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099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轮电动车,具有中管,中管上端为鞍座连接孔,在鞍座连接孔上用螺栓悬挂安装儿童座椅,所述儿童座椅的靠背下端部与坐面的后端部固定联结,儿童座椅的坐面的前端部向上设置立杆,立杆上端部水平设置把手。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转弯或刹车时,儿童不会轻易被甩下车子,车子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尤其是在儿童座椅的靠背下端用绑带与中管绑扎在一起并由螺栓紧固、在儿童座椅的坐面底部朝着踏板方向设置铅垂支杆并且铅垂支杆下端带有朝后轮方向伸展的支脚、或者是在儿童座椅的坐面底部朝着踏板与中管交汇处设置倾斜支杆后,车子的安全性能会得到进一步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交通工具,直接涉及坐骑式电动车。
技术介绍
目前,两轮电动车已成为我国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的大众化交通工具,采用这种交通工具接送儿童上下学、出入幼儿园特别方便,尤其是在遇到上下班高峰堵车的情况,这种交通工具无论是停泊、调头、还是转弯都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然而采用现有的两轮电动车接送儿童也存在弊端,因为在车子运行过程中,儿童或者是站在大人前面的脚踏板上、或者是坐在大人的背后,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转弯或刹车时,站在大人前面脚踏板上的儿童会站立不稳,坐在大人背后的儿童因座椅重心偏高会严重晃动,儿童无论处在上述两种位置的那种位置都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当儿童坐在大人背后时,在电动车骑行过程中,大人很难做到时时对儿童进行关照。现实生活中,也有的家长会在脚踏板上临时摆放小凳子作为儿童的座位,由于小凳子与车体不是固定联结,骑行中也极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两轮电动车,它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两轮电动车骑行时儿童站立在脚踏板上或坐在大人背后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两轮电动车,具有中管,中管上端为鞍座连接孔,在鞍座连接孔上用螺栓悬挂安装儿童座椅,所述儿童座椅的靠背下端部与坐面的后端部固定联结,儿童座椅的坐面的前端部向上设置立杆,立杆上端部水平设置把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儿童座椅的靠背下端用绑带与中管绑扎在一起并由螺栓紧固联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儿童座椅的坐面底部朝着踏板方向设置铅垂支杆,铅垂支杆下端带有朝后轮方向伸展的支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改进,在所述儿童座椅的坐面底部朝着踏板与中管交汇处设置倾斜支杆。本专利技术由于在鞍座连接孔上采用螺栓悬挂方式安装了儿童座椅,在车子运行过程中儿童有条件处于稳定的坐姿,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转弯或刹车时,儿童不会轻易被甩下车子,车子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尤其是在儿童座椅的靠背下端用绑带与中管绑扎在一起并由螺栓紧固、在儿童座椅的坐面底部朝着踏板方向设置铅垂支杆并且铅垂支杆下端带有朝后轮方向伸展的支脚、或者是在儿童座椅的坐面底部朝着踏板与中管交汇处设置倾斜支杆后,车子的安全性能会得到进一步保障。本专利技术无论是在鞍座连接孔上用螺栓悬挂安装儿童座椅、在儿童座椅的靠背下端用绑带与中管绑扎在一起并由螺栓紧固、在儿童座椅的坐面底部朝着踏板方向设置铅垂支杆并且铅垂支杆下端带有朝后轮方向伸展的支脚、或者是在儿童座椅的坐面底部朝着踏板与中管交汇处设置倾斜支杆,其优点还在于不需要对电动车主体进行结构上的改造,而且在长期不需要儿童座椅时,还可以将儿童座椅方便地、对车体无损伤地从车体上拆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两轮电动车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两轮电动车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两轮电动车第三种实施例,图4是本专利技术两轮电动车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两轮电动车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具有中管,中管上端为鞍座连接孔1,在鞍座连接孔1上用螺栓悬挂安装儿童座椅,儿童座椅安装妥当后,用螺帽紧固,儿童座椅依靠自身重量使靠背2紧贴在中管前侧,儿童座椅的靠背2的后侧面可以制作成与中管前侧面贴合的弧面,儿童座椅的靠背2下端部与坐面4的后端部固定联结,儿童座椅的坐面4的前端部设置立杆,立杆上端部水平设置把手3。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两轮电动车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具有中管,中管上端为鞍座连接孔1,在鞍座连接孔1上用螺栓悬挂安装儿童座椅,儿童座椅安装妥当后,用螺帽紧固,儿童座椅依靠自身重量使靠背2紧贴在中管前侧,儿童座椅的靠背2的后侧面可以制作成与中管前侧面贴合的弧面,儿童座椅的靠背2下端部与坐面4的后端部固定联结,儿童座椅的坐面4的前端部向上设置立杆,立杆上端部水平设置把手3,所述儿童座椅的靠背2下端用绑带5与中管绑扎在一起并由螺栓紧固联结,所述绑带5可采用两端部带孔的钢带制作,绑带5绕过儿童座椅的靠背2与中管后,将绑带5两端部的带孔对齐,穿入螺栓,然后用螺帽紧固。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两轮电动车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具有中管,中管上端为鞍座连接孔1,在鞍座连接孔1上用螺栓悬挂安装儿童座椅,儿童座椅安装妥当后,用螺帽紧固,儿童座椅依靠自身重量使靠背2紧贴在中管前侧,儿童座椅的靠背2的后侧面可以制作成与中管前侧面贴合的弧面,儿童座椅的靠背2下端部与坐面4的后端部固定联结,儿童座椅的坐面4的前端部向上设置立杆,立杆上端部水平设置把手3,在所述儿童座椅的坐面4底部朝着踏板方向设置铅垂支杆6,儿童座椅的坐面4的底面与铅垂支杆6之间优先采用金属焊接结构,铅垂支杆6下端带有朝后轮方向伸展的支脚,铅垂支杆6与下端的支脚之间优先采用金属焊接在一起的结构。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两轮电动车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具有中管,中管上端为鞍座连接孔1,在鞍座连接孔1上用螺栓悬挂安装儿童座椅,儿童座椅安装妥当后,用螺帽紧固,儿童座椅依靠自身重量使靠背2紧贴在中管前侧,儿童座椅的靠背2的后侧面可以制作成与中管前侧面贴合的弧面,儿童座椅的靠背2下端部与坐面4的后端部固定联结,儿童座椅的坐面4的前端部向上设置立杆,立杆上端部水平设置把手3,在所述儿童座椅的坐面4底部朝着踏板与中管交汇处设置倾斜支杆7,儿童座椅的坐面4的底面与倾斜支杆7之间优先采用金属焊接结构。【主权项】1.一种两轮电动车,具有中管,中管上端为鞍座连接孔(1),其特征是:在鞍座连接孔(1)上用螺栓悬挂安装儿童座椅,所述儿童座椅的靠背(2)下端部与坐面(4)的后端部固定联结,儿童座椅的坐面(4)的前端部向上设置立杆,立杆上端部水平设置把手(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电动车,其特征是:所述儿童座椅的靠背(2)下端用绑带(5)与中管绑扎在一起并由螺栓紧固联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电动车,其特征是:在所述儿童座椅的坐面(4)底部朝着踏板方向设置铅垂支杆(6),铅垂支杆(6)下端带有朝后轮方向伸展的支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电动车,其特征是:在所述儿童座椅的坐面(4)底部朝着踏板与中管交汇处设置倾斜支杆(7)。【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轮电动车,具有中管,中管上端为鞍座连接孔,在鞍座连接孔上用螺栓悬挂安装儿童座椅,所述儿童座椅的靠背下端部与坐面的后端部固定联结,儿童座椅的坐面的前端部向上设置立杆,立杆上端部水平设置把手。采用本专利技术,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转弯或刹车时,儿童不会轻易被甩下车子,车子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尤其是在儿童座椅的靠背下端用绑带与中管绑扎在一起并由螺栓紧固、在儿童座椅的坐面底部朝着踏板方向设置铅垂支杆并且铅垂支杆下端带有朝后轮方向伸展的支脚、或者是在儿童座椅的坐面底部朝着踏板与中管交汇处设置倾斜支杆后,车子的安全性能会得到进一步保障。【IPC分类】B62J1/28【公开号】CN105398510【申请号】CN201410464131【专利技术人】李勇, 马丽霞, 韩国峰, 薛腾腾 【申请人】山东东岳电动车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申请日】2014年9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电动车,具有中管,中管上端为鞍座连接孔(1),其特征是:在鞍座连接孔(1)上用螺栓悬挂安装儿童座椅, 所述儿童座椅的靠背(2)下端部与坐面(4)的后端部固定联结,儿童座椅的坐面(4)的前端部向上设置立杆,立杆上端部水平设置把手(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马丽霞韩国峰薛腾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岳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