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0782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包括N个均匀分布的环形正极及N+1个正极间隔,所述外管还设有正极线;所述正极线连接所有正极;所述内管包括N个均匀分布的环形负极及N+1个负极间隔,所述内管还设有负极线,所述负极线连接所有负极;所述外管与内管同心设置,所述正极与负极宽度一致且正对设置;所述正极与负极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和/或竹炭;所述正极间隔与负极间隔之间填充分子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结构简单,对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的吸附降解率可达90%以上,放电区域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等离子降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
技术介绍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会引起光化学烟雾等问题,大部分的VOCs具有毒性、刺激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损害,开发出经济、高效、稳定的VOCs降解技术,是目前的环境治理领域一个热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时近年来发展出的一种有效的VOCs降解技术,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产生的高能电子、活性自由基(0,0H,03等)可以有效地与污染物分子发生反应,污染物分子在极端的时间内发生分解,形成短链副产物或者无污染的水和C02,尤其是对于分子链较短的恶臭污染物,如硫醇、硫醚等有很好的效果。目前,急需一种结构简单、降解率高的降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解率高的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包括N个均匀分布的环形正极及N+1个正极间隔,所述外管还设有正极线;所述正极线连接所有正极;所述内管包括N个均匀分布的环形负极及N+1个负极间隔,所述内管还设有负极线,所述负极线连接所有负极;所述外管与内管同心设置,所述正极与负极宽度一致且正对设置;所述正极与负极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和/或竹炭;所述正极间隔与负极间隔之间填充分子筛;所述正极的宽度为20?50mm;所述正极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所述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间距离为5?20mm;所述N为正整数且3 <N<50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的材质为紫铜或黄铜或铁或招;所述负极与正极材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的材质为紫铜;所述负极与正极材质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正极间隔的材质为石英或高硼硅;所述负极间隔与正极间隔材质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外管1两端的正极间隔上分别设有出气孔和进气孔,所述出气孔和进气孔呈180度夹角。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线与负极线分别向所述降解装置的两端延伸。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管壁厚度为2mm,所述内管管壁厚度为2mm。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内径为40mm。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正极的宽度为30mm;所述正极之间的距离为80mm;所述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间距离为20mm。进一步的,所述N=3,所述降解装置长度为6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结构简单,对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的吸附降解率可达90%以上,放电区域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图2是内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外管1包括N个均匀分布的环形正极3及N+1个正极间隔4,所述外管1还设有正极线7;所述正极线7连接所有正极3;所述内管2包括N个均匀分布的环形负极5及N+1个负极间隔6,所述内管2还设有负极线8,所述负极线8连接所有负极5;所述外管1与内管2同心设置,所述正极3与负极5宽度一致且正对设置;所述正极3与负极5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和/或竹炭;所述正极间隔4与负极间隔6之间填充分子筛;所述正极3的宽度为30mm;所述正极3之间的距离为80mm;所述外管1的内壁与内管2的外壁间距离为20mm;所述N为正整数且3 5;所述正极3的材质为紫铜;所述负极5与正极3材一致。所述正极间隔4的材质为石英或高硼硅;所述负极间隔6与正极间隔4材一致。所述外管1两端的正极间隔4上分别设有出气孔11和进气孔12,所述出气孔11和进气孔12呈180度夹角。所述正极线7与负极线8分别向所述降解装置的两端延伸。所述外管1管壁厚度为2mm,所述内管2管壁厚度为2mm。所述外管1内径为40mm。所述N = 3,所述降解装置长度为600mm。【主权项】1.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外管(1)包括N个均匀分布的环形正极(3)及N+1个正极间隔(4),所述外管(1)还设有正极线(7);所述正极线(7)连接所有正极(3);所述内管(2)包括N个均匀分布的环形负极(5)及N+1个负极间隔(6),所述内管(2)还设有负极线(8),所述负极线(8)连接所有负极(5);所述外管(1)与内管(2)同心设置,所述正极(3)与负极(5)宽度一致且正对设置;所述正极(3)与负极(5)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和/或竹炭;所述正极间隔(4)与负极间隔(6)之间填充分子筛;所述正极(3)的宽度为20?50mm;所述正极⑶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所述外管⑴的内壁与内管(2)的外壁间距离为5?20mm;所述N为正整数且3 < NS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3)的材质为紫铜或黄铜或铁或铝;所述负极(5)与正极(3)材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3)的材质为紫铜;所述负极(5)与正极(3)材质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间隔(4)的材质为石英或高硼硅;所述负极间隔(6)与正极间隔(4)材质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两端的正极间隔(4)上分别设有出气孔(11)和进气孔(12),所述出气孔(11)和进气孔(12)呈180度夹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线(7)与负极线(8)分别向所述降解装置的两端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管壁厚度为2mm,所述内管(2)管壁厚度为2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内径为40mm η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正极(3)的宽度为30mm;所述正极(3)之间的距离为80mm;所述外管(1)的内壁与内管(2)的外壁间距离为20mmο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Ν= 3,所述降解装置长度为60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包括N个均匀分布的环形正极及N+1个正极间隔,所述外管还设有正极线;所述正极线连接所有正极;所述内管包括N个均匀分布的环形负极及N+1个负极间隔,所述内管还设有负极线,所述负极线连接所有负极;所述外管与内管同心设置,所述正极与负极宽度一致且正对设置;所述正极与负极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和/或竹炭;所述正极间隔与负极间隔之间填充分子筛;本技术的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结构简单,对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的吸附降解率可达90%以上,放电区域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操作简便。【IPC分类】B01D53/32【公开号】CN205109343【申请号】CN201520868679【专利技术人】苏小东, 徐丽萍, 王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外管(1)包括N个均匀分布的环形正极(3)及N+1个正极间隔(4),所述外管(1)还设有正极线(7);所述正极线(7)连接所有正极(3);所述内管(2)包括N个均匀分布的环形负极(5)及N+1个负极间隔(6),所述内管(2)还设有负极线(8),所述负极线(8)连接所有负极(5);所述外管(1)与内管(2)同心设置,所述正极(3)与负极(5)宽度一致且正对设置;所述正极(3)与负极(5)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和/或竹炭;所述正极间隔(4)与负极间隔(6)之间填充分子筛;所述正极(3)的宽度为20~50mm;所述正极(3)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所述外管(1)的内壁与内管(2)的外壁间距离为5~20mm;所述N为正整数且3≤N≤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小东徐丽萍王帅黄莪原金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