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控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控制装置及其自检装置。
技术介绍
永磁交流接触器是利用磁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用永磁驱动机构取代传统的电磁铁驱动机构而形成的一种微功耗接触器。安装在接触器联动机构上极性固定不变的永磁铁,与固化在接触器底座上的可变极性软磁铁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吸合、保持与释放的目的。软磁铁的可变极性是通过与其固化在一起的电子模块产生十几到二十几毫秒的正反向脉冲电流,而使其产生不同的极性。即,永磁交流接触器合闸保持依靠的是永磁力,而不需要线圈通过电流产生电磁力来进行合闸保持,只是其开闸和合闸动作需要电子模块提供正反向脉冲来实现。现有的永磁交流接触器的微电子模块中一般包含六个基本的部分:1.电源整流;2.控制电源电压实时检测;3.释放储能(有的也有吸合储能,但不是必须有);4.储能电容电压检测;5.抗干扰门槛电压检测;6.释放逻辑电路。即在吸合时利用正向的吸合电流向储能器件充电,在需要释放时就使该储能器件中电能放电以产生反向的释放电流。例如,公开号为CN201036227Y的技术专利,在合闸时就是向电容C8充电,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电电源、控制桥电路和控制器,所述控制桥电路包括四个可控开关电路以及第一线圈(L1),四个所述可控开关电路分别为第一可控开关电路、第二可控开关电路、第三可控开关电路、第四可控开关电路,第一可控开关电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第一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控开关电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第一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可控开关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第四可控开关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四个所述可控开关电路由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财,朱霄雯,周庆忠,李卫民,林松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维普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