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宰荣专利>正文

手动叉车的车轮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395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一种手动叉车的车轮驱动装置。该车轮驱动装置加装到传统的液压系统中。在车轮驱动装置中,一回中阀安装在供油管上并与车轮驱动缸相连。回中阀的油路可以切换,因此可选择性地将加压油从主缸供向车轮驱动缸,从而使车轮驱动缸的活塞杆伸出。一齿条固定到车轮驱动缸的活塞杆上,而小齿轮与车轮的转轴固定并且共轴。齿条与小齿轮啮合,因而小齿轮和车轮可一起转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般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搬运放在板叉上的货物用的手动叉车,更具体地说,涉及这种叉车车轮的驱动装置。该装置可使这种叉车车轮容易起动,因而在使用者用此叉车搬运货物时很方便。正如专业人员所知道的,手动叉车是用来将放在板叉上的货物作短途运输的运输设备,而且是手动操作的。这种叉车因而特别适用于在有限的场地中搬运货物,如仓库、面积有限的货物装卸场、工厂等,而且比较合算。这种叉车可设计成电动的。但大多数现有的手动叉车是手动操作的。尽管手动叉车的型号有所不同,但叉车上用来使板叉作竖直运动的液压系统是很常见的。但是,现有的手动叉车存在一些问题,如叉车的起动有点难度,因为这种叉车迫使使用者使出他们的力气才能使车轮开始转动。因而现有的手动叉车对使用者很不方便。美国专利No.4,997,195公开了一种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叉车。在上述的美国专利中,在开始移动叉车前,必须先将货物放在板叉上并液压提升板叉到预定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叉车车轮靠放在板叉上的货物的重量开始转动。也就是说,叉车的车轮靠货物的位能转化成动能而转动。上述叉车当用于重物搬运时效果尚可。但在叉车在搬运货物时要反复停车开车和移动叉车的情况下,就须靠液压提升板叉来反复举起重物。这对使用者是不方便的。因此,本专利技术考虑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因而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给手动叉车提供一种车轮驱动装置,它能方便地装在传统的手动叉车上且轻便地转动叉车车轮,因而在叉车反复停车、开车的情况下使使用者搬运货物时轻松地操作叉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给手动叉车提供了一种车轮驱动装置,它可用于传统的手动叉车上,而不必对叉车结构作较大的改变,并且操作方便、省力。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结合附图及以下的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符合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装有车轮驱动装置的手动叉车的立体后视图;及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手动叉车液压系统的一个视图。图1表示符合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装有车轮驱动装置的手动叉车。图2表示该叉车液压系统的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车轮驱动装置装到传统的液压系统中,该系统原用于操纵叉车的二条板叉21。此液压系统包括一主缸10,主缸10随传动杆11动作而工作。上述传动杆11还用作叉车的拉手。主缸10经三条油管,即第一至第三油管50、51、52,连接到板叉驱动缸20的下油箱。于是第一至第三油管50、51、52构成板叉驱动缸20的供油管路。主缸10还通过二条油管,即第四和第五油管53、54,连接到油罐22。在第四和第五油管53、54的某处装有一个第一止回阀80,而在第二和第三油管51、52上装有第二止回阀81和回流阀70。为了完善本专利技术的车轮驱动装置,在供油管路第一和第二油管50、51之间的某处装设一回中阀60。上述回中阀60还通过第六油管55连接到车轮驱动缸30。齿条31沿轴向固定到驱动缸30的活塞杆上,因而能随驱动缸30移动。同时,一小齿轮41共轴地装到二个车轮40的转轴上并与齿条31啮合。于是,这二个车轮40可通过驱动缸30转动。主缸10和驱动缸30分别装有回复弹簧12和32,以便在通常情况下将这二个缸10、30的活塞杆推到它们的初始位置。回流阀70装有一第一选择杆(未示出),使用者可以将阀门70的油路按需要在板叉提升状态和放油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因此,使用者能选择性地将板叉21升高或降低。同样,回中阀60装有一第二选择杆(未示出),使用者可将阀60的油路在板叉驱动模式和车轮驱动模式之间切换。因此,回中阀60使使用者可选择是操纵板叉21还是操作驱动轮40。正如专业人员所知,二个止回阀80、81的用途是使加压油在油管中单向流动。与齿条31相啮合的小齿轮41装有一固定构件(未示)。该固定构件用于防止小齿轮41沿反向发生不希望的转动。为了提升板叉21,在手动提升传动杆11之前,操纵回中阀60的选择杆,关闭第六油管55。在这种情况下,经第五油管54和第六油管53把传动油送到主缸10。此后,手动下降传动杆11,于是主缸10中的加压油依次通过第一油管50、回中阀60和第二、第三油管51、52,最后作用到板叉驱动缸20的活塞下表面。板叉驱动缸20的活塞和板叉21被升高一段距离。传动杆11的这种升高和降低操作就是所谓的泵送运动。传动杆11的泵送运动重复进行,一直到板叉21达到要求的高度。为了降低板叉21,通过操作回流阀70的选择杆,切换回流阀70的油路,于是在板叉21上货物重力的作用下,板叉驱动缸20的活塞自然地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油缸20中的传动油通过第三油管52、回流阀70和第五油管54,最后回到油槽22中。板叉21也下降到其初始位置。为了转动叉车的车轮40,在手动升高传动杆11之前,先操作回中阀60的选择杆关闭第二油管51。在这种情况下,经第五油管54和第四油管53把传动油送到主缸10中。此后,手动降低传动杆11,于是加压油依次从主缸10经第一油管50、回中阀60、第六油管55,最后作用到车轮驱动缸30中活塞的左侧表面。于是车轮驱动缸30的活塞杆从缸中伸出一段长度。这使得与活塞杆在轴线方向结合成一体的齿条31作直线运动,移向图2中的右侧。于是,与齿条31啮合的小齿轮41按图上逆时针方向转动。与小齿轮41共轴并结成一体的二个车轮40以相同方向转动并且不费力地开始使叉车向前运动。传动杆11的泵送作用可重复进行,直到叉车到达要求地点。但在车轮40开始转动后叉车的继续运动就比较容易了。这时,使用者可停止传动杆11的这种泵送作用而推动叉车。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给手动叉车提供了一种车轮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车轮驱动装置可增设到原先为驱动板叉驱动缸而设计的传统液压系统中。因此,与传动杆的泵送作用配合工作的液压系统可以有选择地将加压油供到板叉驱动缸或车轮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车轮驱动装置可轻易地转动叉车车轮,因此在叉车经常停车开动的情况下搬运货物时,使用者操作叉车既省力又有效。为了开动本专利技术的叉车,通过来回运动传动杆,将加压油从主缸供向车轮驱动缸。由于在叉车起动后再推动叉车比较省力,所以使用者可以停止对传动杆的这种来回运动而推动叉车。当然,在叉车停放一段时间后有必要起动叉车的话,可通过传动杆的来回运动轻易地起动叉车。虽然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了说明起见已作了公开,但专业人员会明白,在不脱离在下述的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作多种多样的修改和增减。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叉车的车轮驱动装置,包括一具有泵送功能的传动杆;一主缸,它配合传动杆一起动作,以便选择性地将加压油经供油管路供给板叉驱动缸,从而将叉车的板叉升高到一高度;一回中阀,它安装在所述供油管路中并通过另一油管与车轮驱动缸相连,所述回中阀中的油路是可切换的,以便可选择性地将加压油从主缸送到所述的车轮驱动缸而不送到板叉驱动缸,从而使车轮驱动缸中的活塞杆伸出;一齿条,它被安装到所述车轮驱动缸的活塞杆上,因而可随车轮驱动缸一起作直线运动;以及一小齿轮,它与所述叉车车轮的转轴作同轴装配并与齿条相啮合,因而可随齿条的运动而与车轮一起转动。全文摘要公开一种手动叉车的车轮驱动装置。该车轮驱动装置加装到传统的液压系统中。在车轮驱动装置中,一回中阀安装在供油管上并与车轮驱动缸相连。回中阀的油路可以切换,因此可选择性地将加压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叉车的车轮驱动装置,包括:一具有泵送功能的传动杆;一主缸,它配合传动杆一起动作,以便选择性地将加压油经供油管路供给板叉驱动缸,从而将叉车的板叉升高到一高度;一回中阀,它安装在所述供油管路中并通过另一油管与车轮驱动缸相连, 所述回中阀中的油路是可切换的,以便可选择性地将加压油从主缸送到所述的车轮驱动缸而不送到板叉驱动缸,从而使车轮驱动缸中的活塞杆伸出;一齿条,它被安装到所述车轮驱动缸的活塞杆上,因而可随车轮驱动缸一起作直线运动;以及一小齿轮,它与所述叉 车车轮的转轴作同轴装配并与齿条相啮合,因而可随齿条的运动而与车轮一起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宰荣
申请(专利权)人:张宰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