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06231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包括两驱动卷筒,多组张紧机构,偶数个小车滑轮以及与小车滑轮数目相同的多根钢丝绳。每个驱动卷筒的左侧和右侧各缠绕一根钢丝绳,中间各缠绕一根或两根钢丝绳,每根钢丝绳引出后分别依次穿过一改向滑轮和一小车滑轮后连接在吊具上架的左侧、右侧或中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的起升钢丝绳缠绕系统和小车牵引钢丝绳缠绕系统合二为一,使起重机的钢丝绳缠绕系统大大简化,它既解决了吊具上架(及其所携带的货物)的起升运动和水平运动,同时解决了吊具上架的防摇问题,并且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既经济又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起重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的集装箱起重机中,集装箱的起升运动和小车运动一般是由两套独立的驱动系统来实现的。如果小车采用牵引形式,则用于实现起升运动和小车运动的钢丝绳缠绕系统也是相互独立的两套。对用于实现起升运动的钢丝绳缠绕系统,常规缠绕形式容易引起吊具上架的摇摆,而且,起升运动和小车运动分别采用钢丝绳缠绕系统,使起重机的布置和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包括机房、前后大梁、吊具上架和小车,其特点是,所述的钢丝绳缠绕系统包括两驱动卷筒,其平行于起重机前后大梁的端部分别安装在起重机的机房内;多组张紧机构,每组张紧机构各包含一改向滑轮,多组张紧机构平分成两大组对应安装在前、后大梁的端部;多个小车滑轮,成偶数平分成两组对应设置在小车的两侧;与小车滑轮数目相同的多根钢丝绳,其分别缠绕在两驱动卷筒的左侧、右侧和中间,每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依次穿过一改向滑轮和一小车滑轮后连接在吊具上架的左侧、右侧或中间。上述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其中,所述的钢丝绳为六根,所述的张紧机构为六组,所述的小车滑轮为六个;每个驱动卷筒的左侧、右侧和中间各缠绕一根钢丝绳,每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依次穿过一改向滑轮和一小车滑轮后连接在吊具上架的左侧、右侧或中间。上述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其中,所述的钢丝绳为八根,所述的张紧机构为八组,所述的小车滑轮为八个;每个驱动卷筒的左侧和右侧各缠绕一根钢丝绳,中间各缠绕两根钢丝绳,每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依次穿过一改向滑轮和一小车滑轮后连接在吊具上架的左侧、右侧或中间。上述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其中,所述的吊具上架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钢丝绳连接架,吊具上架中间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或两个钢丝绳连接架;所述的缠绕在两驱动卷筒左右两侧的钢丝绳经过小车滑轮后汇交于吊具上架两端的钢丝绳连接架上,形成倒三角形;所述的缠绕在两驱动卷筒中间的钢丝绳经过小车滑轮后交叉连接在吊具上架两侧的钢丝绳连接架上,其交叉夹角与上述倒三角形角度相同。本专利技术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由于将传统的起升钢丝绳缠绕系统和小车牵引钢丝绳缠绕系统合二为一,使起重机的钢丝绳缠绕系统大大简化,它既解决了吊具上架(及其所携带的货物)的起升运动和水平运动,同时解决了吊具上架的防摇问题,并且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既经济又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六绳形式);图2为本专利技术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八绳形式)。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1,这是本专利技术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的一实施例,为六绳形式的钢丝绳缠绕系统。本专利技术中的集装箱起重机包括机房(未图示)、前后大梁(未图示)、吊具上架3和小车(只示出了小车上的滑轮)。吊具上架3两端分别设有钢丝绳连接架31、32,中间两侧分别设有钢丝绳连接架33、34。本实施例钢丝绳缠绕系统包括两驱动卷筒11、21,其平行于起重机前后大梁的端部分别安装在起重机的机房内,其中驱动卷筒11设置在面向前大梁一侧,驱动卷筒21设置在面向后大梁一侧。六组张紧机构121、122、123、221、222、223,每组张紧机构分别包含一改向滑轮1211、1221、1231、2211、2221、2231,其中三组张紧机构121、122、123安装在前大梁的端部,另三组张紧机构221、222、223安装在后大梁的端部。六个小车滑轮131、132、133、231、232、233分成两组对应设置在小车的两侧,其中小车滑轮131、132、133设置在小车上的面向前大梁一侧,小车滑轮231、232、233设置在小车上的面向后大梁一侧。六根钢丝绳141、142、143、241、242、243的一端分别缠绕在两个驱动卷筒11、21上,其中钢丝绳141缠绕在驱动卷筒11的左侧并向前大梁端部方向引出,钢丝绳142缠绕在驱动卷筒11的中间并向前大梁端部方向引出,钢丝绳143缠绕在驱动卷筒11的右侧并向前大梁端部方向引出;钢丝绳241缠绕在驱动卷筒21的左侧并向后大梁端部方向引出,钢丝绳242缠绕在驱动卷筒21的中间并向后大梁端部方向引出,钢丝绳243缠绕在驱动卷筒21的右侧并向后大梁端部方向引出。钢丝绳141引出后依次穿过改向滑轮1211和小车滑轮131后连接在吊具上架3左侧的钢丝绳连接架31上;钢丝绳142引出后依次穿过改向滑轮1221和小车滑轮132后连接在吊具上架3中间的钢丝绳连接架33上;钢丝绳143引出后依次穿过改向滑轮1231和小车滑轮133后连接在吊具上架3右侧的钢丝绳连接架32上;钢丝绳241引出后依次穿过改向滑轮2211和小车滑轮231后连接在吊具上架3左侧的钢丝绳连接架31上;钢丝绳242引出后依次穿过改向滑轮2221和小车滑轮232后连接在吊具上架3中间的钢丝绳连接架34上;钢丝绳243引出后依次穿过改向滑轮2231和小车滑轮233后连接在吊具上架3右侧的钢丝绳连接架32上。其中钢丝绳141和钢丝绳241汇交于吊具上架左端的钢丝绳连接架31上,形成倒三角形;钢丝绳143和钢丝绳243汇交于吊具上架右端的钢丝绳连接架31上,形成倒三角形;钢丝绳142和钢丝绳242交叉连接在吊具上架3两侧的钢丝绳连接架33、34上,其交叉夹角与上述倒三角形角度相同。钢丝绳的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很好地防止吊具上架的摇摆。请参见图2,这是本专利技术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采用了八根钢丝绳,相应的设置了八组张紧机构和八个小车滑轮,形成八绳形式的钢丝绳缠绕系统。本实施例中的吊具上架6的两端分别设有钢丝绳连接架61、62,中间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钢丝绳连接架,其中一侧设有两个钢丝绳连接架63、64,另一侧设有两个钢丝绳连接架65、66。本实施例钢丝绳缠绕系统包括两驱动卷筒41、51,其平行于起重机前后大梁的端部分别安装在起重机的机房内,其中驱动卷筒41设置在面向前大梁一侧,驱动卷筒51设置在面向后大梁一侧。八组张紧机构421、422、423、424、521、522、523、524,每组张紧机构分别包含一改向滑轮4211、4221、4231、4241、5211、5221、5231、5241,其中四组张紧机构421、422、423、424安装在前大梁的端部,另四组张紧机构521、522、523、524安装在后大梁的端部;八个小车滑轮431、432、433、434、531、532、533、534分成两组对应设置在小车的两侧;其中小车滑轮431、432、433、434设置在小车上的面向前大梁一侧,小车滑轮531、532、533、534设置在小车上的面向后大梁一侧。八根钢丝绳441、442、443、444、5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起重机起升和小车复合运动钢丝绳缠绕系统,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包括机房、前后大梁、吊具上架和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缠绕系统包括:两驱动卷筒,其平行于起重机前后大梁的端部分别安装在起重机的机房内;多组张紧机构,每 组张紧机构各包含一改向滑轮,多组张紧机构平分成两大组对应安装在前、后大梁的端部;多个小车滑轮,成偶数平分成两组对应设置在小车的两侧;与小车滑轮数目相同的多根钢丝绳,其分别缠绕在两驱动卷筒的左侧、右侧和中间,每根钢丝绳的另一端 分别依次穿过一改向滑轮和一小车滑轮后连接在吊具上架的左侧、右侧或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