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件的弹性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998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件的弹性装配结构,包括基座、撑簧圈及接触件,所述撑簧圈套装在接触件的第一凸棱及第二凸棱之间,撑簧圈连同接触件插接在基座的接触件孔内,且接触件的第二凸棱与基座的凸台后沿触及、撑簧圈的凸筋后沿与基座的凸台前沿触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基座与接触件之间设置撑簧圈的结构,实现接触件与基座之间的弹性连接,即接触件与元器件或电路板的弹性连接,限定了接触件在基座接触件孔内的双向轴向位移,具有连接可靠、占用空间较小,接触件可独立维护、便于更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是一种接触件的弹性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连接器中接触件与基座的连接形式分为可拆卸式与不可拆卸式两种,可拆卸式接触件尾端与导线的连接多为压接式,不可拆卸式接触件尾端与导线的连接多为焊接式。对于焊接式而言,主要用于电流较小、发热较少的场合,否则过热效应容易导致焊锡融化,易引起虚焊、短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连接器发生个别接触件损坏的现象难于避免,一旦发生,焊接式产品只能采取整体更换连接器,不仅更换成本高,而且操作繁琐、更换时间长。由于压接式产品在高热场合使用时无锡焊融化导致虚焊、短路的风险,所以,可拆卸式接触件的连接器得以推广,为便于拆卸,除接触件与导线的连接为压接式外,还必须在接触件与基座之间设置弹性撑圈,弹性撑圈的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接触件与基座之间的电性能及连接器应用效果。现有技术的弹性撑圈以锁片的外翻或内翻形式分为外撑或内撑两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无论外撑或内撑结构,装配后只能单向制约接触件与基座之间的轴向位移,导致在震动环境下工作时,接触件与基座发生松动,或从基座内脱落,导致连接可靠性降低,此外,该结构还存在占用空间较大,无法适应接触件按型谱排列、且排列密集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接触件的弹性装配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基座与接触件之间设置撑簧圈的结构,实现接触件与基座之间的弹性连接,即接触件与元器件或电路板的弹性连接,限定了接触件在基座接触件孔内的双向轴向位移,具有连接可靠、占用空间较小,接触件可独立维护、便于更换的优点。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接触件的弹性装配结构,其特点包括基座、撑簧圈及接触件,所述基座上设有数个接触件孔,接触件孔内径向设有凸台,凸台两侧依次设有凸台前沿及凸台后沿,撑簧圈为圆筒状,其筒壁上沿轴向设有一道通槽、两道半通槽,筒状体位于半通槽的端口沿径向设有凸筋,凸筋的截面呈“八”字形,凸筋两侧依次设有凸筋前沿及凸筋后沿,接触件为一端设有插针、另一端设有导线焊杯的圆形杆件,其中部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凸棱及第二凸棱; 所述撑簧圈套装在接触件的第一凸棱及第二凸棱之间,撑簧圈连同接触件插接在基座的接触件孔内,且接触件的第二凸棱与基座的凸台后沿触及、撑簧圈的凸筋后沿与基座的凸台前沿触及; 所述的接触件孔内的凸台前沿及凸台后沿上均设有倒角;所述的接触件上第一凸棱与第二凸棱上均设有倒角。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基座与接触件之间设置撑簧圈的结构,实现接触件与基座之间的弹性连接,即接触件与元器件或电路板的弹性连接,限定了接触件在基座接触件孔内的双向轴向位移,具有连接可靠、占用空间较小,接触件可独立维护、便于更换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不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撑簧圈与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配中间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拆卸初始状态的不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拆卸中间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包括基座1、撑簧圈2及接触件3,所述基座1上设有数个接触件孔11,接触件孔11内径向设有凸台,凸台两侧依次设有凸台前沿12及凸台后沿13,撑簧圈2为圆筒状,其筒壁上沿轴向设有一道通槽21、两道半通槽22,筒状体位于半通槽22的端口沿径向设有凸筋,凸筋的截面呈“八”字形,凸筋两侧依次设有凸筋前沿23及凸筋后沿24,接触件3为一端设有插针31、另一端设有导线焊杯32的圆形杆件,其中部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凸棱33及第二凸棱34 ; 所述撑簧圈2套装在接触件3的第一凸棱33及第二凸棱34之间,撑簧圈2连同接触件3插接在基座1的接触件孔11内,且接触件3的第二凸棱34与基座1的凸台后沿13触及、撑簧圈2的凸筋后沿24与基座1的凸台前沿12触及; 所述的接触件孔11内的凸台前沿12及凸台后沿13上均设有倒角;所述的接触件3上第一凸棱33与第二凸棱34上均设有倒角。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过程: 参阅图1、图4、图5,首先将接触件3设有插针31的一端由撑簧圈2的筒体穿向设有凸筋的一端,并通过接触件3的第一凸棱33将撑簧圈2的通槽21沿径向撑开,第一凸棱33依次穿过撑簧圈2的凸筋后沿24及凸筋前沿23,使撑簧圈2完全落入接触件3的第一凸棱33与第二凸棱34之间; 其次,将撑簧圈2连同接触件3并使接触件3的插针31端插入基座1的接触件孔11内,此时,撑簧圈2的凸筋前沿23与基座1的凸台后沿13触及,在插接力的作用下,凸台后沿13的倒角挤压撑簧圈2的凸筋前沿23,迫使撑簧圈2的筒壁上的一道通槽21及两道半通槽22收缩,从而使撑簧圈2径向压缩并穿过基座1的接触件孔11的凸台内,直至撑簧圈2上的凸筋后沿24越过基座1的接触件孔11的凸台,撑簧圈2的径向压缩力被释放并回复变形,此时,接触件3的第二凸棱34与基座1的凸台后沿13触及、撑簧圈2的凸筋后沿24与基座1的凸台前沿12触及,接触件3与基座1的弹性装配完成; 本专利技术的拆卸过程: 参阅图1、图6、图7,本专利技术拆卸时需借助拆卸工具4,且拆卸工具4由套筒及顶杆构成,拆卸时,将拆卸工具4的套筒由接触件3设有插针31的一端穿入基座1的接触件孔11与插针31之间,使套筒的端头与撑簧圈2的凸筋前沿23触及,随拆卸工具4套筒的穿入,在穿入力的作用下,套筒的端头挤压撑簧圈2的凸筋前沿23,迫使撑簧圈2的筒壁上的一道通槽21及两道半通槽22收缩,从而使撑簧圈2径向压缩并穿入基座1接触件孔11的凸台内,此时,采用拆卸工具4的顶杆向接触件3的插针31施力,将撑簧圈2连同接触件3从基座1的接触件孔11内顶出,撑簧圈2、接触件3与基座1的拆卸完成,即可进行接触件的独立维护及更换。本专利技术的应用: 参阅图1、图2、图3,由于接触件3在基座1接触件孔11内的轴向位移被限定,在接触件3的导线焊杯32内焊接导线,将本专利技术接触件3的插针31插入对应元器件或电路板,即可实现本专利技术与元器件或电路板的弹性连接。为便于撑簧圈2与接触件3的装卸及撑簧圈2、接触件3与基座1装卸,本专利技术分别在接触件孔11内的凸台前沿12及凸台后沿13上均设有倒角,在接触件3上第一凸棱33与第二凸棱34上均设有倒角。【主权项】1.一种接触件的弹性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1)、撑簧圈(2)及接触件(3),所述基座(1)上设有数个接触件孔(11),接触件孔(11)内径向设有凸台,凸台两侧依次设有凸台前沿(12)及凸台后沿(13),撑簧圈(2)为圆筒状,其筒壁上沿轴向设有一道通槽(21)、两道半通槽(22),筒状体位于半通槽(22)的端口沿径向设有凸筋,凸筋的截面呈“八”字形,凸筋两侧依次设有凸筋前沿(23)及凸筋后沿(24),接触件(3)为一端设有插针(31)、另一端设有导线焊杯(32)的圆形杆件,其中部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凸棱(33)及第二凸棱(34); 所述撑簧圈(2)套装在接触件(3)的第一凸棱(33)及第二凸棱(34)之间,撑簧圈(2)连同接触件(3)插接在基座(1)的接触件孔(11)内,且接触件(3)的第二凸棱(34)与基座(1)的凸台后沿(13)触及、撑簧圈(2)的凸筋后沿(24)与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接触件的弹性装配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触件的弹性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1)、撑簧圈(2)及接触件(3),所述基座(1)上设有数个接触件孔(11),接触件孔(11)内径向设有凸台,凸台两侧依次设有凸台前沿(12)及凸台后沿(13),撑簧圈(2)为圆筒状,其筒壁上沿轴向设有一道通槽(21)、两道半通槽(22),筒状体位于半通槽(22)的端口沿径向设有凸筋,凸筋的截面呈“八”字形,凸筋两侧依次设有凸筋前沿(23)及凸筋后沿(24),接触件(3)为一端设有插针(31)、另一端设有导线焊杯(32)的圆形杆件,其中部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凸棱(33)及第二凸棱(34);所述撑簧圈(2)套装在接触件(3)的第一凸棱(33)及第二凸棱(34)之间,撑簧圈(2)连同接触件(3)插接在基座(1)的接触件孔(11)内,且接触件(3)的第二凸棱(34)与基座(1)的凸台后沿(13)触及、撑簧圈(2)的凸筋后沿(24)与基座(1)的凸台前沿(12)触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晶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