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西澄专利>正文

节能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00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节能电梯,在滑轮轴(12)和大、小两链轮轴(11)(13)上分别有滑轮(17)和大、小链轮(7)(6),滑轮上挂电梯箱(1)和配重(17),链轮上挂辅助配重(2),通过链轮轴(11)(13)上的离合齿轮(9)与滑轮轴(12)上的传动齿轮组成多组不同传动比,带动辅助配重以不同速度升降与电梯相交换位能,从而减少电梯作功实现节能。辅助配重能适应电梯箱重量变化,使电梯能耗低,提升力大,运动速度快,适应性广。(*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是利用配重和辅助配重装置实现节能的电梯。为了降低电梯能耗,目前普遍采用配重的方法,即在悬挂电梯钢缆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配重,以减轻电机的负担。但该配重与电梯箱直接相连,其重量不能变化,而电梯重量是变化的,满载时电梯负荷很大,要求电机功率亦很大,电梯上下位能消耗不能充分利用,固现有的单个固定配重的装置其节能效果是很有限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适应电梯重量变化,充分利用电梯位能的节能电梯。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滑轮组、大链轮轴和小链轮轴上分别安装滑轮、大链轮和小链轮。滑轮上的钢缆两端分别悬挂电梯箱和配重,大链轮和小链轮共同配带链条通过动链轮悬挂辅助配重,大、小链轮轴上都安装几个离合齿轮与滑轮轴上的传动齿轮对应配合形成多组不同的传动比以控制辅助配重的升降速度。这样,当电梯箱重量增加而配重的重量不相匹配时,就可以通过离合装置起用辅助配重,使配重加辅助配重的重力基本与电梯箱重力平衡,并交换能以减少电机作功。以下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介绍本技术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图3分别为图1的左、右侧视图。参见附图。变换箱〔15〕内有滑轮轴〔12〕、大链轮轴〔11〕和小链轮轴〔13〕,滑轮轴〔12〕上安装有滑轮〔14〕、三个传动齿轮〔8〕,滑轮〔14〕的钢缆〔16〕两端分别悬挂电梯箱〔1〕和配重〔17〕。大、小两链轮轴〔11〕〔13〕上分别安装有大链轮〔7〕、小链轮〔6〕和可分别与传动齿轮〔8〕相对应配合的大小不同的离合齿轮〔9〕及齿座〔10〕。每个离合齿轮都可单独靠上对应的传动齿轮,也可与对应另一链轮轴上的离合齿轮同时靠上传动齿轮,以形成不同的传动比。辅助配重〔2〕由动链轮〔4〕、链条〔5〕和钢缆联接并由滑轮〔3〕张紧。离合器齿座〔10〕是固定的,当离合齿轮〔9〕靠上传动齿轮〔8〕时,即合上齿座并由齿座驱动,滑轮轴〔12〕外接动力成为主动轴。两链轮轴〔11〕〔13〕为从动变速轴。离合齿轮的驱动由电梯执行系统自动控制。节能原理与电梯工作情况离合齿轮〔9〕与传动齿轮〔8〕组成多组不同的传动比,传动时选用一组合适的传动比,即可使电梯箱〔1〕和配重〔17〕与辅助配重〔2〕各得到相应的运动速度,使电梯箱上升(下降)所需(释放)的位能与配重和辅助配重下降(上升)所释放(需)的能量进行交换并尽量接近相等,以减少电机作功。本技术有以下优点(1)、能耗低。由于辅助配重能与电梯箱交换位能,故能量浪费较少。(2)、提升力大。提升力主要取决于配重和辅助配重的重量,与电机功率关系不大。(3)、速度快。电机没有因电梯箱重量增加或位置上升而大量作功,故电梯容易高速运动。(4)、适应性广。电机功率小,可广泛用于220伏的民用电源。权利要求1.节能电梯,在滑轮轴上安装有滑轮,滑轮钢缆两端分别悬挂电梯箱和配重,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还有一个辅助配重通过动链轮、链条挂在大、小两链轮上,两链轮轴上都安装有几个不同大小的离合齿轮与滑轮轴上的几个大小不同的传动齿轮对应配合形成多组可离合的、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组。专利摘要一种节能电梯,在滑轮轴(12)和大、小两链轮轴(11)(13)上分别有滑轮(17)和大、小链轮(7)(6),滑轮上挂电梯箱(1)和配重(17),链轮上挂辅助配重(2),通过链轮轴(11)(13)上的离合齿轮(9)与滑轮轴(12)上的传动齿轮组成多组不同传动比,带动辅助配重以不同速度升降与电梯相交换位能,从而减少电梯作功实现节能。辅助配重能适应电梯箱重量变化,使电梯能耗低,提升力大,运动速度快,适应性广。文档编号B66B9/00GK2048853SQ8921234公开日1989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万西澄 申请人:万西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节能电梯,在滑轮轴[12]上安装有滑轮[14],滑轮钢缆[16]两端分别悬挂电梯箱[1]和配重[17],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还有一个辅助配重[2]通过动链轮[4]、链条[5]挂在大、小两链轮[7][6]上,两链轮轴[11][13]上都安装有几个不同大小的离合齿轮[9]与滑轮轴[12]上的几个大小不同的传动齿轮[8]对应配合形成多组可离合的、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西澄
申请(专利权)人:万西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