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47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涉及背光照明技术领域,能够在保证背光模组薄形化的基础上,扩大LED光源发出光线的发散角度。LED发光器件包括LED光源和透镜本体,LED光源设置在透镜本体的光轴上,透镜本体的入光面为凹面,透镜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折射面,每个折射面两侧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使得LED光源入射到透镜本体的光线经过每个折射面之后发散。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低功耗,低辐射,机身薄和画面柔和等优点,而成为显示
的主流显示装置。液晶显示器内填充有液晶,但液晶本身并不发光,所以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模组来提供光源。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可以把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半导体光电器件,由于其响应快、寿命长、节能环保而常常被应用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但由于单个LED发光角度有限,所以现有技术中通常在LED上设置透镜来扩大LED的发光角度。现有技术中根据背光模组在液晶显示器中分布位置的不同,一般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下面以直下式背光模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多个LED11,透镜12和扩散板13。通常多个LED设置在一个平面上,且多个LED11的设置平面与扩散板13的入光面平行,所述扩散板13的入光面为扩散板13靠近LED11的一面。假定LED11发出的光线与扩散板13的入光面的法线的夹角为r,经过透镜12照射在扩散板13上的光线与扩散板13的入光面的法线的夹角为θ。所述法线为垂直于扩散板13的入光面的直线。LED11发出的光线照射在透镜12上,光线进入透镜12后进行折射,折射后的光线照射到扩散板13上形成光斑。从图1可以看出,θ大于r,则可知在经过透镜12后,光线发散了,使得照射在扩散板13上的光斑变大。但是随着显示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器的薄形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若是需要液晶显示器变得更薄,则要求LED11和扩散板13之间的距离较小。但从图1可以看出,扩散板13上的光斑尺寸依然较小,当减小混光距离时,即扩散板13向LED11移动时,会导致扩散板13上的光斑变得更小,使照射在扩散板13上的光线不均匀,这样会出现扩散板13上的光斑区域之内出现亮点,光斑区域之外出现暗点,即萤火虫现象,该现象会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参考图1所示,为了避免萤火虫现象的出现,可以通过设置较多的LED11,减少LED11的间距,使照射在扩散板13上的光线均匀,但这样会增加背光模组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能够在保证背光模组薄形化的基础上,扩大LED光源发出光线的发散角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所述LED发光器件包括LED光源和透镜本体;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的光轴上;所述透镜本体的入光面为凹面,所述透镜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折射面,每个所述折射面两侧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使得所述LED光源入射到所述透镜本体的光线经过每个所述折射面之后发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所述LED发光器件包括LED光源和至少两个透镜,所述至少两个透镜的光轴重合;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光轴上;所述至少两个透镜层叠设置,每个所述透镜均为凹透镜;相邻两个所述透镜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中存在均匀介质;其中,参考透镜两侧的介质的折射率均小于所述参考透镜的折射率,所述参考透镜为所述至少两个透镜中的任意一个透镜,使得所述LED光源入射到所述至少两个透镜的光线经过所述参考透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之后均发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LED发光器件,所述LED发光器件为以上所述的任意一种LED发光器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以上所述的任意一种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所述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可以包括LED光源和透镜本体,LED光源设置在透镜本体的光轴上,透镜本体的入光面为凹面,透镜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折射面,每个折射面两侧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使得LED光源入射到透镜本体的光线经过每个折射面之后发散。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透镜本体包括多个折射面,且每个折射面两侧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这样光线在经过每个折射面时都会进行折射,使得原本经由一个透镜的两个折射面折射的光线,现在经由多个折射面进行折射,增加了光线被折射的次数,扩大了光线的发散角度,使得照射在扩散板上的光斑变大,避免了萤火虫现象的出现,这样在保证了背光模组薄形化的基础上,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发光均匀性。或者,所述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可以包括LED光源和至少两个透镜,至少两个透镜的光轴重合,LED光源设置在光轴上,至少两个透镜层叠设置,每个透镜均为凹透镜,相邻两个透镜之间存在间隙,间隙中存在均匀介质,参考透镜两侧的介质的折射率均小于参考透镜的折射率,参考透镜为至少两个透镜中的任意一个透镜,使得LED光源入射到至少两个透镜的光线经过参考透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之后均发散。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第一透镜的基础上层叠设置多个透镜,由于每个透镜均为凹透镜,并且每个透镜两侧的介质的折射率均小于该透镜的折射率,这样光线经过每个透镜时都会被折射,使得原本只通过一个透镜折射的光线,现在经过多个透镜进行折射,增加了光线被折射的次数,扩大了光线的发散角度,使得照射在扩散板上的光斑变大,避免了萤火虫现象的出现,这样在保证了背光模组薄形化的基础上,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发光均匀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发光器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LED发光器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LED发光器件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镜本体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LED发光器件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LED发光器件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LED发光器件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器件包括LED光源和透镜本体;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的光轴上;所述透镜本体的入光面为凹面,所述透镜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折射面,每个所述折射面两侧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使得所述LED光源入射到所述透镜本体的光线经过每个所述折射面之后发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
器件包括LED光源和透镜本体;
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的光轴上;
所述透镜本体的入光面为凹面,所述透镜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折
射面,每个所述折射面两侧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使得所述LED光源入
射到所述透镜本体的光线经过每个所述折射面之后发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
折射面均为平面;所述透镜本体沿远离所述LED光源的方向的折射率
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
折射面向远离所述LED光源的方向弯曲,所述透镜本体沿远离所述
LED光源的方向的折射率依次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
折射面向靠近所述LED光源的方向弯曲,所述透镜本体沿远离所述
LED光源的方向的折射率依次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LED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光面为平面、半球面、半椭球面或双球蝴蝶面
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
本体内密封有量子点材料,所述LED光源为蓝光LED。
7.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
器件包括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琳乔明胜钟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