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017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装置,其通过将曳引机分成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并将上述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分别分开设置,来缩小井道内的设置空间,并使得制动装置的维修检查作业变得容易。将曳引机分成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将分离出的驱动装置安装在上部反绳轮(5)上,该上部反绳轮(5)安装在井道的顶部固定部(4)上,并且,将分离出的制动装置安装在轿厢侧吊轮(6)和对重侧吊轮(7)的至少一方上,或者安装在轿厢侧吊轮(6)和对重侧吊轮(7)双方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其构成为使曳引机分成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分离出的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分别设置在井道内。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梯装置的曳引机,具有在一起的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与曳引机同轴地并列排列,并且制动装置配置在驱动装置的外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还有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下部的电梯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另外,还有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顶部的电梯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01/042121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28995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2593288号公报在现有的电梯的曳引机中,具有排列成与曳引机同轴的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并且制动装置位于驱动装置的外侧,因此,轴向长度变大。另外,由于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下部,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反绳轮等井道设备或绳索的使用量增多,井道在平面上的空间增大,因而有成本升高的趋势。另外,在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顶部的情况下,作业人员需要登到轿厢上来进行制动装置的维修检查作业,因而维修检查作业很困难,同时,必须采取用于防止作业人员因不可预料的轿厢上升而导致头撞到井道的顶棚上的保护对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通过将曳引机分成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并将该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分别分开设置,来缩小井道的设置空间,并使制动装置的维修检查作业变得容易。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将曳引机分成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并且将分离出的驱动装置安装在上部反绳轮上,上述上部反绳轮安装于井道的顶部固定部,并且,将分离出的制动装置安装在轿厢侧吊轮和对重侧吊轮的至少一方上。另外,将曳引机分成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将分离出的驱动装置安装在上部反绳轮上,上述上部反绳轮安装于井道的顶部固定部,并且,将分离出的制动装置安装在轿厢侧吊轮和对重侧吊轮双方上。另外,安装有驱动装置的上部反绳轮包括旋转体;主轴,其一体地设于该旋转体的中央部;基体,其上可旋转地枢轴安装有该主轴和旋转体;绳轮,其设于旋转体的外周部;转子,其设置于旋转体的外周部的内侧面;定子,其与转子对置地配置在基体的外周部,主轴、绳轮、转子和定子在轴向上配置在大致同一直线上。另外,安装有制动装置的吊轮包括旋转体;主轴,其一体地设于该旋转体的中央部;基体,其上可旋转地枢轴安装有该主轴和旋转体;绳轮,其设于旋转体的外周部;制动面,其设置于旋转体的外周部的内侧面;制动器,其配置在基体的外周部;制动件,其与上述旋转体的制动面对置地配置在该制动器的外侧,通过制动器的施力而被压靠在制动面上,主轴、绳轮、制动面、制动器和制动件在轴向上配置在大致同一直线上。另外,安装有制动装置的吊轮包括主轴;绳轮,其可旋转地枢轴安装在该主轴上;制动器,其配置在从外侧与卷绕在该绳轮上的主绳索对置的位置上;制动件,其配置在该制动器的内侧,通过制动器的施力而被压靠在主绳索上,主轴、绳轮、制动器和制动件在轴向上配置在大致同一直线上。另外,安装有制动装置的吊轮包括旋转体;主轴,其一体地设于该旋转体的中央部;基体,其上可旋转地枢轴安装有该主轴和旋转体;绳轮,其设于旋转体的外周部,并且卷绕有主绳索;制动面,其设置在旋转体的外周部的内侧面;第一制动器,其配置在基体的外周部;第一制动件,其与旋转体的制动面对置地配置在该第一制动器的外侧,通过第一制动器的施力而被压靠在制动面上;第二制动器,其配置在基体的比外周部更靠外侧的最外侧部的内侧面上;第二制动件,其配置在从外侧与主绳索对置的位置上,上述主绳索在该第二制动器的内侧卷绕在绳轮上,该第二制动件通过第二制动器的施力而被压靠在主绳索上,主轴、绳轮、制动面、第一制动器、第一制动件、第二制动器和第二制动件在轴向上配置在大致同一直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中,由于构成为将曳引机分成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并将分离出的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分别设置在井道内,因此,可以缩小井道内的设置空间。另外,由于将分离出的制动装置安装在轿厢侧吊轮和对重侧吊轮的至少一方上或者双方上,因此可以使制动装置的维修检查作业变得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整体的概念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安装有曳引机的驱动装置的上部反绳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安装有曳引机的第一制动装置的轿厢侧吊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安装有曳引机的第二制动装置的对重侧吊轮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将安装有图4所示的第二制动装置的对重侧吊轮安装在对重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电梯装置的安装有曳引机的第一制动装置和第二制动装置的轿厢侧吊轮的剖视图。标号说明 1轿厢;2对重;2a对重架;2b柱;3主绳索;4井道的顶部固定部;5安装有驱动装置的上部反绳轮;6安装有制动装置的轿厢侧吊轮;7安装有制动装置的对重侧吊轮;9旋转体;10、27主轴;11、28轴承;12基体;13、29绳轮;14转子;15定子;16编码器;17安装用板簧;18基部;19制动面;10第一制动器;21第一制动件;25第二制动器;26第二制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以2∶1绕绳方式的电梯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整体的概念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安装有曳引机的驱动装置的上部反绳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安装有曳引机的第一制动装置的轿厢侧吊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安装有曳引机的第二制动装置的对重侧吊轮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将安装有图4所示的第二制动装置的对重侧吊轮安装在对重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在图1中,2∶1绕绳方式的电梯装置,以电梯的轿厢1和对重2可以通过主绳索3升降的方式设置于井道内。在井道的顶部固定部4上,安装固定有安装了曳引机的驱动装置的上部反绳轮5。在轿厢1的下部,设置有安装了曳引机的第一制动装置的轿厢侧吊轮6。在对重2的上部,设置有安装了曳引机的第二制动装置的对重侧吊轮7。主绳索3的一端固定在井道的顶部固定部4上并且下垂,在卷绕在轿厢侧吊轮6上之后,朝上折返,在卷绕在固定于井道的顶部固定部4的上部反绳轮5上之后,再次朝下折返并下垂,在卷绕在对重侧吊轮7上之后,朝上折返,该主绳索3的另一端固定在井道的顶部固定部4上。在该实施例1中,在轿厢侧吊轮6和对重侧吊轮7上安装有制动装置,将用于进行通常的静止保持的制动装置安装在例如轿厢侧吊轮6上,另外,在需要紧急用制动装置的情况下,安装在例如对重侧吊轮7上,但是,在不需要紧急用制动装置的情况下,通常的制动装置可以安装在轿厢侧吊轮6和对重侧吊轮7的任一方上。图2是表示安装有曳引机的驱动装置的上部反绳轮的结构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该上部反绳轮5包括旋转体9;主轴10,其一体地设于该旋转体9的中央部;基体12,其上通过轴承11可旋转地枢轴安装有旋转体9和主轴10;绳轮13,其设置于旋转体9的外周部的外侧面,并卷绕有主绳索3;转子14,其固定在旋转体9的外周部的内侧面;定子15,其配置在基体12的外周部,并设于与转子14对置的位置上,并且用作驱动源;编码器16,其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曳引机分成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将分离出的上述驱动装置安装在上部反绳轮上,上述上部反绳轮安装于井道的顶部固定部,并且,将分离出的上述制动装置安装在轿厢侧吊轮和对重侧吊轮的至少一方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和且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