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专用高效节能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0231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反应釜专用高效节能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及搅拌杆,搅拌杆包括主搅拌杆与辅助搅拌杆,主搅拌杆呈竖直杆体,位于反应釜壳体中心位置,主搅拌杆底端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搅拌叶组与第二搅拌叶组;辅助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倒“L”型结构,辅助搅拌杆顶端连接主搅拌杆;辅助搅拌杆底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电机连接在搅拌杆顶部位置,搅拌杆位于反应釜内部,电机位于反应釜外部顶端。采用多种搅拌杆设计,从多角度实现完全搅拌,大大提高反应釜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专用高效节能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现目前市场上的反应在搅拌过程中,其搅拌装置大多采用结构单一的搅拌叶进行搅拌,效率不高,限制了反应釜的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专用高效节能搅拌装置,采用多种搅拌杆设计,从多角度实现完全搅拌,大大提高反应釜反应效率。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反应釜专用高效节能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及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呈一体式结构,包括主搅拌杆与辅助搅拌杆,所述主搅拌杆呈竖直杆体,所述主搅拌杆底端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搅拌叶组与第二搅拌叶组,所述第一搅拌叶组包括两个第一搅拌叶,所述两个第一搅拌叶以主搅拌杆为对称轴,设置在主搅拌杆底部两侧,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叶为四分之一圆形结构;所述第二搅拌叶组数量为三组,每组包括两个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在主搅拌杆上以主搅拌杆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搅拌叶为圆弧形结构,在主搅拌杆上呈倾斜设置;所述辅助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倒“L”型结构,所述辅助搅拌杆顶端连接主搅拌杆,所述两个辅助搅拌杆以主搅拌杆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辅助搅拌杆底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三搅拌叶底部呈锥形设置,所述第三搅拌叶顶部与所述辅助搅拌杆所成角度A为60度;所述辅助搅拌杆上第二搅拌叶数量为2个,在辅助搅拌杆上呈上下设置;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搅拌杆顶部位置。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采用主搅拌杆与辅助搅拌杆配合的方式,在主搅拌轴两侧对称分布辅助搅拌轴,使用时实现反应釜充分搅拌,提高搅拌效率。2.采用三种不同的搅拌叶配合的方式,可大幅度提高反应釜内部不同位置的搅拌效果,做到完全搅拌。区别于现有单种搅拌叶的搅拌形式,主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均呈轴对称设置,有助于反应釜内部中心位置的均匀混合,避免搅拌不均的情况发生;经上万次实验结果表明,当述第三搅拌叶顶部与辅助搅拌杆所成角度A为60度时,反应釜内部四周搅拌效果最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种反应釜专用高效节能搅拌装置,包括电机I及搅拌杆2,所述搅拌杆2呈一体式结构,包括主搅拌杆21与辅助搅拌杆22,所述主搅拌杆21呈竖直杆体,所述主搅拌杆21底端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搅拌叶组3与第二搅拌叶组4,所述第一搅拌叶组3包括两个第一搅拌叶31,所述两个第一搅拌叶31以主搅拌杆21为对称轴,设置在主搅拌杆21底部两侦U,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叶31为四分之一圆形结构;所述第二搅拌叶组4数量为三组,每组包括两个第二搅拌叶41,所述第二搅拌叶在41主搅拌杆21上以主搅拌杆21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搅拌叶41为圆弧形结构,在主搅拌杆21上呈倾斜设置;所述辅助搅拌杆22数量为两个,呈倒“L”型结构,所述辅助搅拌杆22顶端连接主搅拌杆21,所述两个辅助搅拌杆22以主搅拌杆21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辅助搅拌杆22底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搅拌叶5与第二搅拌叶41,所述第三搅拌叶5底部呈锥形设置,所述第三搅拌叶5顶部与所述辅助搅拌杆22所成角度A为60度;所述辅助搅拌杆22上第二搅拌叶41数量为2个,在辅助搅拌杆22上呈上下设置;所述电机I连接在所述搅拌杆2顶部位置。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采用主搅拌杆与辅助搅拌杆配合的方式,在主搅拌轴两侧对称分布辅助搅拌轴,使用时实现反应釜充分搅拌,提高搅拌效率。采用三种不同的搅拌叶配合的方式,可大幅度提高反应釜内部不同位置的搅拌效果,做到完全搅拌。区别于现有单种搅拌叶的搅拌形式,主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均呈轴对称设置,有助于反应釜内部中心位置的均匀混合,避免搅拌不均的情况发生;经上万次实验结果表明,当述第三搅拌叶顶部与辅助搅拌杆所成角度A为60度时,反应釜内部四周搅拌效果最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反应釜专用高效节能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及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呈一体式结构,包括主搅拌杆与辅助搅拌杆,所述主搅拌杆呈竖直杆体,所述主搅拌杆底端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搅拌叶组与第二搅拌叶组,所述第一搅拌叶组包括两个左右第一搅拌叶,所述两个第一搅拌叶以主搅拌杆为对称轴,设置在主搅拌杆底部两侧,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叶为四分之一圆形结构;所述第二搅拌叶组数量为三组,每组包括两个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在主搅拌杆上以主搅拌杆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搅拌叶为圆弧形结构,在主搅拌杆上呈倾斜设置; 所述辅助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倒“L”型结构,所述辅助搅拌杆顶端连接主搅拌杆,所述两个辅助搅拌杆以主搅拌杆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辅助搅拌杆底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三搅拌叶底部呈锥形设置,所述第三搅拌叶顶部与所述辅助搅拌杆所成角度A为60度;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搅拌杆顶部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专用高效节能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搅拌杆上第二搅拌叶数量为2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专用高效节能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叶在辅助搅拌杆上呈上下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反应釜专用高效节能搅拌装置<b>,</b>包括电机及搅拌杆,搅拌杆包括主搅拌杆与辅助搅拌杆,主搅拌杆呈竖直杆体,位于反应釜壳体中心位置,主搅拌杆底端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搅拌叶组与第二搅拌叶组;辅助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倒“L”型结构,辅助搅拌杆顶端连接主搅拌杆;辅助搅拌杆底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电机连接在搅拌杆顶部位置,搅拌杆位于反应釜内部,电机位于反应釜外部顶端。采用多种搅拌杆设计,从多角度实现完全搅拌,大大提高反应釜反应效率。【IPC分类】B01F7/18, B01J19/18【公开号】CN205109619【申请号】CN201520416098【专利技术人】朱红保 【申请人】扬中市金元化工电力设备厂【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釜专用高效节能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及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呈一体式结构,包括主搅拌杆与辅助搅拌杆,所述主搅拌杆呈竖直杆体,所述主搅拌杆底端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搅拌叶组与第二搅拌叶组,所述第一搅拌叶组包括两个左右第一搅拌叶,所述两个第一搅拌叶以主搅拌杆为对称轴,设置在主搅拌杆底部两侧,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叶为四分之一圆形结构;所述第二搅拌叶组数量为三组,每组包括两个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在主搅拌杆上以主搅拌杆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搅拌叶为圆弧形结构,在主搅拌杆上呈倾斜设置;所述辅助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倒“L”型结构,所述辅助搅拌杆顶端连接主搅拌杆,所述两个辅助搅拌杆以主搅拌杆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所述辅助搅拌杆底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三搅拌叶底部呈锥形设置,所述第三搅拌叶顶部与所述辅助搅拌杆所成角度A为60度;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搅拌杆顶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保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金元化工电力设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