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架电梯的井道导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1994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背包架电梯的井道导轨结构,包括井道、轿厢、对重,轿厢和对重能够在井道内上下移动,对重设置于轿厢的一侧,井道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导轨支架和第二导轨支架,第一导轨支架朝向对重的一侧设有第一对重导轨,第二导轨支架朝向对重的一侧设有第二对重导轨,第一导轨支架背向对重的另外一侧设有第一轿厢导轨,第二导轨支架背向对重的另外一侧设有第二轿厢导轨,由于将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分别设置于导轨支架的两侧,可以使轿厢导轨与对重导轨的横截面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缩短,即缩短了对重与轿厢之间的距离,且没有增加同一个平面上,垂直于上述方向的井道的尺寸,使布局更为合理,空间利用达到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
,具体的说,涉及背包架电梯的井道导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梯结构,主要采用龙门架式的固定方式,即立柱、轿厢导轨及轿厢导轨安装支架均安装在轿厢的左右两侧的方式。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占用较大部分的建筑面积,随着不断涌现的别墅、私人住宅及老旧多层建筑需要安装电梯,其预留建筑面积较小,龙门架式电梯结构已不能满足当下市场的需求,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市场的需求,比龙门架式的电梯更为节省空间的背包架式电梯应运而生,授权公告号为CN202936065U,为:一种背包架式电梯的布置结构的技术专利,其将电梯轿厢的轿厢导轨、轿厢导轨安装支架及对重、对重导轨均设置于轿厢的一侧,且轿厢导轨与对重导轨均固定于导轨支架的一侧,与龙门架式的电梯相比,该种背包架式电梯大大节省了空间,减小了建筑面积的占用,然而对于对空间要求更为苛刻的老旧楼加装电梯及别墅用电梯则还是不够理想。因此,亟待提供一种背包架电梯的井道导轨结构方案,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背包架电梯的井道导轨结构,其布局更为合理,在现有背包架电梯的基础上更加节约空间,占用建筑面积更小,为微型电梯的开发提供了优化的井道导轨布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背包架电梯的井道导轨结构,包括井道、轿厢、对重,轿厢和对重能够在井道内上下移动,对重设置于轿厢的一侧,井道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导轨支架和第二导轨支架,第一导轨支架和第二导轨支架分别位于对重运动方向的两侧,第一导轨支架朝向对重的一侧设有第一对重导轨,第二导轨支架朝向对重的一侧设有第二对重导轨,对重能够沿第一对重导轨和第二对重导轨滑动,第一导轨支架背向对重的另外一侧设有第一轿厢导轨,第二导轨支架背向对重的另外一侧设有第二轿厢导轨,轿厢朝向对重延伸出第一轿厢支架和第二轿厢支架,第一轿厢支架设有第一导靴,第一导靴与第一轿厢导轨配合,并沿第一轿厢导轨滑动,第二轿厢支架设有第二导靴,第二导靴与第二轿厢导轨配合,并沿第二轿厢导轨滑动。进一步,第一导轨支架和第二导轨支架设置于靠近对重一侧的井道,第一导轨支架、第二导轨支架、第一轿厢支架、第二轿厢支架、第一轿厢导轨、第二轿厢导轨、第一导靴、第二导靴、对重均位于轿厢同一侧。进一步,第一轿厢支架和第二轿厢支架相对于对重对称设置。进一步,第一轿厢支架到第二轿厢支架的最大距离小于等于该方向上轿厢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第一导轨支架和第二导轨支架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第一对重导轨与第一轿厢导轨在导轨支架的长度方向上错开一段距离设置,第二对重导轨与第二轿厢导轨在导轨支架的长度方向上错开一段距离设置。进一步,第一导轨支架和第二导轨支架为槽型钢的导轨支架,槽型钢的开口端朝向对重的运动方向。进一步,第一轿厢支架、第二轿厢支架为槽型钢的轿厢支架,槽型钢的开口端朝向第一导靴和第二导靴。进一步,沿对重和轿厢的运动方向,设有若干个第一导轨支架和第二导轨支架,若干个第一导轨支架均固接于同一个第一对重导轨和第一轿厢导轨,若干个第二导轨支架均固接于同一个第二对重导轨和第二轿厢导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背包架电梯的井道导轨结构,包括井道、轿厢、对重,轿厢和对重能够在井道内上下移动,对重设置于轿厢的一侧,井道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导轨支架和第二导轨支架,第一导轨支架和第二导轨支架分别位于对重运动方向的两侧,第一导轨支架朝向对重的一侧设有第一对重导轨,第二导轨支架朝向对重的一侧设有第二对重导轨,对重能够沿第一对重导轨和第二对重导轨滑动,第一导轨支架背向对重的另外一侧设有第一轿厢导轨,第二导轨支架背向对重的另外一侧设有第二轿厢导轨,轿厢朝向对重延伸出第一轿厢支架和第二轿厢支架,第一轿厢支架设有第一导靴,第一导靴与第一轿厢导轨配合,并沿第一轿厢导轨滑动,第二轿厢支架设有第二导靴,第二导靴与第二轿厢导轨配合,并沿第二轿厢导轨滑动,上述结构的背包架电梯的井道导轨结构与现有技术的背包架电梯相比由于将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分别设置于导轨支架的两侧,可以使轿厢导轨与对重导轨的横截面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缩短,即缩短了对重与轿厢之间的距离,且没有增加同一个平面上,垂直于上述方向的井道的尺寸,使布局更为合理,空间利用达到最大化,在有限的建筑面积内可以尽量将轿厢空间做的更大,为微型电梯的开发提供了优化的井道导轨布局。【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背包架电梯的井道导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背包架电梯的井道导轨结构的立体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3中包括有:10--井道、11--第一导轨支架、12--第二导轨支架;20 轿厢、21 第一轿厢导轨、22 第二轿厢导轨、23 第一轿厢支架、231——第一导靴、24——第二轿厢支架、241——第二导靴;30——对重、31——第一对重导轨、32——第二对重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以钢架结构井道为例进行解释说明,但本申请的结构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井道结构,不仅仅局限于钢架结构井道,本技术所述的背包架电梯的井道导轨结构,包括井道10、轿厢20、对重30,轿厢20和对重30能够在井道10内上下移动,对重30设置于轿厢20的一侧,井道10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导轨支架11和第二导轨支架12,第一导轨支架11和第二导轨支架12分别位于对重30运动方向的两侧,第一导轨支架11朝向对重30的一侧设有第一对重导轨31,第二导轨支架12朝向对重30的一侧设有第二对重导轨32,对重30能够沿第一对重导轨31和第二对重导轨32滑动,第一导轨支架11背向对重30的另外一侧设有第一轿厢导轨21,第二导轨支架12背向对重30的另外一侧设有第二轿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背包架电梯的井道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轿厢、对重,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能够在所述井道内上下移动,所述对重设置于所述轿厢的一侧,所述井道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导轨支架和第二导轨支架,所述第一导轨支架和所述第二导轨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对重运动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导轨支架朝向对重的一侧设有第一对重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支架朝向对重的一侧设有第二对重导轨,所述对重能够沿所述第一对重导轨和所述第二对重导轨滑动,所述第一导轨支架背向对重的另外一侧设有第一轿厢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支架背向对重的另外一侧设有第二轿厢导轨,所述轿厢朝向所述对重延伸出第一轿厢支架和第二轿厢支架,所述第一轿厢支架设有第一导靴,所述第一导靴与所述第一轿厢导轨配合,并沿所述第一轿厢导轨滑动,所述第二轿厢支架设有第二导靴,所述第二导靴与所述第二轿厢导轨配合,并沿所述第二轿厢导轨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快科城建增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