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管接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066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管接头组件,特别是等内径连接管接头组件,包括套接在第一连接管上的推进部件、套接在第一连接管的管端的第一旋压连接件、套接在第二连接管的管端的第二旋压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管的外壁通过在圆周方向由内向外旋压的方式与第一旋压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管的外壁通过在圆周方向由内向外旋压变形的方式与第二旋压连接件连接,推进部件与第二旋压连接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等内径连接管接头组件,采用等径结构的设计,在两个连接管端部分别采用旋压成型,然后再将两个连接件进行密封连接,通过环形密封圈的设计,同时对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端面实现了密封,适用于薄壁管件的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连接管接头组件,特别是等内径连接管接头组件,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电力系统等领域的气体、液体输送管路领域。
技术介绍
已知的专利申请,如CN103201551A公开的《具有套管的推动连接管接头》,其具体设计方案包括:包括主体构件,其适于容纳管道端部的主体构件;管道,所述管道包括能轴向插入所述主体构件的第一端部以及附接至所述管道外表面的管道夹紧设备;和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在所述管道完全插入所述主体构件时,将管道保持就位。附加实施例包括,为接头提供了密封所述管道的外部表面的密封,用于管道夹紧设备的可选载荷保持套管,以及可选平衡环。所述推动连接方式能够以单个动作非螺纹机械连接的形式实现。该技术方案的问题在于,不能将两个标准化的管道结构进行连接,其仅能对其中一个管道的端部进行连接,而且连接之后,在其接口的部位仍存在着内径不连续的部位,容易导致紊流的发生。再如CN201152409Y公开的《金属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网》,其具体设计方案包括:有带凸台的内层套管,内层套管中至少外圆周与金属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道端部的塑料内层熔融连接,管道连接件与金属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道端部的塑料外层和内层套管的凸台外圆周面熔融连接,管道连接件与内层套管熔融连接为一体并形成一环状U型承插口,环状U型承插口将金属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道端头的塑料外层和塑料内层及管道端面完全熔融包覆,复合管道与复合管道通过管道连接件连接而形成管网。该技术方案的问题在于,其内层套管与两端的管道接口连接以后,内层套管的内径小于管道接口的内径,形成了管道内径骤缩结构,使管道连接后内径不连续,容易造成紊流,增大了管道内部的压力,给密封性和管道的承压能力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容易带来管道爆裂和泄露。再如CN101248305B公开的《管道接头》,其具体设计方案包括:具有尖锐的管道压入边缘的夹持部件,该压入边缘提供了在管道夹持部件和管道之间的密封。另一种这样的接头包括具有接头体压入边缘的管道夹持部件,该压入边缘提供了在管道夹持部件和接头体之间的密封。该技术方案的问题在于,管道接口结构复杂,并且内部管径也存在骤缩部位,所以也存在着紊流、承压和密封性的问题。所以,基于上述内容,设计一种密封结构好,管壁阻力小的连接导管接头,使两个内径相同的管道进行对接,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管接头组件,其内壁采用等径结构设计,降低管壁对流体的阻力作用,并且保证连接导管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种连接管接头组件,特别是等内径连接管接头组件,包括套接在第一连接管上的推进部件、套接在第一连接管的管端的第一旋压连接件、套接在第二连接管的管端的第二旋压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管的外壁通过在圆周方向由内向外旋压的方式与第一旋压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管的外壁通过在圆周方向由内向外旋压变形的方式与第二旋压连接件连接,推进部件与第二旋压连接件连接,并将第一旋压连接件容置于其中,由推进部件推动第一旋压连接件与第二旋压连接件对接。在第一旋压连接件的内壁上开有至少两道第一环形旋压连接槽,用以配合第一连接管旋压时管壁受压变形后嵌入所述第一环形旋压连接槽中;在第二旋压连接件的内壁上开有至少两道第二环形旋压连接槽,用以配合第二连接管旋压时管壁受压变形后嵌入所述第二环形旋压连接槽中。第一旋压连接件的外部具有渐进式过渡的连接面,第一旋压连接件的后侧具有台阶面,第二旋压连接件具有延伸部位,并且延伸部位的内部表面与第一旋压连接件的连接面配合连接,使第二旋压连接件的延伸部位的端面与第一旋压连接件后侧的台阶面位于同一平面,在第二旋压连接件的延伸部位的端面和第一旋压连接件后侧的台阶面上分别设有环形凹槽,在第一旋压连接件的台阶面上安装有环形密封圈,并且所述环形密封圈同时与延伸部位的端面和所述台阶面贴合密封,所述推进部件的内底部同时对所述环形密封圈、第一旋压连接件施加张紧力,使第一旋压连接件与第二旋压连接件的延伸部位紧密连接,并且使所述环形密封圈受挤压后同时对第二旋压连接件的延伸部位的端面和第一旋压连接件的台阶面贴合密封。所述推进部件与所述环形密封圈接触的内底面设为斜面,使推进部件的斜面的顶端对环形密封圈压紧产生的变形更大,也就使第二旋压连接件的延伸部位的端面所承受的压力大于第一旋压连接件的台阶面所承受的压力,整体上保证密封效果更好,不会从第二旋压连接件的密封面泄露。所述环形密封圈置于推进部件、第一旋压连接件的台阶面和第二旋压连接件的延伸部位的端面围成的密闭空间内,使得环形密封圈在受迫变形以后,其形状很难再发生进一步的改变,使输送管路内部的压力传递至环形密封圈时,环形密封圈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会泄露。所述连接面为锥面、弧形面或者锥面、弧形面与柱面的结合。所述环形密封圈上设有两道环形凸起,两道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并且环形凸起的尺寸略大于环形凹槽的尺寸,使密封效果更好。所述环形密封圈采用记忆合金或橡胶。所述第二旋压连接件与所述推进部件采用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等内径连接管接头组件,采用等径结构的对接设计,在两个连接管端部分别采用旋压成型,然后再将两个连接件进行密封连接,通过环形密封圈的设计,同时对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端面实现了密封,适用于薄壁管件的对接。【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等内径连接管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等内径连接管接头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其中:1_第一连接管、2-推进部件、3-第一旋压连接件、31-连接面、32-台阶面、33-第一环形旋压连接槽、4-第二旋压连接件、41-延伸部位、42-第二环形旋压连接槽、5-第二连接管、6-环形凹槽、7-环形密封圈、71-环形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等内径连接管接头组件,包括套接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推进部件2、套接在第一连接管1的管端的第一旋压连接件3、套接在第二连接管5的管端的第二旋压连接件4,其中第一连接管1的外壁通过在圆周方向由内向外旋压的方式与第一旋压连接件3连接,第二连接管5的外壁通过在圆周方向由内向外旋压变形的方式与第二旋压连接件4连接,推进部件与第二旋压连接件连接,并将第一旋压连接件容置于推进部件与第二旋压连接件中间,由推进部件推动第一旋压连接件与第二旋压连接件对接。在第一旋压连接件3的内壁上开有至少两道第一环形旋压连接槽33,用以配合第一连接管1旋压时管壁受压变形后嵌入所述第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连接管接头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内径连接管接头组件,包括套接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推进部件(2)、套接在第一连接管(1)的管端的第一旋压连接件(3)、套接在第二连接管(5)的管端的第二旋压连接件(4),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连接管的外壁通过在圆周方向由内向外旋压的方式与第一旋压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管的外壁通过在圆周方向由内向外旋压变形的方式与第二旋压连接件连接,推进部件与第二旋压连接件连接,并将第一旋压连接件容置于推进部件与第二旋压连接件中间,由推进部件推动第一旋压连接件与第二旋压连接件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旺峰王玉会颜孟奇李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