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7092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门开闭装置。所述门开闭装置具有轨道组件(10),所述轨道组件(10)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20);安装在导轨(20)上的驱动装置(30);以及支承构件(40),通过与关闭用线缆(51)的另一端部连接且与打开用线缆(52)的另一端部连接、能利用驱动装置(30)给予的驱动力沿导轨(20)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关闭用线缆(51)的一端部与驱动装置(30)连接、且卷绕在设置于导轨(20)的一端部上的第一带轮(21)上,并且打开用线缆(52)的一端部与驱动装置(30)连接、且卷绕在设置于导轨(20)的另一端部上的第二带轮(22)上,其中轨道组件(10)以使驱动装置(30)通过车辆主体(1)的开口(P1)、且驱动装置(30)的一部分进入车辆主体(1)的内部的方式,紧固设置在车辆主体(1)的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开闭装置,具体涉及使车门开闭移动的门开闭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使车门相对车辆主体开闭移动的门开闭装置,已知有具有轨道组件的装置。轨道组件具备导轨、驱动装置和支承构件。导轨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前端部分弯曲。驱动装置借助托架安装在导轨的一侧部上。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作为驱动源的电机和通过所述电机的驱动能正反旋转的旋转鼓。打开用线缆和关闭用线缆缠绕在旋转鼓上并分别连接旋转鼓的一端部。当所述旋转鼓向一个方向旋转时,边松开打开用线缆边卷起关闭用线缆,另一方面,当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边松开关闭用线缆边卷起打开用线缆。这里打开用线缆卷绕在导轨的前端部的下部设置的第一带轮上,关闭用线缆卷绕在导轨的后端部的下部设置的第二带轮上。支承构件连接打开用线缆和关闭用线缆的另一端部。即,支承构件与第一带轮上卷绕的、打开用线缆的另一端部连接,并且与第二带轮上卷绕的、关闭用线缆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支承构件能利用从驱动装置给予的驱动力,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在这种门开闭装置中,在轨道组件安装到车辆主体上后、可以用支承构件支承车门,且通过使支承构件移动、使车门相对于车辆主体进行开闭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127290号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门开闭装置中,通过将第一带轮设置在导轨的前端部的下部且将第二带轮设置在导轨的后端部的下部,打开用线缆和关闭用线缆被布线在导轨的下部。因此,在将轨道组件安装到车辆主体后,即使在车辆主体上设置被称为所谓机盖的护罩构件,布线在导轨的下部的线缆也会露出。因此,存在露出的线缆被破坏切断等危险。如果线缆被破坏切断,则车门不能自动开闭移动,就不能发挥作为门开闭装置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开闭装置,可以使向车辆主体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抑制线缆露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门开闭装置具有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构件;安装在所述轨道构件上的驱动装置;以及支承构件,通过与关闭用线缆的另一端部连接并且与打开用线缆的另一端部连接,能利用所述驱动装置给予的驱动力沿所述轨道构件的延伸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关闭用线缆的一端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且卷绕在设置于所述轨道构件的一端部上的关闭用反转构件上,并且所述打开用线缆的一端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且卷绕在设置于所述轨道构件的另一端部上的打开用反转构件上,通过使所述支承构件支承车门,所述车门随所述支承构件的移动而进行开闭移动,所述门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车辆主体上设置的开口、且所述驱动装置的一部分进入所述车辆主体的内部的方式,紧固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外部,至少所述打开用反转构件设置在所述轨道构件的另一端部的上部。此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门开闭装置基础上,所述支承构件具备:能沿所述轨道构件的延伸方向移动的第一支承基部;以及第二支承基部,通过借助紧固件紧固在第一支承基部上进行安装,且支承所述车门。此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门开闭装置基础上,所述第一支承基部具有沿基本垂直所述轨道构件的延伸方向的方向竖直设置的紧固片,所述第二支承基部在所述第一支承基部位于所述轨道构件的后端部的状态下,以在后方露出的紧固部与所述紧固片重叠的方式、由所述紧固件紧固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承基部上。按照本专利技术,由于轨道组件以驱动装置通过车辆主体上设置的开口、且使驱动装置的一部分进入所述车辆主体的内部的方式紧固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外部,所以能使向车辆主体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此外,因为至少打开用反转构件设置在轨道构件的另一端部的上部,所以车门进行关闭移动时,不存在打开用线缆露出到外部的危险。因此,可以使向车辆主体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并且具有能抑制线缆露出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从左斜后方观察应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门开闭装置的车辆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左侧前方观察构成图1所示的门开闭装置的左侧轨道组件时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从右方观察构成图1所示的门开闭装置的左侧轨道组件时的右侧视图。图4是放大表示导轨的后端部的立体图。图5是驱动装置的要部的纵断面图。图6是示意性表示支承构件的图,(a)是纵断面图,(b)是A-A方向断面图。图7是表示将左侧轨道组件安装到车辆主体的状态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安装在车辆主体上的、左侧轨道组件的要部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安装在车辆主体上的、左侧轨道组件的要部的立体图。图10是示意性表示将车辆主体的开口封闭的状态的断面图。图11是说明滑动车门的开闭移动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门开闭装置的、支承构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门开闭装置的、支承构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4是12和图13所示的支承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应用了图12和图13所示的支承构件的、左侧轨道组件的立体图。图16是应用了图12和图13所示的支承构件的、左侧轨道组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门开闭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从左斜后方观察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门开闭装置的车辆时的立体图。在车辆主体1上形成的乘降口2的后方侧,这里例示的门开闭装置安装在所述车辆主体1的中间高度位置,其具备例如两个轨道组件。上述轨道组件中的一方安装在车辆主体1的左侧的乘降口 2的后方侧,另一方安装在车辆主体1的右侧的乘降口 2的后方侧。以下说明构成门开闭装置的轨道组件,安装在车辆主体1的右侧的乘降口2的后方侧的轨道组件(以下也称右侧轨道组件),由于和安装在车辆主体1的左侧的乘降口 2的后方侧的轨道组件(以下也称左侧轨道组件)10仅仅是左右的朝向不同,因此以下只说明左侧轨道组件10,省略右侧轨道组件的说明。图2是表示从左侧前方观察构成图1所示的、门开闭装置的左侧轨道组件10时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从右方观察构成图1所示的、门开闭装置的左侧轨道组件10时的右侧视图。这里例示的左侧轨道组件10具备导轨(轨道构件)20、驱动装置30和支承构件40。导轨20由例如钢板等形成,纵断面呈沟槽状。所述导轨20是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条状构件,其前方侧从中途弯向右侧。这种导轨20上设有第一带轮(关闭用反转构件)21、第二带轮(打开用反转构件)22、上导向板23和下导向板24。第一带轮21以能围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21a的轴心旋转的方式,借助第一带轮用托架21b设置在导轨20的前端部的下部。所述第一带轮用托架21b例如通过焊接等安装在导轨20上。第二带轮22以能围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22a的轴心旋转的方式,借助第二带轮用托架22b设置在导轨20的后端部的上部。所述第二带轮用托架22b例如通过焊接等安装在导轨20上。此外如图4所示,第二带轮用托架22b封闭导轨20的后端部上部,并且形成朝向后方突出的凸起部22c。上导向板23的横断面呈弯曲形状。所述上导向板23在导轨20的弯曲部、即从后方到前方中途的、向右弯曲的部位,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导轨20上。下导向板24的横断面呈弯曲形状。所述下导向板24在导轨20的弯曲部、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导轨20上。 驱动装置30具备从动单元30a和驱动单元(驱动部)30b。从动单元30a是将旋转鼓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门开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开闭装置,具有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构件;安装在所述轨道构件上的驱动装置;以及支承构件,通过与关闭用线缆的另一端部连接并且与打开用线缆的另一端部连接,能利用所述驱动装置给予的驱动力沿所述轨道构件的延伸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关闭用线缆的一端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且卷绕在设置于所述轨道构件的一端部上的关闭用反转构件上,并且所述打开用线缆的一端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且卷绕在设置于所述轨道构件的另一端部上的打开用反转构件上,通过使所述支承构件支承车门,所述车门随所述支承构件的移动而进行开闭移动,所述门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车辆主体上设置的开口、且所述驱动装置的一部分进入所述车辆主体的内部的方式,紧固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外部,至少所述打开用反转构件设置在所述轨道构件的另一端部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濑户直也木村俊太郎石垣浩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