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行程液压翻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06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卷由立卷变为卧卷的翻卷机。短行程液压翻卷机,它包括L型翻转框架(1)、翻卷液压缸(2)、支撑座(5)、升降托架(6)、升降液压缸(7),其特征在于:L型翻转框架(1)的水平臂由第二铰轴(11)与三角形转动架(9)的一底角部位铰接,三角形转动架(9)为等腰三角形的刚体,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部位通过第三铰轴(12)与三角形转架支座(13)铰接,第三铰轴(12)位于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平分线上;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上表面由斜面和水平面构成,斜面位于左端部,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位于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斜面和水平面相交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翻卷液压缸活塞行程短、摆动角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钢卷由立卷变为卧卷的翻卷机。
技术介绍
翻卷机是板带车间重要的辅助设备。其驱动大多采用液压缸。带钢处理机组的上料系统(吊车或链式运输机等)常常需要将钢卷由立卷变为卧卷,再由步进设备或其它链式运输设备运送到要求的设备上。如图1所示,传统单支点翻卷机主要由活动受料台、L型翻转框架1、翻卷液压缸2、框架支座3、减振板4、支撑座5、升降托架6、升降液压缸7等组成。L型翻转框架1其中一臂上设有升降托架6(或称滑动托架,也叫活动钢卷鞍座)进行钢卷高度对中和受卷;托架可在滑道上滑动,且由升降液压缸7驱动。当L型翻转框架接受钢卷(立卷)时,升降液压缸7推动升降托架6进行高度对中后开始接钢卷;然后,翻卷液压缸2推动L型翻转框架1旋转90度成为水平位,钢卷由立卷变为了卧卷。升降液压缸7再次调整升降托架6使钢卷到达要求的位置后等待卸卷。传统的翻卷机倾动机构型式一般采用单固定支点,由翻卷液压缸推动L型翻转框架绕此固定支点转动达到翻卷目的。这种绕单固定支点翻卷型式存在如下主要缺点以30t钢卷翻卷机为例,见图1,1.翻卷液压缸2的活塞行程太长,其液压缸活塞行程要求3080mm,液压缸整体长度达4060mm;2.翻卷液压缸2的摆动角大。L型翻转框架在回转过程中液压缸与支点夹角逐渐变小,翻卷90度,翻卷液压缸2的摆动角达22.3度,油压变化大;3.土建基础工作量大。翻卷机一般放在地面以下,由于翻卷液压缸2的太长土建基础要挖5000mm多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卷液压缸活塞行程短、摆动角小的短行程液压翻卷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短行程液压翻卷机,它包括L型翻转框架1、翻卷液压缸2、支撑座5、升降托架6、升降液压缸7,翻卷液压缸2的尾部与翻卷液压缸支座14铰接,翻卷液压缸2的活塞杆接头通过第一铰轴10与L型翻转框架1的水平臂铰接,L型翻转框架1的垂直臂上设有滑道,升降托架6的滑块位于滑道上,升降液压缸7的活塞杆接头与升降托架6相连接,升降液压缸7的中部铰接于L型翻转框架1上;支撑座5位于翻卷液压缸2的右侧;其特征在于L型翻转框架1的水平臂由第二铰轴11与三角形转动架9的一底角部位铰接,三角形转动架9为等腰三角形的刚体,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部位通过第三铰轴12与三角形转架支座13铰接,第三铰轴12位于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平分线上;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上表面由斜面和水平面构成,斜面位于左端部,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位于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斜面和水平面相交处。所述的三角形转动架9的底角为45°,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所述的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斜面和水平面上设有缓冲板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变换2个支点(O3、O2’)的结构原理,克服了单个固定支点翻卷结构型式油缸行程大、摆动角大等缺点,使得翻卷液压缸摆动角很小,油压变化小,活塞行程大大减少,从而减少土建基础工作量。从两种不同的结构型式的翻卷液压缸头部运动图(图1、图3)可以看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翻卷液压缸头部上升高度要比单支点小得多,这对翻卷的稳定性十分有利。同时本专利技术的三角形转动架支座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也很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单支点翻卷机的结构示意图(L型翻转框架处于三种状态)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运动状态示意中1-L型翻转框架,2-翻卷液压缸,3-框架支座,4-减振板,5-支撑座,6-升降托架,7-升降液压缸,8-缓冲板,9-三角形转动架,10-第一铰轴,11-第二铰轴,12-第三铰轴,13-三角形转动架支座,14-翻卷液压缸支座,15-安全销。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短行程液压翻卷机,它包括L型翻转框架1、翻卷液压缸2、支撑座5、升降托架6、升降液压缸7、三角形转动架9、三角形转动架支座13,翻卷液压缸2尾部与翻卷液压缸支座14铰接且其活塞杆接头通过第一铰轴10(即O1支点)与L型翻转框架1的水平臂铰接,L型翻转框架1的垂直臂上设有滑道,升降托架6的滑块位于滑道上,升降液压缸7的活塞杆接头与升降托架6相连接且其中部铰接在L型翻转框架1上;支撑座5位于翻卷液压缸2的右侧(支撑座5并且位于三角形转动架支座13的右侧,翻卷液压缸2位于三角形转动架支座13的左侧),所述的支撑座5上设有减振板4;L型翻转框架1的水平臂由第二铰轴11(即O2动点)与三角形转动架9的一底角部位铰接,三角形转动架9为底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的刚体,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部位通过第三铰轴12(O3支点)与三角形转架支座13铰接,第三铰轴12位于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平分线上;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上表面由斜面和水平面构成,斜面位于左端部,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位于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斜面和水平面相交处。所述的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斜面和水平面上设有缓冲板8。三角形转动架9、三角形转动架支座上分别设有安全销孔,安全销15插入其安全销孔,不工作时,防止翻转;工作时,拔出安全销15。所述的三角形转动架9的底角可以设计成各种不同的角度,但底角为45°,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时,翻卷液压缸2摆动角度很小(约2-5°),两次翻卷角度都为45°,两次行程在一条直线上,翻卷液压缸行程也较理想。且该种三角形转动架三角形结构合理,是一种理想的三角形转动架。如图3所示,翻卷过程可以看成是分两步完成的(实际是连续完成的),第一步翻卷液压缸2的活塞在液压的作用下,推动L型翻转框架1及三角形转动架9以O1-O3为半径,围绕第三铰轴12转动,当三角形转动架9逆时针转动45度时,其一端面与三角形转架支座13水平面接触后,三角形转动架9即停止转动,此时翻卷液压缸2的缸头部由O1点到达A1点,而连接三角形转动架9与L型翻转框架1的铰轴11由O2到达O2’点,O2’点成为新的翻卷支点;第二步在翻卷液压缸2的液压继续作用下活塞向前伸,L型翻转框架围绕新支点(O2’点)以A1-O2’为半径,再转动45度,此时翻卷液压缸2的缸头部由A1点到达A2点,从而达到要求翻卷的角度(90度),钢卷由立卷变为了卧卷。翻卷液压缸2的活塞杆接头由O1点经A1点到达A2点,且O1-A1-A2在一条直线上,则O1-A2即为液压缸活塞行程。权利要求1.短行程液压翻卷机,它包括L型翻转框架(1)、翻卷液压缸(2)、支撑座(5)、升降托架(6)、升降液压缸(7),翻卷液压缸(2)的尾部与翻卷液压缸支座(14)铰接,翻卷液压缸(2)的活塞杆接头通过第一铰轴(10)与L型翻转框架(1)的水平臂铰接,L型翻转框架(1)的垂直臂上设有滑道,升降托架(6)的滑块位于滑道上,升降液压缸(7)的活塞杆接头与升降托架(6)相连接,升降液压缸(7)的中部铰接于L型翻转框架(1)上;支撑座(5)位于翻卷液压缸(2)的右侧;其特征在于L型翻转框架(1)的水平臂由第二铰轴(11)与三角形转动架(9)的一底角部位铰接,三角形转动架(9)为等腰三角形的刚体,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部位通过第三铰轴(12)与三角形转架支座(13)铰接,第三铰轴(12)位于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平分线上;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上表面由斜面和水平面构成,斜面位于左端部,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位于三角形转架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短行程液压翻卷机,它包括L型翻转框架(1)、翻卷液压缸(2)、支撑座(5)、升降托架(6)、升降液压缸(7),翻卷液压缸(2)的尾部与翻卷液压缸支座(14)铰接,翻卷液压缸(2)的活塞杆接头通过第一铰轴(10)与L型翻转框架(1)的水平臂铰接,L型翻转框架(1)的垂直臂上设有滑道,升降托架(6)的滑块位于滑道上,升降液压缸(7)的活塞杆接头与升降托架(6)相连接,升降液压缸(7)的中部铰接于L型翻转框架(1)上;支撑座(5)位于翻卷液压缸(2)的右侧;其特征在于:L型翻转框架(1)的水平臂由第二铰轴(11)与三角形转动架(9)的一底角部位铰接,三角形转动架(9)为等腰三角形的刚体,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部位通过第三铰轴(12)与三角形转架支座(13)铰接,第三铰轴(12)位于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平分线上;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上表面由斜面和水平面构成,斜面位于左端部,三角形转动架(9)的顶角位于三角形转架支座(13)的斜面和水平面相交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韶光严裕宁郑良行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