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90M管线钢直缝埋弧焊焊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671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4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X90M管线钢直缝埋弧焊焊接工艺,适用于规格为φ864-1016mm,壁厚为14-17.5mm的钢管,首先采用二保焊工艺进行预焊,然后依次采用三丝工艺进行内焊、外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生产的钢管的性能能够满足GB/T9711-2011的所有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焊接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X90M管线钢直缝埋弧焊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X90M(PSL2钢管产品)管线钢的质量组成为:C彡0· 07 %,Si彡0· 35 % ; Mnl. 8-2. 0% ;P ^ 0. 02% ;S ^ 0. 01% ;V+Nb+Ti ^ 0. 15% ;Cu+Cr ^ 0. 5%, Ni ^ 0. 3% ; Mo彡0.4% 0.002% ;其余主要为Fe元素;CEpcm彡0.23%。现有技术中,该管线钢 焊接存在热影响区软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90M管线钢直缝埋弧焊焊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管 线钢焊接存在热影响区软化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X90M管线钢直缝埋弧焊焊接工艺,适用于规格为Φ 864-1016mm,壁厚为 14-17. 5_的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焊:采用二保焊工艺进行预焊,预焊时选取的焊丝直径Φ 1. 2mm,焊枪直流 反接,工作电流260-280A,工作电压28-30V,焊速0. 6-0. 8m/min ;气体流速15-20L/min ; (2)、内焊:采用三丝工艺进行内焊,前丝直流反接,中、后丝交流,且前、中、后丝均 由独立电源供电,前后丝间距16_17mm,中后丝间距为17_18mm,其中: 前丝直径Φ 4. 0mm,前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530~760A,焊枪工作电压33 ± IV, 焊速 1. 25-1. 31m/min ; 中丝直径Φ 4. 0mm,中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490~710A ;焊枪工作电压36 ± IV ; 焊速 1. 25-1. 31m/min ; 后丝直径Φ 4. 0mm,后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450~660A;焊枪工作电压39 ± IV; 焊速 1. 25-1. 31m/min ; (3)外焊:采用三丝工艺进行外焊,前丝直流反接,中、后丝交流,且前、中、后丝均 为独立电源供电,前中丝间距为17-18mm,中后丝间距为18-19mm,其中: 前丝直径Φ 4. 0mm,前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620~840A,焊枪工作电压33 ± IV, 焊速 1. 51-1. 25m/min ; 中丝直径Φ 4. 0mm,中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570~790A;焊枪工作电压36 ± IV; 焊速 1. 51-1. 25m/min ; 后丝直径Φ 4. 0_,后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520~760A;焊枪工作电压39 ± IV; 焊速 1. 51-1. 25m/min。 所述的X90M管线钢直缝埋弧焊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钢管的壁厚为14mm时, 内焊前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590 ± 5 % A,中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540 ± 5 % A,后丝 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500±5% A,内焊时焊接比线能量为1. 76~2. 16(KJ/cm)/mm ;外焊 前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670 ± 5 % A,中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620 ± 5 % A,后丝焊接 时焊枪工作电流为570±5% A,外焊时焊接比线能量范围为2. 11~2. 68(KJ/cm)/mm。 所述的X90M管线钢直缝埋弧焊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钢管的壁厚为16mm时, 内焊前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650 ± 5 % A,中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600 ± 5 % A,后丝 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550±5% A,内焊时焊接比线能量为1. 66~2. 09(KJ/cm)/mm ;外焊 前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730 ± 5 % A,中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680 ± 5 % A,后丝焊接 时焊枪工作电流为630±5% A,外焊时焊接比线能量为2. 03~2. 57(KJ/cm)/mm。 所述的X90M管线钢直缝埋弧焊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钢管的壁厚为17.5mm 时,内焊前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710±5% A,中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660±5% A, 后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610±5% A,内焊时焊接比线能量为1. 72~2. 10(KJ/cm)/mm ; 外焊前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790 ± 5 % A,中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740 ± 5 % A,后丝 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为710±5% A,外焊时焊接比线能量为2. 02~2. 59(KJ/cm)/mm。 本专利技术在满足壁厚在14-17. 5mm范围内,焊管外径在Φ864-1016πιπι范围内,内焊 坡口在82-90°范围内,外坡口比内坡口稍小1-2°,采用内外三丝直缝埋弧焊工艺焊接, 保证内焊比线能量在1. 76~2. 09(KJ/cm)/mm,外焊比线能量在2. 11~2. 57(KJ/cm)/mm, 并经过JC0E等其他工序,所生产的钢管的性能能够满足GB/T9711-2011的所有要求。 本专利技术采用预焊加直缝埋弧焊组合焊接工艺、大焊接线能量且给出具体焊接线能 量范围,使得热影响区软化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且接头组织较好,且接头的宏观性 能均满足我国国家标准GB/T9711-2011。【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焊接坡口图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接头硬度测试部位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i>864mmX 14mm钢管生产时金属微观组织图,其中: 图3a为母材图,图3b为焊缝图,图3c为热影响区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i>1016mmX16mm钢管生产时金属微观组织图,其中: 图4a为母材图,图4b为焊缝图,图4c为热影响区图。 图5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Φ914πιπιΧ 17. 5mm钢管生产时金属微观组织图,其 中: 图5a为母材图,图5b为焊缝图,图5c为热影响区图。【具体实施方式】 用JC0E成型工艺采用图1所示的焊接坡口,运用上述焊接工艺参数,分别进行了 Φ 864mmX 14mm、Φ 1016mmX 16mm、Φ 914mmX 17. 5mm三种规格的钢管的焊接成型工作,其成 品焊管的检测结果均满足要求,现列举示例如下: 【1】Φ 864mm X 14mm 钢管生产: ①化学成分:C = 0· 042 %,Si = 0· 217 % ;Mn = 1. 92 % ;P = 0· 012 % ;S = 0. 0016% ;V = 0. 027% ;Nb = 0. 055% ;Ti =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X90M管线钢直缝埋弧焊焊接工艺,适用于规格为φ864‑1016mm,壁厚为14‑17.5mm的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焊:采用二保焊工艺进行预焊,预焊时选取的焊丝直径φ1.2mm,焊枪直流反接,工作电流260‑280A,工作电压28‑30V,焊速0.6‑0.8m/min;气体流速15‑20L/min;(2)、内焊:采用三丝工艺进行内焊,前丝直流反接,中、后丝交流,且前、中、后丝均由独立电源供电,前后丝间距16‑17mm,中后丝间距为17‑18mm,其中:前丝直径φ4.0mm,前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530~760A,焊枪工作电压33±1V,焊速1.25‑1.31m/min;中丝直径φ4.0mm,中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490~710A;焊枪工作电压36±1V;焊速1.25‑1.31m/min;后丝直径φ4.0mm,后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450~660A;焊枪工作电压39±1V;焊速1.25‑1.31m/min;(3)外焊:采用三丝工艺进行外焊,前丝直流反接,中、后丝交流,且前、中、后丝均为独立电源供电,前中丝间距为17‑18mm,中后丝间距为18‑19mm,其中:前丝直径φ4.0mm,前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620~840A,焊枪工作电压33±1V,焊速1.51‑1.25m/min;中丝直径φ4.0mm,中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570~790A;焊枪工作电压36±1V;焊速1.51‑1.25m/min;后丝直径φ4.0mm,后丝焊接时焊枪工作电流520~760A;焊枪工作电压39±1V;焊速1.51‑1.25m/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宏于磊沈沆莫诚生程浩易楠檀才保李朋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