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827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架,其包括两列导轨、上梁、下梁以及轿底轮,该两列导轨分别装于轿厢两对侧,上梁设于轿厢的顶部,下梁设于轿厢底部,轿底轮安装于下梁上,且与两列导轨中心连线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轿底轮设置于下梁,且与两列导轨的中心连线重合,有效地将轿底轮隐藏于下梁内,不但减小轿厢架的整体高度尺寸,节省轿厢架占用井道的空间;而且使观光电梯及轿厢架的外形更为美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之轿厢架广泛适用于各种乘客电梯、观光梯、客货电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之轿厢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节省占用井道空间、外形美观的电梯轿厢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之轿厢式升降电梯,若为2∶1悬挂方式,通常在轿厢架上梁设置返绳轮,若在轿厢架下梁设置返绳轮,则与下梁及两列导轨的中心连线成一定角度或者平行。然而其轿底轮设置于下梁的下方并外露于下梁外,一方面会造成较大的轿厢架下部结构和轿厢整体尺寸,占用过多的井道空间;另一方面应用于观光梯时会影响到轿厢架及电梯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式轿底轮的电梯轿厢架,其可有效节省占用井道空间,也可使电梯之外形更为美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轿厢架,包括两列导轨、上梁、下梁以及轿底轮,该两列导轨分别装于轿厢两对侧,上梁设于轿厢的顶部,下梁设于轿厢底部,轿底轮安装于下梁上,且与两列导轨中心连线重合。 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轿底轮设置于下梁,且与两列导轨的中心连线重合,有效地将轿底轮隐藏于下梁内,不但减小轿厢架的整体高度尺寸,节省轿厢架占用井道的空间;而且使观光电梯及轿厢架的外形更为美观。本技术所提供之轿厢架广泛适用于各种乘客电梯、观光梯、客货电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立体示图; 图2为本技术于井道内之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2、导轨3、上梁 4、下梁 5、轿底轮 6、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由图可知,本技术包括用于在电梯升降井道导向的两列导轨1、2,该两列导轨1、2分别装于轿厢(图中未示出)两对侧,下梁4位于轿厢的底部,而上梁3位于轿厢的顶部,轿底轮5安装在下梁4上,且与两列导轨的中心连线6重合。曳引钢丝绳则绕过轿底轮5的底部。 本技术的重点在于通过将轿底轮设置于下梁,且与两列导轨的中心连线重合,有效地将轿底轮隐藏于下梁内,不但减小轿厢架的整体高度尺寸,节省轿厢架占用井道的空间;而且使观光电梯及轿厢架的外形更为美观。本技术所提供之轿厢架广泛适用于各种乘客电梯、观光梯、客货电梯。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一种电梯轿厢架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轿厢架,包括两列导轨、上梁、下梁以及轿底轮,该两列导轨分别装于轿厢两对侧,上梁设于轿厢的顶部,下梁设于轿厢底部,其特征在于轿底轮安装于下梁上,且与两列导轨中心连线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架,其包括两列导轨、上梁、下梁以及轿底轮,该两列导轨分别装于轿厢两对侧,上梁设于轿厢的顶部,下梁设于轿厢底部,轿底轮安装于下梁上,且与两列导轨中心连线重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轿底轮设置于下梁,且与两列导轨的中心连线重合,有效地将轿底轮隐藏于下梁内,不但减小轿厢架的整体高度尺寸,节省轿厢架占用井道的空间;而且使观光电梯及轿厢架的外形更为美观。本技术所提供之轿厢架广泛适用于各种乘客电梯、观光梯、客货电梯。文档编号B66B11/02GK201102846SQ200720056820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辛全忠 申请人:东莞市快意电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架,包括两列导轨、上梁、下梁以及轿底轮,该两列导轨分别装于轿厢两对侧,上梁设于轿厢的顶部,下梁设于轿厢底部,其特征在于:轿底轮安装于下梁上,且与两列导轨中心连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全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快意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