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电动车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8328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式电动车充电装置,可有效解决电动车充电装置插头松动打火现象以及充电装置防水、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发射端与接收端、主电路、发射端控制电路以及接收端控制电路,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磁场耦合实现能量传输,控制电路采用光电开关检测、无线通信及闭环控制技术实现,通过检测发射端上有无合法负载,使接收端保持工作状态或待机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防水防尘,方法合理,安全可靠,可广泛用于电动车车棚等需要装设电动车充电装置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装置,特别是一种感应式电动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的普及以及民众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车成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其充电器也成为生活中的常用物件。常规电动车充电器是将插头接入220VAC插座进行充电,一方面,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插头松动打火易造成火灾事故;另一方面,室外露天放置或室外车棚装设的充电插座不能有效的防水、防尘,阴雨天使用极易造成短路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感应式电动车充电装置,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磁场耦合传输能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有效解决电动车充电装置插头松动打火现象以及充电装置防水、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发射端与接收端、主电路、发射端控制电路以及接收端控制电路。发射端包括发射端壳体,安装于发射端壳体内的原边磁芯,嵌于发射端壳体上表面的光电开关以及固定安装于壳体表面的定位卡a、定位卡b;接收端包括接收端壳体,安装于接收端壳体内的副边磁芯,由接收端壳体上表面经三芯电缆线引出的充电插头以及沿接收端壳体中部一周设计的定位凹槽。所述的主电路中,交流电源输入的火线、零线分别接功率开关管SI的源极和二极管Dl的阳极,直流电源I的aO端子接火线,直流电源I的bO端子接零线,功率开关管SI的源极接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二极管Dl的阴极接功率开关管SI的漏极,二极管Dl的阳极接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接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电容Cl的正极接二极管Dl的阴极,电容Cl的负极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2的正极接电容Cl的正极,电容C2的负极接电容C3的正极,电容C3的负极接电容Cl的负极,功率开关管S3的漏极接电容C2的正极,功率开关管S3的源极接功率开关管S4的漏极,功率开关管S4的源极接电容C3的负极,原边线圈LI的bl端子接电容C2的负极,原边线圈LI的al端子接功率开关管S3的源极,副边线圈L2的a2端子接二极管D3的阴极,副边线圈L2的b2端子接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阴极接二极管D6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阳极接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接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接二极管D6的阴极,电容C4的负极接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4的正极接二极管D4的阴极,直流电源2的负极端子接电容C4的负极,直流电源2的正极端子接电容C4的正极,电位器Rl的a3端子接电容C4的负极,其滑动触头与其b3端子相接,电阻R2的a4端子接电位器Rl的b3端子,电阻R2的b4端子接电容C4的正极,电位器Rl的a3端子与b3端子分别引出米样信号负极和采样信号正极,充电插头负极连接电容C4负极,充电插头正极连接电容C4正极。所述的发射端控制电路包括发射端控制器、光电开关、发射端无线模块以及PffM驱动电路,其中发射端无线模块安装于发射端壳体内并与发射端控制器相连,光电开关与发射端控制器相连,PWM驱动电路与发射端控制器相连,接受发射端控制器的PWM驱动信号,驱动主电路中的功率开关管S1、功率开关管S2、功率开关管S3及功率开关管S4导通或关断。所述的接收端控制电路包括接收端控制器、采样信号Α/D转换器以及接收端无线模块,其中采样信号Α/D转换器及接收端无线模块均与接收端控制器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安全可靠,防水防尘,使用方便、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电动车充电装置上的创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射端控制电路连接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接收端控制电路连接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2、3、4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发射端与接收端、主电路、发射端控制电路以及接收端控制电路。发射端包括发射端壳体,安装于发射端壳体内的原边磁芯,嵌于发射端壳体上表面的光电开关以及固定安装于壳体表面的定位卡a、定位卡b;接收端包括接收端壳体,安装于接收端壳体内的副边磁芯,由接收端壳体上表面经三芯电缆线引出的充电插头以及沿接收端壳体中部一周设计的定位凹槽。所述的主电路中,交流电源输入的火线、零线分别接功率开关管SI的源极和二极管Dl的阳极,直流电源I的aO端子接火线,直流电源I的bO端子接零线,功率开关管SI的源极接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二极管Dl的阴极接功率开关管SI的漏极,二极管Dl的阳极接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接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电容Cl的正极接二极管Dl的阴极,电容Cl的负极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2的正极接电容Cl的正极,电容C2的负极接电容C3的正极,电容C3的负极接电容Cl的负极,功率开关管S3的漏极接电容C2的正极,功率开关管S3的源极接功率开关管S4的漏极,功率开关管S4的源极接电容C3的负极,原边线圈LI的bl端子接电容C2的负极,原边线圈LI的al端子接功率开关管S3的源极,副边线圈L2的a2端子接二极管D3的阴极,副边线圈L2的b2端子接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阴极接二极管D6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阳极接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接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接二极管D6的阴极,电容C4的负极接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4的正极接二极管D4的阴极,直流电源2的负极端子接电容C4的负极,直流电源2的正极端子接电容C4的正极,电位器Rl的a3端子接电容C4的负极,其滑动触头与其b3端子相接,电阻R2的a4端子接电位器Rl的b3端子,电阻R2的b4端子接电容C4的正极,电位器Rl的a3端子与b3端子分别引出米样信号负极和采样信号正极,充电插头负极连接电容C4负极,充电插头正极连接电容C4正极。所述的发射端控制电路包括发射端控制器、光电开关、发射端无线模块以及PffM驱动电路,其中发射端无线模块安装于发射端壳体内并与发射端控制器相连,光电开关与发射端控制器相连,PWM驱动电路与发射端控制器相连,接受发射端控制器的PWM驱动信号,驱动主电路中的功率开关管S1、功率开关管S2、功率开关管S3及功率开关管S4导通或关断。所述的接收端控制电路包括接收端控制器、采样信号A/D转换器以及接收端无线模块,其中采样信号A/D转换器及接收端无线模块均与接收端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发射端壳体与接收端壳体均选用PC塑料材质,绝缘且耐高温;定位卡a与定位卡b均为弹性结构,用于固定接收端,限定接收端的取电区域;原边磁芯与副边磁芯均选用锰锌铁氧体材料,用于提高原边线圈与副边线圈的耦合性能。所述的直流电源I采用HLK-PMOl型AC-DC电源模块,功率开关管S1、功率开关管S2、功率开关管S3、功率开关管S4均选用电力M0SFET,直流电源2选用中广芯源的SC61002降压芯片组成。所述的直流电源I将获得的交流电能转变为+5V低压直流,作为发射端控制电路的电源,功率开关管S1、功率开关管S2、二极管Dl与二极管D2构成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电容Cl用于滤波,电容C2、电容C3、功率开关管S3以及功率开关管S4构成单相半桥电压型逆变电路,用于将直流电转变为高频交流电,原边线圈LI绕置于原边磁芯上,gU边线圈L2绕置于副边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式电动车充电装置,包括发射端与接收端、主电路、发射端控制电路以及接收端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三明王志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