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7073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4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包括:冲压基座、冲压模具和模具抓取件,其特征在于,冲压基座设有放置冲压模具的模具开口,冲压模具与冲压基座滑动连接;模具抓取件包括:弹性外管和在弹性外管内侧移动的移动内柱,弹性外管的一端设有多个弹性收缩片,弹性收缩片外侧设有凸起,移动内柱的外径等于弹性外管的内径;冲压模具顶部设有卡接部,冲压模具一个侧面设有容纳弹性外管的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固定弹性收缩片的卡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模具更换件能够快速与冲压模具的固定或分离,实现对冲压模具的更换,不需要人直接接触冲压模具,保证人员安全,能够快速准确安装,提高更换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如冲压机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冲压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冲压模具决定板料的冲压成形后的形状。常见的冲压机通过更换冲压模具满足不同板料加工的要求。现有冲压机更换模具时,是将冲压模具放置到指定位置,然后由人工拆卸安装,为了安全需要关闭或暂停冲压机,如果不关闭冲压机更换还会威胁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安全快速更换冲压模具的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包括:冲压基座、冲压模具和模具抓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基座设有放置冲压模具的模具开口,所述冲压模具与冲压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模具抓取件包括:弹性外管和在弹性外管内侧移动的移动内柱,所述弹性外管的一端设有多个弹性收缩片,所述弹性收缩片外侧设有凸起,所述所述移动内柱的外径等于所述弹性外管的内径;所述冲压模具顶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冲压模具一个侧面设有容纳弹性外管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固定弹性收缩片的卡台。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滑动方向相同。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卡接部位于冲压模具滑动方向的两侧。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冲压基座沿着滑动方向的长度大于冲压模具沿着滑动方向的长度。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多个弹性收缩片围绕弹性外管均匀分布。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弹性收缩片的数目为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模具更换件能够快速与冲压模具的固定或分离,实现对冲压模具的更换,不需要人直接接触冲压模具,保证人员安全,能够快速准确安装,提高更换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抓取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冲压基座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a_滑动方向; 10-冲压基座,11-模具开口; 20-冲压模具,21-卡接部,22-凹槽,23-卡台; 30-模具抓取件,31-弹性外管,32-移动内柱,33-弹性收缩片,33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如图1所示的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包括:冲压基座10、冲压模具20和模具抓取件30,冲压模具10与冲压基座20滑动连接;更换冲压模具时,通过冲压抓取件30将冲压模具20放入冲压基座10中,冲压完成后,再由冲压抓取件30将冲压模具取出冲压基座10,再更换新的模具。冲压基座10设有放置冲压模具20的模具开口11。如图2所示,模具抓取件30包括:弹性外管31和移动内柱32,移动内柱32在弹性外管31内侧移动。弹性外管31的一端设有多个弹性收缩片33,弹性收缩片33外侧设有凸起331,移动内柱32的外径等于弹性外管31的内径,便于移动内柱32在弹性外管31内部移动。如图3所示,冲压模具20顶部设有卡接部21,冲压模具20—个侧面设有容纳弹性外管31的凹槽22,凹槽22的底部设有固定弹性收缩片33的卡台23。当移动内柱32未接触弹性收缩片33时,弹性收缩片33向弹性外管31的中心聚拢,当移动内柱32在弹性外管31内移动并接触到弹性收缩片31时,弹性收缩片33逐渐打开,凸起331卡入卡台23中,将冲压模具20固定在模具抓取件30上。当需要从模具抓取件30上取下冲压模具20时,将移动内柱32从弹性外管31中取出,弹性收缩片33恢复原状,向弹性外管31的中心聚拢,取出弹性外管31。本专利技术将冲压模具20进入冲压基座10的方向定义为滑动方向a。凹槽22的长度方向与滑动方向a相同。如图3所示,卡接部21位于冲压模具20滑动方向a的两侧,如图4所示,模具开口 11为T形开口,与卡接部21配合,使得卡冲压模具20不会从模具开口 11的下方脱落。冲压基座10沿着滑动方向a的长度大于冲压模具20沿着滑动方向a的长度,这样冲压模具20不会因为进入冲压基座10的距离太多而从另一侧滑出,并且能固定冲压模具20的位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多个弹性收缩片33围绕弹性外管31均匀分布,这样便于加工,且与卡台23固定后受力均匀,不易损坏。弹性收缩片33的数目为2?8,弹性收缩片33太少,每个弹性收缩片33受力过大容易损坏;弹性收缩片33太多,不易加工,增加成本。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移动内柱32的长度大于弹性外管31的长度,这样便于移动内柱32进出弹性外管31。移动内柱32通过伸缩杆驱动,在弹性外管31内移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包括:冲压基座、冲压模具和模具抓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基座设有放置冲压模具的模具开口,所述冲压模具与冲压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模具抓取件包括:弹性外管和在弹性外管内侧移动的移动内柱,所述弹性外管的一端设有多个弹性收缩片,所述弹性收缩片外侧设有凸起,所述所述移动内柱的外径等于所述弹性外管的内径;所述冲压模具顶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冲压模具一个侧面设有容纳弹性外管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固定弹性收缩片的卡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滑动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位于冲压模具滑动方向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基座沿着滑动方向的长度大于冲压模具沿着滑动方向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弹性收缩片围绕弹性外管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收缩片的数目为2?8。【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包括:冲压基座、冲压模具和模具抓取件,其特征在于,冲压基座设有放置冲压模具的模具开口,冲压模具与冲压基座滑动连接;模具抓取件包括:弹性外管和在弹性外管内侧移动的移动内柱,弹性外管的一端设有多个弹性收缩片,弹性收缩片外侧设有凸起,移动内柱的外径等于弹性外管的内径;冲压模具顶部设有卡接部,冲压模具一个侧面设有容纳弹性外管的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固定弹性收缩片的卡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模具更换件能够快速与冲压模具的固定或分离,实现对冲压模具的更换,不需要人直接接触冲压模具,保证人员安全,能够快速准确安装,提高更换效。【IPC分类】B21D37/04【公开号】CN105414327【申请号】CN201510922925【专利技术人】朱磊 【申请人】苏州广硕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申请日】2015年12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机模具更换装置,包括:冲压基座、冲压模具和模具抓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基座设有放置冲压模具的模具开口,所述冲压模具与冲压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模具抓取件包括:弹性外管和在弹性外管内侧移动的移动内柱,所述弹性外管的一端设有多个弹性收缩片,所述弹性收缩片外侧设有凸起,所述所述移动内柱的外径等于所述弹性外管的内径;所述冲压模具顶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冲压模具一个侧面设有容纳弹性外管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固定弹性收缩片的卡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广硕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