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041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抓斗是涉及抓斗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易变形、工作效率高的抓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斗体,斗体是由具有左旋转轴孔的左斗体和具有右旋转轴孔的右斗体构成,其结构要点左斗体、右斗体内分别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半圆管;左斗体、右斗体的底部设置有抓斗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抓斗结构的改进。技术背景清渣装置中的抓斗通常是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在铝电解槽内进行捞渣 工作。但现有的抓斗存在以下的缺点1、 易变形由于抓斗的结构不尽合理,其强度不足,因此,抓斗易变形,造成残渣下 落不顺畅;2、 工作效率低由于现有的抓斗底端没有抓斗齿,在抓斗捞渣闭合后,铝水不能快速漏出, 因此,影响了抓斗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易变形、工作效率高的抓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斗体, 斗体是由具有左旋转轴孔的左斗体和具有右旋转轴孔的右斗体构成,其结构要 点左斗体、右斗体内分别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半圆管;左 斗体、右斗体的底部设置有抓斗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不易变形由于本技术的左斗体、右斗体内分别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底部设 置有横向半圆管,提高了抓斗的强度,使之不易变形,避免了抓斗变形使残渣下落不顺畅的缺点; 2、工作效率高由于本技术的左斗体、右斗体的底部设置有抓斗齿,就可在抓斗捞渣 闭合后,使铝水快速从抓斗齿中流出,从而提高了抓斗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图4是图1的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斗体7,斗体7是由具有左旋转轴孔8的左斗体6和具有 右旋转轴孔4的右斗体5构成,左斗体6、右斗体5内分别设置有加强筋3, 加强筋3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半圆管2;左斗体6、右斗体5的底部设置有抓斗 齿l。本技术的左斗体6、右斗体5内分别设置有5根加强筋3。 为更方便残渣的下落,左斗体6、右斗体5的底部倾斜角a为55° (原为 66° )o材料可为0Cr25Ni20Ti(原为1Crl8Ni9Ti),可提高抓斗的耐高温性能。 使用时,左旋转轴孔8、右旋转轴孔4分别同吊车上的相应旋转轴相连即权利要求1、一种抓斗,包括斗体(7),斗体(7)是由具有左旋转轴孔(8)的左斗体(6)和具有右旋转轴孔(4)的右斗体(5)构成,其特征在于左斗体(6)、右斗体(5)内分别设置有加强筋(3),加强筋(3)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半圆管(2);左斗体(6)、右斗体(5)的底部设置有抓斗齿(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抓斗,其特征在于左斗体(6)、右斗体(5) 内分别设置有5根加强筋(3)。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抓斗,其特征在于左斗体(6)、右斗体(5) 的底部倾斜角a为55。。专利摘要一种抓斗是涉及抓斗结构的改进。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易变形、工作效率高的抓斗。本技术包括斗体,斗体是由具有左旋转轴孔的左斗体和具有右旋转轴孔的右斗体构成,其结构要点左斗体、右斗体内分别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半圆管;左斗体、右斗体的底部设置有抓斗齿。文档编号B66C3/02GK201105945SQ20072001526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健国, 赵新民, 高忠江 申请人:中国有色集团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抓斗,包括斗体(7),斗体(7)是由具有左旋转轴孔(8)的左斗体(6)和具有右旋转轴孔(4)的右斗体(5)构成,其特征在于左斗体(6)、右斗体(5)内分别设置有加强筋(3),加强筋(3)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半圆管(2);左斗体(6)、右斗体(5)的底部设置有抓斗齿(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民高忠江李健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集团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