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783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包括固定连接且形成一密闭腔体的灯罩和灯壳,以及位于腔体内的光源、线路板、导光板、聚光器;所述导光板为L型结构,其水平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聚光器;所述光源与线路板电连接,光源与聚光器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外表面设有磨砂纹且朝向灯罩设置,导光板内表面布有多个外凸的花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廉、功耗率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
技术介绍
汽车行驶过程中均需开启转向灯,以方便后方车辆得到提醒和警示作用,除安装在前后部外,在车辆前后部两侧也需安装转向灯,这样才能增强转向时的警示效果。而且,随着LED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应用也随之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汽车的后视镜转向灯也可以利用其做为光源,但目前的侧转向灯主要是以下几种形式:1、利用灯泡作为光源;2、利用LED做为光源,LED放置在前端,无需光导;3、利用LED做为光源,光源放置在后端,利用转向灯面罩作为整体式光导;4、利用LED做为光源,LED放置在后端,利用独立光导。但是,目前侧转向灯采用光导条,无法填满整个面罩,从正面看可以看到固定结构,尤其曲率的影响,在点亮后,在可视区域效果不均匀;同时为了保证光源强度,侧转向灯的后端放置LED要么数量多,要么功率大,侧转向灯较小的空间里,极其不利于散热,而且影响整车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增加光照度的同时还可降低功耗的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包括固定连接且形成一密闭腔体的灯罩和灯壳,以及位于腔体内的光源、线路板、导光板、聚光器;所述导光板为L型结构,其水平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聚光器;所述光源与线路板电连接,光源与聚光器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外表面设有磨砂纹且朝向灯罩设置,导光板内表面布有多个外凸的花纹。作为本技术上述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光器与光源相对的端部开有盲孔,盲孔底部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聚光器的周侧为向外凸起的折线形结构。作为本技术上述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衬板,所述衬板位于导光板与灯壳之间,可避免有效的透过透明面罩从正面看到导光板内部结构。作为本技术上述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衬板的表面有涂覆铝层。作为本技术上述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板内表面的花纹为三棱状结构;所述光源为LED光源。采用上述结构的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聚光器放置在导光板和光源之间,光线经过聚光器会聚,进入到导光板中,在传输过程中的光线经导光板之间的多个外凸的花纹折射、反射,能有效的减少传递过程中的光照度损失,从而提高光照度,进而采用少量光源即可满足光照度,有效的降低了光源功率;(2)通过导光板外表面的磨砂纹后,能使反射光线得到充分叠加,防止出现暗区现象,最终实现转向灯配光要求和光线分布均匀,光源数量少,热量小,利于散热;(3)衬板和灯壳表面的涂覆铝层,可以提高整体的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聚光器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图4是图1中B的放大图。图中,1为灯罩,2为灯壳,3为衬板,4为导光板,5为线路板,6为LED光源,7为聚光器,8为凸透镜结构,9为全反射结构,10为导光板外表面,11为导光板内表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所作出的改进,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包括依次放置的灯罩1、导光板4、衬板3以及灯壳2。灯罩1和灯壳2通过焊接并形成一密闭腔体,该腔体将导光板4和衬板3容纳其中。导光板4和衬板3均为L型结构,导光板4水平部的端部一体设置有聚光器7,导光板4的外表面设有磨砂纹且朝向灯罩1设置,导光板内表面11均布有多个外凸的三棱状结构的花纹。LED光源6与线路板5电连接并与聚光器7相对设置。聚光器7与LED光源6相对的端部开有盲孔,该盲孔底部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即为凸透镜结构8;聚光器7的周侧为向外凸起的折线形的全反射结构9。衬板3表面有涂覆铝层。当LED光源6点亮后,首先通过聚光器7的对光线的汇聚效果,通过凸透镜结构8及全反射结构9,有效的减少传递过程中的光亮度损失,使光线传导更集中,这样即可使用功率较小的LED光源6。光线通过导光板4时,通过导光板内表面11的三棱状结构花纹折射后向导光板外表面10传导,经过导光板外表面10的磨砂纹后,将光线向所需区域进行发散,有效的防止了转向灯出现暗区;同时由于光线沿着导光板4所在区域的传导过程中多次改变方向反射、以及聚集光线量的不断增加,当LED光源6按频率间隔点亮,外部观察到导光板4远离聚光器7安装的一端(即导光板4的前端)光线分布最强,最终实现转向灯配光区域光线分布均匀、满足车辆的转向灯配光要求。导光板外表面10的磨砂纹还可改善点亮效果。本技术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艺。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主权项】1.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包括固定连接且形成一密闭腔体的灯罩和灯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腔体内的光源、线路板、导光板、聚光器;所述导光板为L型结构,其水平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聚光器;所述光源与线路板电连接,光源与聚光器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外表面设有磨砂纹且朝向灯罩设置,导光板内表面布有多个外凸的花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器与光源相对的端部开有盲孔,盲孔底部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聚光器的周侧为向外凸起的折线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板,所述衬板位于导光板与灯壳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内表面的花纹为三棱状结构;所述光源为LED光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的表面有涂覆铝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包括固定连接且形成一密闭腔体的灯罩和灯壳,以及位于腔体内的光源、线路板、导光板、聚光器;所述导光板为L型结构,其水平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聚光器;所述光源与线路板电连接,光源与聚光器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外表面设有磨砂纹且朝向灯罩设置,导光板内表面布有多个外凸的花纹。本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廉、功耗率低的优点。【IPC分类】F21V15/02, F21S8/10, F21W101/12, F21V13/02, F21W101/02, F21Y115/10, F21V8/00【公开号】CN205090289【申请号】CN201520787054【专利技术人】徐金平, 廖继周, 韩会强 【申请人】重庆秦川工贸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申请日】2015年10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向导光式侧转向灯,包括固定连接且形成一密闭腔体的灯罩和灯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腔体内的光源、线路板、导光板、聚光器;所述导光板为L型结构,其水平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聚光器;所述光源与线路板电连接,光源与聚光器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外表面设有磨砂纹且朝向灯罩设置,导光板内表面布有多个外凸的花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平廖继周韩会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秦川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