以反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继电器驱动装置,继电器切换时不会造成触头损坏,成本较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继电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电机正转、反转和停机,所述继电器驱动装置包括: 电源、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的晶闸管、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晶闸管的导通与关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吸合与释放; 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驱动所述电机正转,包括第一常开触点、第一常闭触点、第一公共端; 所述第二继电器,用于驱动所述电机反转,包括第二常开触点、第二常闭触点、第二公共端; 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二常开触点与所述晶闸管相电接,所述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常闭触点连接至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公共端和所述第二公共端与所述电机相电接。优选地,所述继电器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运算保护单元、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的电流检测单元;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机的电流并将电流信号发送至所述运算保护单元; 所述运算保护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电流分析所述电机是否过载,并在所述电机过载时发送第一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控制所述晶闸管关断。优选地,所述继电器驱动装置还包括: 设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晶闸管之间的第一光耦合器; 设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一继电器之间的第二光耦合器; 设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继电器之间的第三光耦合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一种继电器驱动装置,通过控制单元错开晶闸管、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通断时间,保护继电器切换状态时不会造成触头损坏;采用电流检测单元和运算保护单元,有效的防止电机过载运行。可靠性高,集成度高,减小了安装空间,成本较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总体结构框图。其中:101、电源;201、晶闸管;301、第一继电器;401、第二继电器;501、控制单元;601、运算保护单元;701、电流检测单元;801、第一光耦合器;901、第二光耦合器;1001、第三光親合器;1101、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所示,上述一种继电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电机1101正转、反转和停机,该继电器驱动装置包括: 电源101、与电源101的正极相连接的晶闸管201、第一继电器301、第二继电器401、控制单元501 ο在本实施例中,该晶闸管201的型号为IRF4905,该电源101电压为DC9V?36V。控制单元501用于控制晶闸管201的导通与关断,控制单元501还用于控制第一继电器301、第二继电器401的吸合与释放。第一继电器301接通时用于驱动该电机1101正转,第一继电器301包括第一常开触点、第一常闭触点、第一公共端。第二继电器401接通时用于驱动该电机1101反转,第二继电器401包括第二常开触点、第二常闭触点、第二公共端; 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与晶闸管201相电接,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连接至电源1I的负极,第一公共端和第二公共端与该电机1101相电接。该继电器驱动装置还包括: 设于控制单元501和晶闸管201之间的第一光耦合器801; 设于控制单元501和第一继电器301之间的第二光耦合器901; 设于控制单元501和第二继电器401之间的第三光耦合器1001。通过设置三个光耦合器,能够有效地对电路进行光电隔离。该继电器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501相连接的运算保护单元601、与该电机1101相连接的电流检测单元7OI。电流检测单元701,用于检测该电机1101的电流并将电流信号发送至运算保护单元601,在本实施例中,电流检测单元701为电流传感器; 运算保护单元601,用于根据设定电流和收到的电流信号分析该电机1101是否过载,并在该电机1101过载时发送第一信号给控制单元501; 控制单元501,用于在收到第一信号时控制晶闸管201关断。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当需要电机1101正转时,首先控制单元501通过第二光耦合器901发出信号控制第一继电器301吸合,延时一段时间后,控制单元501再通过第一光耦合器801发出信号控制晶闸管201导通,此时电机1101正转; 当需要电机1101反转时,首先控制单元501通过第一光耦合器801发出信号控制晶闸管201关断,延时一段时间后,控制单元501再通过第二光耦合器901发出信号控制第一继电器301释放;然后控制单元501通过第三光耦合器1001发出信号控制第二继电器401吸合,延时一段时间后,控制单元501再通过第一光耦合器801发出信号控制晶闸管201导通,此时电机1101反转。电机1101由反转状态停机时,首先控制单元501通过第一光耦合器801发出信号控制晶闸管201关断,延时一段时间后,控制单元501再通过第三光耦合器1001发出信号控制第二继电器401释放。通过错开晶闸管201导通关断与继电器吸合释放的时间,使得继电器在通电吸合、断电释放的瞬间不打火,不会造成触头损伤。电机1101运转过程中,电流检测单元701检测电机1101运转时电流的大小,并将电流信号发送至运算保护单元601,运算保护单元601根据设定的电机1101额定电流和收到的电流信号分析判断该电机1101是否过载,如果电机1101过载,运算保护单元601发出第一信号给控制单元501,控制单元501通过第一光耦合器801发出信号控制晶闸管201关断,切断电机1101的驱动电源1I,对其进行保护。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继电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电机正转、反转和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驱动装置包括: 电源、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的晶闸管、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晶闸管的导通与关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吸合与释放; 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驱动所述电机正转,包括第一常开触点、第一常闭触点、第一公共端; 所述第二继电器,用于驱动所述电机反转,包括第二常开触点、第二常闭触点、第二公共端; 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二常开触点与所述晶闸管相电接,所述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常闭触点连接至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电机正转、反转和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驱动装置包括:电源、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的晶闸管、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晶闸管的导通与关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吸合与释放;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驱动所述电机正转,包括第一常开触点、第一常闭触点、第一公共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用于驱动所述电机反转,包括第二常开触点、第二常闭触点、第二公共端;所述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二常开触点与所述晶闸管相电接,所述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常闭触点连接至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公共端和所述第二公共端与所述电机相电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秋东朱超彭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晟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