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的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213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车厢的壁、天花板或地板结构,也涉及使用上述结构的电梯车厢。这种结构由板(1)构成,板(1)在一侧面上在相对两边缘具有方向不同于板面的边缘部分(3、4),相邻的板(1)通过在边缘部分(3、4)上形成的连接表面(5)相连接。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板(1)的其它侧面,即,与上述边缘部分相对的侧面用来构成电梯车厢的连续外表面(2),而且构成电梯车厢内表面的构件(6)连接于板(1)的边缘部分(3、4)。(*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限定的壁结构,以及在权利要求5的前序部分中限定的电梯车厢。电梯车厢装置由车厢本身及可能设置的用来支承电梯车厢的车厢框架构成。电梯车厢为电梯的使用者应提供足够的和安全的运行空间。在电梯车厢的设计中心必须考虑车厢在电梯竖筒中运行的特殊要求。目前,电梯车厢是通过垂直板面的回折将成形板相互连接而制成的。在面向车厢内部的侧面上,板结构具有基本光滑的表面,构成车厢内壁面的壁板或其它零件装在该光滑表面上。车厢的外壁由板及回折构成,回折从壁面向着电梯竖筒突起。构成车厢外壁的板面衬有隔音材料。电梯车厢的壁,天花板和地板结构必须承受运行中作用在车厢上的力。从电梯竖筒发出的噪音必须尽可能地隔开以保证良好的运行舒适性。由于由薄板构成的壁的单位质量低,这种壁只有一般的隔音能力,特别是在低频(f<500Hz)的情况下。与在每部电梯中使用的内部装修和技术有关的根据情况决定的特殊要求变化性很大,应该尽可能方便地满足这种要求。一般要求电梯车厢的壁的表面材料与建筑的内装修所用的材料在建筑学上是相容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梯车厢的壁结构,这种壁结构适用于车厢内装修的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案并满足对电梯车厢的要求。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壁结构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所述的那些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车厢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5的特征部分中所述的那些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推荐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各从属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中,面对电梯竖筒的车厢外表面基本是光滑的。由运行车厢产生的空气动力噪音无需专用的技术措施即很低。在那些可见车厢外壁的应用场合如玻璃竖筒中,电梯车厢的外侧面不需镶板。本专利技术的中空结构形成一种刚性的封闭弯曲形状。电梯车厢构成电梯可移动质量的一大部分,因此,设计车厢的目标是使其重量接近于牵引盘和钢绳摩擦所要求的下限。虽然其重量可由配重补偿,但增加配重是不经济的,并降低了电梯的机械效率。厢式结构易于充填隔音材料,并能对空气产生的噪音的隔音性,每单位面积重量和特征刚性作综合考虑,这一点要优于电梯车厢中使用的壁结构。与从前的公知技术方案不同,本专利技术的壁结构,即使在低频下也能有效地吸收噪音。电梯车厢的那些承受负载应变的零件一般是由冷轧钢板制成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在低频的情况下具有不好的隔音性能。构成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内表面的装饰板易于更换新板。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装饰板可转向壁结构的另一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使用对称的连接方法使壁构件能绕一垂向轴线转动。在建筑过程中使用时,装饰板也可以用临时装置安装。所选择的车厢内壁及连接于其上的装饰表面的材料,其热膨胀特性要相应。在厢式结构内可安装必要的电气、通风和照明设施。本专利技术的厢式结构,如修改材料厚度和形状高度以适应有关要求,也可适用于天花板和地板。现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图3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车厢;图4表示在壁构件和天花板之间的连接细节。图1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车厢的壁结构。该结构由相邻的板1构成,板1的边缘弯曲构成基本垂直于板1表面的回折3,所述回折相互抵靠放置。取决于应用场合。板1的外表面不一定是直的,如电梯具有弯曲的外表面,板1的外表面也可以具有弯曲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回折3也可是非矩形的。板的一侧或两侧进一步弯曲构成基本平行于在厢内壁的凸缘4,内壁构件6则连接在所述凸缘上。板1是金属制成的。构件6可以用木纤维板,热塑性材料,金属或其它适当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应适合对电梯材料的要求。根据建筑要求,重的装饰材料如石头,大理石,镜子等可以薄的,大板的形式安装在壁构件上。回折3构成邻近板通过焊接接缝或卷边接缝5固定在一起的边缘部分。这种边缘部分可以作为分开的零件制造,然后将其通过相应的接缝固定在板1的面对车厢内部的侧面上,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一块板取得技术优点就会丧失。内壁构件6通过胶或带8安装于凸缘4。构件6也可用螺钉,固定销12(图2)或某些其它类形的接合方式固定。内壁构件6涂有适于电梯车厢的装饰材料7如漆,胶粘的覆盖层或其它等同物。带有由弯曲边缘3和4构成的边缘部分的板1和内壁构件6构成一内有空腔10的厢式结构。在厢式结构内,面向电梯车厢的板面衬有防火的隔音材料9。如果需要,整个空腔10内也可以充填隔音材料。在这种壁结构中,构成外表面的所有板1在其边缘被弯成回折3和凸缘4。因此,在结构最外缘的回折33构成结构的侧缘。整个壁结构由封闭的厢构成,并具有刚性的弯曲型面。这种型面的金属横截面从形状的弯曲基准线远远移开。虽然在以上描述中,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称为壁结构,但是相应的结构也可以相同的方式用来生产地板或天花板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要相应地选取材料及材料的厚度。图2表示另一种结构及内壁构件的固定方式。相同的零件使用与图1相同的标号。内壁构件14是真空模制的带有适当弯曲的ABS或PC塑料板,构件上设有固定销12,固定销12可插入板1的凸缘4上的孔11中。隔音或密封条13放置在凸缘4和内壁构件14之间。图3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电梯车厢。图3a表示从门道侧看去的电梯车厢的A-A截面。图3b表示从下面看去的B-B截面。电梯车厢具有侧壁15和后壁16,这些壁使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第四壁由门道17,装在门道17内的门(未画),以及门侧壁28构成。侧壁15借助弯曲的角件18和矩形角件29安装在后壁16上。壁结构借助紧固件26(图4)连接于天花板9和地板20。地板和天花板也可采用厢式结构。侧壁和后壁由上壁板21,扶手22和下壁板23构成,所用的材料可以是任何适于电梯车厢的材料。部分壁面积由用于信号或其它装置的厢24构成。这个壁件的高度和宽度可以等于壁本身的高度和宽度,或者壁可以由若干相同或不同的部分所组成。当壁件设有在标准化部位的固定点时,则易于更换壁件。例如,上壁板可以是一面镜子。天花板的壁的厢式结构中的空间可以容纳电气,照明和通风设施以及所需的电线。部分天花板表面由照明器25构成。图4表示壁结构是如何固定在天花板上的。角形紧固件26在点31焊接于天花板构件30,使紧固件型面的一侧面27距天花板30隔开一个距离,在壁结构和天花板构件之间留下一安装槽34,其宽度等于壁结构15的厚度。地板以相同的方式设有一个可装配壁结构15的安装槽。通过垂向移动天花板构件可将壁结构安装到位。壁结构安装时可使其两侧露出。当在建筑工作中使用电梯时,车厢的壁面可以受到保护,只要将其转过来即可,无需另外的保护措施。上面借助推荐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这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可以改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并不超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权利要求1.电梯车厢的壁,天花板或地板结构,具有至少两块板(1),每块板在一侧面在至少相对的两边缘具有方向显著不同于板面方向的边缘部分(3、4),在所述结构中,相邻的板(1)通过在边缘部分(3、4)上形成的连接表面(5)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板(1)的其它侧面,即与边缘部分相对的侧面用来形成电梯车厢的一个连续外表面(2),而且形成电梯外表面的至少一个内壁构件(6)装配于板(1)的边缘部分(3、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边缘部分由基本垂直于板(1)表面方向的板的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梯车厢的壁,天花板或地板结构,具有至少两块板(1),每块板在一侧面在至少相对的两边缘具有方向显著不同于板面方向的边缘部分(3、4),在所述结构中,相邻的板(1)通过在边缘部分(3、4)上形成的连接表面(5)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板(1)的其它侧面,即与边缘部分相对的侧面用来形成电梯车厢的一个连续外表面(2),而且形成电梯外表面的至少一个内壁构件(6)装配于板(1)的边缘部分(3、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蒙麦基马蒂拉休雷蒙德
申请(专利权)人:科尼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