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4332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7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包括塔芯装置,所述塔芯装置至少分为两个分布区,所述塔芯装置包括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包括多块填料片;分布于相同所述分布区的相邻所述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为a,不同所述分布区之间的相邻所述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由高位收水塔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向外递增。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结构可靠,充分利用各个分布区的上升空气的吸热吸湿能力,细分区域对循环水进行冷却,提高高位收水塔的冷却能力及冷却均匀性,提高其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位收水塔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
技术介绍
高位收水塔是大型发电厂中重要的热力设备之一,其运行性能对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很大影响。传统高位收水塔的填料装置的填料为均匀布置,运行中存在填料分布和填料空气动力场匹配不当和配水分布于空气动力场匹配不当等问题,使得内区进塔空气的吸热吸湿能力未能充分利用,影响到内区循环水的进一步冷却;同时外区存在空气不足的问题,影响到外区循环水的冷却,导致高位收水塔的冷却不均匀,冷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提高高位收水塔的冷却能力及冷却均匀性,提高其冷却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种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包括塔芯装置,所述塔芯装置至少分为两个分布区,所述塔芯装置包括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包括多块填料片;分布于相同所述分布区的相邻所述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为a,不同所述分布区之间的相邻所述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由高位收水塔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向外递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塔芯装置以高位收水塔的中心轴线为圆心,且依次向外分为三个环状的所述分布区:内区、中区及外区,所述内区的面积为S1,所述中区的面积为 S2,所述外区的面积为 S3;其中,0<S1 < (0.3R)23t,(0.3R)23t-S1<S2 < (0.75R)2jt-S1,(0.75R)23t-S2-S1<S3<R2jt-S2-S1,其中,R表示塔芯装置以其中心轴线为圆心的最大半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布于所述内区的相邻所述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为al,分布于所述中区的相邻所述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为a2,分布于所述外区的相邻所述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为a3,其中,al<a2或al<a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al<a2<a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al= 20mm,a2 = 22mm,a3 = 2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布于所述内区的所述填料片的最高高度为hi,分布于所述中区的所述填料片的最高高度为h2,分布于所述外区的所述填料片的最高高度为h3;其中,hl>h2>h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hl = 1.75m,h2 = 1.5m,h3 = 1.25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塔芯装置还包括配水装置,所述塔芯装置还包括配水装置,分布于相同所述分布区的所述配水装置的淋雨密度为b,不同所述分布区之间的淋雨密度由高位收水塔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向外递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布于所述内区的所述配水装置的淋雨密度为bl,分布于所述中区的所述配水装置的淋雨密度为b2,分布于所述内区的所述配水装置的淋雨密度为b3;其中,bl<b2 或 bl<b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高位收水塔设有进风口,所述填料装置至所述进风口的最小距离为HI ,3m<Hl<4.5m;所述配水装置与所述填料装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2,1m < H2 <2m 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收水斜板、多个收水槽及集水槽;多个所述收水斜板均设置于所述填料装置下方;多个所述收水槽设置于均所述收水斜板下方,并与所述集水槽相连通。上述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上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上述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统使用时,外界空气进入高位收水塔后经过集水装置区域进入填料区域,由于集水装置区域对空气的一定导向作用使得空气流速越靠近高位收水塔中心区域空气流速越大,越靠近外部区域的空气流速越小;在保证填料总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靠近塔芯装置中心的所述分布区的相邻所述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增大远离塔芯装置中心的所述分布区的相邻所述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间距越大通风量越大),降低其上升空气阻力,从而增大其空气流速,即增大远离塔芯装置中心的所述分布区的填料密度,而相应的降低远离塔芯装置中心的所述分布区的填料密度,提高远离塔芯装置中心的所述分布区的通风量,减少远离塔芯装置中心的所述分布区的通风量,进而提高高位收水塔的冷却效率。本专利技术的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结构可靠,充分利用各分布区的上升空气的吸热吸湿能力,提高高位收水塔的冷却能力及冷却均匀性,提高其冷却效率;同时可以节省高位收水塔的运行成本,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高位收水塔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 100、塔芯装置,110、填料装置,120、配水装置,130、收水斜板,140、收水槽,150、集水槽,102、内区,104、中区,106、外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从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包括塔芯装置100,塔芯装置100至少分为两个分布区(未标注),塔芯装置包括填料装置110,填料装置110包括多块填料片(未标注);分布于相同分布区的相邻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为a,不同分布区之间的相邻所述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由高位收水塔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向外递增。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统使用时,外界空气进入高位收水塔后经过集水装置区域进入填料区域,由于集水装置区域对空气的一定导向作用使得空气流速越靠近高位收水塔中心区域空气流速越大,越靠近外部区域的空气流速越小;在保证填料总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靠近塔芯装置100中心的分布区的相邻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增大远离塔芯装置100中心的分布区的相邻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间距越大通风量越大),降低其上升空气阻力,从而增大其空气流速,即增大远离塔芯装置100中心的分布区的填料密度,而相应的降低远离塔芯装置100中心的分布区的填料密度,提高远离塔芯装置100中心的分布区的通风量,减少远离塔芯装置100中心的分布区的通风量,进而提高高位收水塔的冷却效率。本专利技术的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结构可靠,充分利用各分布区的上升空气的吸热吸湿能力,提高高位收水塔的冷却能力及冷却均匀性,提高其冷却效率;同时可以节省高位收水塔的运行成本,降低能耗。塔芯装置100可根据高位收水塔的类型、配水高度及其他技术指标等划分为多个分布区,分布区划分分越多高位收水塔越充分利用空气进行循环水冷却。塔芯装置100以高位收水塔的中心轴线为圆心,且依次向外分为三个环状分布区:内区、中区及外区;内区102的面积为S1,中区104的面积为S2,外区106的面积为S3;其中,0<SI < (0.3R)23i,(0.3R)2jt-S1<S2 < (0.75R)2jt-S1 ,(0.75R)2jt-S2-S1<S3 < R2jt-S2-S1,其中,R表示塔芯装置以其中心轴线为圆心的最大半径。根据高位收水塔的类型、配水高度及其他技术指标综合考虑,选择内区102、中区104及外区106的面积分布大小,以达到最优的解决效果。内区、中区及外区之间的相邻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之比:al<a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位收水塔的填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芯装置,所述塔芯装置至少分为两个分布区,所述塔芯装置包括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包括多块填料片;分布于相同所述分布区的相邻所述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为a,不同所述分布区之间的相邻所述填料片之间的最大间距由高位收水塔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向外递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辉毛卫兵龙国庆何小华唐刚李波解丰波曾令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