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校准电梯竖井中的导轨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2740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3:47
公开了一种用于校准电梯竖井中的导轨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500)包括定位单元(100)和校准单元(200)。所述定位单元在第二方向上跨电梯竖井(20)并且包括在每个端部处的能在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一附接设备(140,150)用于在电梯竖井(20)中支撑在相对壁结构(21)之上的定位单元(100)。所述校准单元(200)在第二方向上跨电梯竖井(20)而延伸并且由支撑部件(260,270)支撑在定位单元(100)的每个端部部分之上。校准单元(200)的每个端部部分在与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能相对于定位单元(100)个体地移动。所述校准单元(200)进一步包括在每个端部处的能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附接设备(240,250)用于在电梯竖井(20)中支撑在相对导轨(50)之上的校准单元(200)。所述第二附接设备(240,250)包括用于在导轨(50)上夹持的夹持设备(245,2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校准电梯竖井中的导轨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校准电梯竖井中的导轨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梯包括电梯轿厢、提升机械、绳索、以及配重。电梯轿厢支撑在由吊索或轿厢框架形成的传输框架上。传输框架围绕着电梯轿厢。提升机械包括通过传动轴连接的曳引轮、机械制动以及电机。所述电机用来旋转曳引轮且机械制动用来停止曳引轮的旋转。所述提升机械位于机器房中。所述提升机械在垂直延伸的电梯竖井中向上和向下地移动轿厢。传输框架以及由此还有电梯轿厢由绳索承载,其将电梯轿厢越过曳弓I轮而连接到配重。电梯轿厢的传输框架进一步由在电梯竖井的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导轨处的滑动设备来支撑。所述滑动设备可以包括当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上向上和向下运动时在导轨上滚动的辊子或者在导轨上滑动的滑靴。所述导轨通过支撑在电梯竖井的侧壁结构处的固接支架上的接合板来支撑。所述滑动设备与导轨的接合使得当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中向下和向下地运动时,使电梯轿厢在水平平面中保持原位。配重以相对应的方式被支撑在支撑于电梯竖井的壁结构上的导轨上。电梯轿厢在建筑物中的装卸台之间传送人和/或物品。电梯竖井可以形成为使得壁结构由坚实的墙壁来形成或者使得壁结构由开放的钢结构来形成。所述导轨由具有特定长度的导轨元件形成。在安装状态中,所述导轨元件在电梯竖井中一个接着另一个、端部到端部地连接。当对电梯导轨进行校准时,需要调整每个支架和与支架相关联的接合板,并且对导轨的平直度进行局部地测量。这种现有技术系统要求大量的手动调整工作并且其可能需要多次调整验证。校准的质量将取决于执行校准的机械师而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校准电梯的导轨的新颖的装置和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校准电梯竖井中的导轨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所陈述的。在由壁结构限定的垂直延伸的电梯竖井中,提升机械在第一方向上、向上和向下地移动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由支撑在电梯竖井中的壁结构上的导轨来引导。所述装置包括:定位单元,其在第二方向上跨电梯竖井而水平地延伸并且包括在定位单元的每个端部处能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附接设备,该第一附接设备用于在电梯竖井中支撑在相对壁结构上的定位单元,校准单元,其在第二方向上跨电梯竖井而延伸并且由支撑部件可移动地支撑在定位单元的每个端部部分上,并且包括在校准单元的每个端部处能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附接设备,该第二附接设备用于在电梯竖井中支撑在相对导轨之上的校准单元,用于在第二方向上移动附接设备的设备,以及用于在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相对于定位单元而单独地水平地移动每个支撑部件的设备,所述第二附接设备包括用于夹持在导轨上的夹持设备,由此相对的导轨可以相对于彼此并且相对于电梯竖井而被调整,使得相对的导轨在公共垂直平面中延伸,并且使得相对的导轨位于距离竖井的背部相同的距离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校准电梯竖井中的导轨的方法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0的特征部分中所陈述的。所述用于校准电梯竖井中的导轨的方法的特征在于下面步骤:利用下面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定位单元,其在第二方向上跨电梯竖井水平地延伸并且包括在定位单元的每个端部处能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附接设备,第一附接设备用于在电梯竖井中支撑在相对壁结构或其他支撑结构之上的定位单元,以及校准单元,其在第二方向上跨电梯竖井而延伸并且用支撑部件支撑在定位单元的每个端部部分上,使得校准单元的每个端部部分在与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能相对于定位单元单独地移动,并且包括在校准单元的每个端部处能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附接设备,第二附接设备用于在电梯竖井中支撑在相对导轨上的校准单元,所述第二附接设备包括用于夹持在导轨上的夹持设备,用于校准在电梯竖井中的相对导轨,由此所述校准单元用于相对于彼此而校准两个相对的导轨并且所述定位单元用于相对于电梯竖井而校准两个相对导轨。在导轨的校准期间,机械师通常在电梯竖井中在附接到传输框架的工作平台上向上和向下地移动。传输框架由连接到传输框架的提升设备来移动。当机械师在电梯竖井中的支撑支架位置之间移动时,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被支撑在传输框架上。机械师在每一个支撑支架位置处停止提升设备并且在所述支架位置处利用所述本专利技术装置来校准导轨。装置中的校准单元中的每个端部可以支撑在两个相对的导轨上。另一方面,定位单元中的每个端部可以被支撑在竖井中的相对的壁构造和/或分开的横梁和/或支架上。这使得针对导轨之间的方向(DBG)并且针对竖井背侧壁构造和前侧壁构造之间的方向(BTF)来校准两个相对的导轨。与现有技术的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将加快校准电梯导轨的过程步骤。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同样将消除了校准质量中的变化。校准的质量将较少地依赖于执行校准的人。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经过培训的机械师可以容易地进行高质量的校准。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用于校准新的安装中的导轨以及用于重新调整现有电梯中导轨的校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长度可以适配于不同尺度的电梯竖井。【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的优选的实施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示出了电梯的垂直截面;图2示出了电梯竖井的水平截面;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校准电梯中的导轨的装置的轴侧视图;图4示出了图3的装置的操作的第一阶段;图5示出了图3的装置的操作的第二阶段。【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电梯的垂直截面。所述电梯包括电梯轿厢10、提升机械40、绳索41、以及配重42。所述电梯轿厢10被支撑在围绕着电梯轿厢10的传输框架11上。提升机械40包括通过轴45连接的曳引轮43、机械制动46以及电机44。所述电机44用来旋转曳引轮43并且机械制动46用来停止曳引轮43的旋转。所述提升机械40位于机器房30中。所述提升机械40在垂直延伸的电梯竖井20中在第一方向S1上向上和向下地移动轿厢10。传输框架11以及由此电梯轿厢10由绳索41承载,绳索41将电梯轿厢10越过曳引轮43而连接到配重42。电梯轿厢10的传输框架11进一步利用在电梯竖井20的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导轨50处的滑动设备70来支撑。图中示出了在电梯轿厢10的相对侧处的两个导轨50。所述滑动设备70可以包括当电梯轿厢10在电梯竖井20中向上和向下运动时在导轨50上滚动的辊子或者在导轨50上滑动的滑靴。所述导轨50通过在固接支架60处的接合板而被支撑并且所述支撑支架60被附接到电梯竖井20中的侧壁结构21或其他支撑结构。图中仅示出了两个固接支架60,但是沿着每个导轨50的高度上存在若干个固接支架60。与导轨50接合的滑动设备70使得电梯轿厢10在其向上和向下地在电梯竖井20中运动时在水平平面中保持原位。配重42以相对应的方式被支撑在支撑于电梯竖井20的壁结构21上的导轨上。电梯轿厢10在建筑物中的装卸台之间传送人和/或物品。电梯竖井20可以形成为使得壁结构21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校准电梯竖井中的导轨的装置,升降机械(40)在由壁结构(21)限定的竖直延伸的电梯竖井(20)中在第一方向(S1)上向上和向下地移动电梯轿厢(10),所述电梯轿厢(10)由支撑在所述电梯竖井(20)中的壁结构(21)上的导轨(50)引导,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500)包括:定位单元(100),所述定位单元(100)在第二方向(S2)上跨所述电梯竖井(20)水平地延伸并且包括第一附接设备(140,150),所述第一附接设备(140,150)在所述定位单元(100)的每个端部处能在第二方向(S2)上移动,用于在所述电梯竖井(20)中支撑在相对的所述壁结构(21)或其他支撑结构上的所述定位单元(100),校准单元(200),所述校准单元(200)在第二方向(S2)上跨所述电梯竖井(20)延伸并且用支撑部件(260,270)支撑在所述定位单元(100)的每个端部部分上,以使得所述校准单元(200)的每个端部部分在与所述第二方向(S2)垂直的第三方向(S3)上能相对于所述定位单元(100)单独地移动,并且包括第二附接设备(240,250),所述第二附接设备(240,250)在所述校准单元(200)的每个端部处能在所述第二方向(S2)上移动,用于在所述电梯竖井(20)中支撑在相对导轨(50)上的所述校准单元(200),所述第二附接设备(240,250)包括用于夹持在导轨(50)上的夹持设备(245,255),由此利用所述装置(500),相对的导轨(50)能相对于彼此并且相对于所述电梯竖井(20)而被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瓦尔卡玛H·玛基南M·哈格A·默塔拉
申请(专利权)人:通力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