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门操作系统的活动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0189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在电梯系统中打开和关闭电梯轿厢门的直线感应电动机包括一个固定地连接在一个门吊架上的电动机初级和一固定地安装在电梯轿厢的顶架上的电动机次级。一次铰接接头将电动机次级的端部连接在顶架上。通过允许电动机次级相对于顶架的多维运动,使该铰接接头补偿电梯轿厢门的位置偏移和弯曲。(*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系统,特别是涉及用于由高性能的直线感应电动机驱动的电梯轿厢门的电梯系统。在传统的电梯系统中,电梯轿厢门被一个驱动机械组件的回转电动机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该机械组件一般包括一组运动部件如齿轮箱、一套驱动臂和杆件。现有电梯轿厢门的主要缺点是它们对位置偏移的敏感性使得它们需要经常调整,导致运行成本过高。同样,位置偏移也降低了系统的性能,例如门的开和关不能总是保持平稳和安静。直线电动机消除了机械杆件和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从而可能提供不同于传统门操作系统的选择。直线电动机一般包括电动机初级单元和电动机次级单元。然而,尽管在Ayers的美国专利第1,881,014号和Yoshino的美国专利第5,127,518号中已揭示了直线电动机,但很多问题的出现使得将直线电动机在门上的应用没有引起人们的兴趣。电梯轿厢上的直线电动机所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难于保持小的且恒定的电动机次级与电动机初级之间的运行间隙。由于电梯门有位置偏移和弯曲的倾向,使得保持这种恒定的间隙更加困难。由于直线电动机的一个部件通常与电梯轿厢门或其吊架连接,而直线电动机的其它的部件与电梯轿厢连接,所以当门弯曲或相对于电梯轿厢运动时,电动机各部件之间的间隙就发生变化。于1932年10月4日发表的Roser的名为"门操作系统"的美国专利1,881,016揭示了具有一个电动机初级和一个电动机次级的直线电动机。该专利描述了一个电动机次级与门之间的活动连接。虽然该连接允许二维的活动如电动机次级的一端在垂直方向相对于电梯轿厢门的有限的绕枢轴转动,但这种绕枢轴的转动仍不能补偿任何可能发生的门的弯曲运动。这样,如果Rose的结构被用于电梯轿厢门系统中,门的任何弯曲运动将危害直线运动的适当操作,因为直线电动机将不能与门的弯曲运动相一致。因此,为了将直线电动机用于电梯轿厢门,就需要一套机械来适应直线电动机与电梯轿厢门之间的灵活性和相对运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性能的直线电动机,用于在电梯系统中打开和关闭电梯轿厢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在使用直线感应电动机来打开和关闭电梯轿厢门的电梯系统中,补偿电梯轿厢门的位置偏移和弯曲。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用来在电梯系统中打开和关闭电梯轿厢门的直线电动机包括一个电动机初级,该电动机初级配置在门的吊架上并与其一起移动,还包括一个电动机次级,该电动机次级通过一组铰接接头与电梯轿厢的顶架连接。电动机次级沿门运行的长度方向延伸,而铰接接头将电动机次级的每个端部固定在电梯轿厢上。该铰接接头允许电动机次级有多维灵活度,以便补偿电梯门和连接在电梯轿厢门吊架上电动机初级的可能的位置偏移和弯曲。因此,尽管电梯轿厢门有位置偏移和弯曲,电动机次级和电动机初级之间将保持恒定的间隙。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点是铰接接头配置在各电动机次级的端部的中心,允许从电动机初级上施加到电动机次级上的推力集中而不对电动机次级产生力矩。前述的和另外一些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通过参考附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进行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由直线感应电动机驱动的电梯轿厢门的示意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图2是一个图1所示的直线感应电动机沿2-2线剖切的示意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图3是一个放大的、示意性的透视图,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由图2所示的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电动机次级,该电动机次级通过一个铰接接头与顶架连接;图4是一个分解的、剖切的、示意的透视图,显示了图3所示的电动机次级,该电动机次级通过铰接接头连接在顶架上;图5是一个沿图3中的5-5线剖切的、示意的、横截面侧视图,显示了电动机次级相对于顶架的运动;和图6是一个示意性的透视图,显示了由铰接接头连接起来的图3中的电动机次级的两个部分。参考图1,一个被悬吊在一对门吊架14上、用于打开和关闭一对电梯轿厢门12的电梯轿厢门操作系统10包括一对电动机初级16,该电动机初级固定地与一对门吊架相连,而电动机次级18与顶架24连接,该顶架固定于电梯轿厢的面板26(没有显示)上。参考图2,每一电动机初级16包括一个初级线圈28和一个由一组电动机间隔件32将其与初级线圈28隔离开的护铁30。初级线圈28包括一个初级铁芯部件34,线圈36绕在该铁芯上,初级表面38面对着护铁30。该护铁30包括一个铁板40,该铁板具有一个面对着初级线圈28的护铁表面42。在初级表面38和护铁表面42之间确定了磁路气隙。一组穿过护铁30和电动机间隔件32的螺栓48将每个电动机初级16固定地连接在门吊架14上。由于在打开和关闭电梯轿厢门12时电动机初级16运动,因而电动机次级18在电梯轿厢门运行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配置在护铁30和初级线圈28之间。如图3所示,电动机次级18包括一个基本是平的板件,该板件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56、58,该两个表面以在电动机次级18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顶部和底部纵向边缘60、62以及第一和第二垂直端64、66作为边界。一个次级导向件72放置在电动机次级18的每一纵向边缘60、62上。电动机次级18在两个端部64、66可移动地连接在顶架24上,并处于该支架的中心,如图1所示。电动机次级18由铰接接头76安装在顶架上,使该电动机次级可以移入和移出平面并可绕接头76转动,如图1和5所示。该铰接接头76还起拉线钉的作用,使护铁30在顶架24和电动机次级18之间运行。参考图4,该铰接接头组件76包括一个轴78,轴的一端固定在顶架24上。一个铰接球80安装在轴78上,如图5所示。一个安装架82包括一个中心开口84,并带有一个可与铰接球80配合的圆法兰86,还带有一组孔88,以便通过一组螺栓89将该铰接接头76固定在电动机次级18上。在电动机次级18中形成的一个开口90与安装支程82上的中心开口84对中,使轴78可以通过。螺栓92穿过轴78的中心,并与螺母94一起将铰接接头组件76固定在顶架24上和电动机次级18上。在此所显示的铰接接头76是标准型的,可以很方便地从各制造厂商包括从TriangleManufacturing Company of Oshkosh,Wisconsin那里得到。参考图5,该铰接接头76允许电动机次级18相对于顶架24运动。由于铰接球80安装在轴上,电动机次级18可以移进和移出由电动机次级18所确定的平面。由于安装支架82的圆法兰86与铰接球80相配合,与该安装支架24相连的电动机次级18可以绕这三个铰接接头转动。唯一限制的运动是在电动机次级所确定的平面内沿推力方向的水平运动。当门12打开和关闭时,铰接接头76使电动机与可能的位置偏移和冲击隔离开。如果门有位置偏移或受到冲击,这此位置偏移和冲击被传递到门的吊架14上,也传递到固定在门的吊架14上的电动机初级16上。当电动机初级16移入和移出平面或弯曲时,电动机次级18也绕铰接接头76运动,这样电动机初级16与电动机次级18之间的运行间隙保持恒定。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该铰接接头76配置在电动机次级18的端部64、66处的顶部纵向边缘60和底部纵向边缘62的中间,并使从电动机初级16施加给电动机次级的力集于中心而不会对电动机次级产生力矩。参考图6,本专利技术一个附加的好处是如果对于单独一个电动机次级来说门的行程太长,用中心铰接接头作为连接机构就可以采用一对电动机次级。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电梯系统中打开和关闭一个电梯轿厢门的电梯轿厢门操作系统,包括用来悬挂所述电梯轿厢门一个门吊架,所述门吊架是可移动地固定在连接于电梯门的顶架上,所述电梯轿厢门操作系统包括:一个固定地连接在所述门吊架上的电动机初级;一个在所述 电梯轿厢门的运行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电动机次级,所述电动机次级具有一个第一垂直端和一个第二垂直端以及一个顶部和底部纵向边缘,所述电动机次级与所述电动机初级相配合产生推力;和一组铰接接头,将所述电动机次级的每一垂直端连接在所述顶架上,以便允许 所述电动机次级相对于所述顶架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运动,从而补偿所述电梯轿厢门的位置偏移或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J特蕾西JA里韦拉
申请(专利权)人:奥蒂斯电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