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敏守专利>正文

无线遥控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26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无线遥控吊具,其主要是由一本体、二结合组及一控制接收单元所组配而成,其中该二结合组是拉力平衡地垂吊于本体两侧;该控制接收单元是组设于本体内,且电性连结于二结合组,该控制接收单元经控制得以使结合组对应待吊物进行结合、分离的动作,藉此,得以增加操作人员操作时的安全性、操作的简易性、以及增加该吊具在吊升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吊升工件的吊具,特别是指一种无线遥控吊具
技术介绍
目前为使建筑物本身具有较佳的抗震能力,其主要的架构大多是由分段的钢骨相连结而成,藉由钢骨本身的震动吸收地震的破坏力,而使耐震能力较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楼为佳。而由于建筑物的高度相当的高,因此,需透过吊车、塔型吊车等等的吊动机具进行钢骨吊升连结架设。请参阅图1所示,为一般吊动机具与待吊物(即钢骨)之间连结的吊具,该吊具主要是由一U型的本体11及一卡制轴12所构成,其中该本体11于开口侧两端部上具有套合孔111,且其中的一套合孔111内壁设有螺纹,据此,待该本体11的两端部位于钢骨耳部的两侧时,可将该卡制轴12自本体11的套合孔111穿至该耳部而螺抵于本体11另一套合孔111,俾使钢骨与吊具稳固结合,而便于吊动机具进行吊升作业。此种结合的方式虽可使吊动机具与钢骨之间稳固的结合,但是当该钢骨到达定位后,需解除吊具本体11与钢骨间的结合,而其解除方式需透过人工来进行分离作业,这对位于高处作业的施工者而言,其安全相当堪虑,且于施工上实显诸多不便。有鉴于此,市面上则有另一种的吊具产生,即为台湾专利公告第456371号「吊装用自动吊具」,其主要于套合座上装设负荷件及卡制件,作为钢骨与吊动机具间的卡制结合,并藉由控制索及解梢索作为钢骨与吊具解除卡制结合状态的控制;据此操作者得于远处藉由控制索及解梢索,作为工作件与吊具解除卡制结合状态的控制,因此无需攀爬至工作件与吊具结合处,不仅操作方便、迅速且在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上得以确保,但是于实际操作中,其中仍具有须立即改善的缺陷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其一,在解除吊具21与钢骨22间结合的动作时,其需借助控制索211及解梢索212作为解除钢骨22与吊具21结合状态的控制,而由于该钢骨22定位后是位于高处,该吊具21需连接出控制索211及解梢索212以供使用者操作控制,因此,在远处操控该控制索211及解梢索212实为不易。其二、由于操作人员是透过该控制索211及解梢索212在远处进行操控该吊装用自动吊具,因此,一但该控制索211及解梢索212断裂,其仍需藉由操作人员攀爬至控制索211及解梢索212断裂处进行处理,同样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危险性。其三,由于该吊具21所连接出的控制索211及解梢索212长度是为固定,且在实际施工时,该钢骨22的高度会因施工的进度而有所变化,因此,一但该钢骨22与吊具21结合处位于高处时,该控制索211及解梢索212并无法提供操作人员操作,是以,需经常更换不同长度之控制索211及解梢索212以便操作,藉以将降低工作的效率。其四,该钢骨22吊起时,其至少需藉由二吊具21与钢骨结合,且透过吊动机具与该吊具结合以便进行吊升动作,而由于各吊具是分别透过链条23而单独与吊动机具连结,因此,该调动机具在吊升动作中,该二吊具21所承受的拉力并不相同,即该二吊具21所承受的拉力无法平均,是以,将造成钢骨22的不平衡,而提高施工的危险性。是故,针对上述的严重缺陷,在求理想、实用与进步的今日,诚为一极待努力追求改善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无线遥控吊具,是在增加操作人员操作时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另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无线遥控吊具,是在增加操作人员操作的简易性。本专利技术另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无线遥控吊具,是在增加吊升过程中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无线遥控吊具,其包含有一本体;二结合组,其系拉力平衡地垂吊于本体两侧;一控制接收单元,其系组设于本体内,且电性连结于二结合组,该控制接收单元经控制得以使结合组对应待吊物进行结合、分离之动作。该本体内具有一平衡机构模块,而该二结合组之间以一链相接,该链条是组设于平衡机构模块,俾使二结合组达到拉力平衡;该本体设有复数辨识灯,以供判定该结合组的状态;该结合组包括有一外壳、一组设于外壳内的马达、一与马达传动轴连动的螺杆及一与螺杆连动的卡制轴。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增加操作人员操作时的安全性、操作的简易性、以及增加该吊具在吊升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常用吊具的立体分结图。图2是常用另一吊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之本体的透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作动状态示意图(一)。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作动状态示意图(二)。图号部份11本体、111套合孔、12卡制轴、21吊具、211控制索、212解梢索、22钢骨、23链条、30本体、31勾环、32平衡机构模块、40结合组、41外壳、411夹合空间、42马达、421传动轴、422齿轮、43螺杆、431齿轮、44卡制轴、45链条、50控制接收单元、60待吊物、61待吊部、70辨识灯、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它的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专利技术上述的目的、特征及其它的优点,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请配合参图3、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无线遥控吊具,其是由一本体30、二结合组40及一控制接收单元50所组配而成,其中该本体30,其上端设有勾环31,以供吊车、塔型吊车等等的吊动机具进行吊升连结之用,而其底端内部设有一平衡机构模块32。该二结合组40,其是由一具夹合空间411的外壳41、一组设于外壳41内的马达42、一与马达42传动轴421连动的螺杆43及一与螺杆43连动的卡制轴44所组成,其中该马达42传动轴421与螺杆43是藉由齿轮422与齿轮431相互囓合传动,该卡制轴44受螺杆43带动而得以伸缩于外壳41的夹合空间411,该二结合组40之间以一链条45相接,该链条45是组设于平衡机构模块32,俾使二结合组40垂吊于本体30两侧,并达到拉力平衡。该控制接收单元50,其是组设于本体30内,且电性连结于二结合组40,该控制接收单元50经控制得以使结合组40对应待吊物进行结合、分离之动作。以上所述即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各主要构件的相互关系位置及结构。为了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作动方式与功效,再请配合图3、图6、图7所示,是仅显示单边的结合组作动状态。当该吊具搭配吊动机具进行待吊物60(即钢骨)吊升作业时,其可将该结合组40外壳41的夹合空间411夹合于待吊物60的待吊部61,而经控制使该控制接收单元50控制该结合组40的马达42作动,随之该马达42则囓合传动该螺杆43转动,进而使卡制轴44横向移动,而穿至该待吊物60的待吊部61,俾使待吊物60与结合组40结合为一体,据此,得以进行吊升作业。再者,当该待吊物60吊升至高处并获致定位后,操作者得以经控制,而使控制接收单元50再次接收到讯号,而控制该结合组40动作,让该结合组40的作动方式与上述呈相反动作(即使卡制轴44反向退离该外壳41的夹合空间411),俾使结合组40与待吊物60相互分离,藉以完成待吊物与吊具的分离作业。而本专利技术至少可达下数的优点其一,由于该吊具与待吊物的分离是藉由无线遥控控制,因此,当待吊物吊至定位时,无需透过人力攀爬至待吊物与吊具结合处,藉以增加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其二,由于该吊具与待吊物的分离是藉由无线遥控控制,因此,不需如常用的吊具,需藉由控制索及解梢索来解除待吊物与吊具卡制结合状态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遥控吊具,其包含有:一本体;二结合组,是拉力平衡地垂吊于本体两侧;一控制接收单元,是组设于本体内,且电性连结于二结合组,该控制接收单元经控制得以使结合组对应待吊物进行结合、分离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敏守
申请(专利权)人:余敏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