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的轿厢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468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轿厢壁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轿厢壁(10),在第一轿厢壁的外侧面(11)上设置至少一具有第一凸缘(13)的第一连接件(12),该凸缘凸出超过第一轿厢壁的第一端面,并从外侧以一连接角形成角度,该连接角度的角度大于180°小于360°。其进一步还包括第二轿厢壁(20),在第二轿厢壁的外侧面(21)上设置至少一具有第二凸缘(23)的第二连接件(22),该凸缘凸出超过第二轿厢壁的第二端面24。第二凸缘(23)从第二轿厢壁的外侧面(21)以同样的连接角α转向,因此在安装状态第一凸缘(13)靠在第二轿厢壁的外侧面21上且第二凸缘23靠在第一轿厢壁的外侧面11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l序言中所述电梯轿厢的轿厢壁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轿厢,尤其是载客电梯,包括几个基本垂直的轿厢壁,轿厢壁彼 此间邻近布置,这样限制了内部空间。 一直以来,在建造建筑物期间,电 梯通道有时在一定程度上已事先建好,以至完整的电梯轿厢不能整体地被 插入电梯通道内,电梯轿厢必须随后在电梯通道内由单独的部件组装而 成。为了这个目的,单独的轿厢壁应尽可能容易地从内部相互组装。为便 于维修、替换损坏的轿厢壁,或者替换整个电梯轿厢,例如在进行改装时, 单独的轿厢壁也应该很容易被再次拆卸。为了这个目的,US5842545和US6082501分别提出在金属薄板制的轿厢 壁中,在轿厢壁垂直端面上形成一向内成角度的钩状凸缘,它与相邻轿厢 壁的邻接的垂直端面形成的一向外成角度的钩状凸缘相配合。该向外成角 度的凸缘凸出超过轿厢壁外侧面,不利地增大了电梯轿厢整个外部尺寸。 此外,凸出的凸缘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压力影响,该压力能够损坏凸缘的 结合并因此或者使轿厢壁的结合松散,或相反地,使凸缘同时被弯曲且不 能被释放。US4357993和DE2453196A可选择地示出了一电梯轿厢,从第一轿厢壁 的端面上方凸出的凸缘从上方与相邻轿厢壁的垂直凹槽或与从相邻轿厢 壁端面上方凸出的凸缘上的凹槽接合。于此,同样地,凸缘的凸起不利地 增加了电梯轿厢的整体尺寸且容易损坏。US3632146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其具有如其权利要求l序言中所述的 轿厢壁装置,它的第一轿厢壁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凸缘,其凸出超过该轿 厢壁第一端面,并从外侧成27(T角。设置在相邻轿厢壁外侧面的是第二凸缘,其平行地向外凸出超过第二轿厢壁且垂直地从下方与第一凸缘的凹 槽接合。在该装置中,同样的,两凸缘都凸出超过轿厢壁外侧面,这种方 式不利地增加了电梯轿厢的外部尺寸且容易从外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制造一用于电梯轿厢的轿厢壁装置,在安装状态 中,只略微或者根本不会增加电梯轿厢的外部尺寸。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l序言所述并由其特征进一步限定的轿厢壁 装置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轿厢的轿厢壁装置包括第一轿厢壁、在轿厢壁与轿 厢内部相对的外侧面上设置至少一具有第一凸缘的第一连接件,第一凸缘凸出超过第一轿厢壁的第一端面且从外侧以大于180。小于360°的连接 角成一角度。该凸缘因此具有相对第一轿厢壁的垂直面形成的大于O。小 于180°的内角,且朝向轿厢的内部成一角度。在电梯轿厢为矩形的情况 下,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角,例如,基本为270° ,与相对垂直面形 成的90°的内角相应。例如,在电梯轿厢为六边形或八边形的情况下,根 据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角相应地分别大约为240。或225°等等。可采用的 轿厢壁地板平面的总数是不限定的,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角对应于第 一轿厢壁的外侧面和相邻的第二轿厢壁之间的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轿厢的轿厢壁装置还包括第二轿厢壁、在轿厢壁的 与轿厢内部相对的外侧面上设置至少一具有第二凸缘的第二连接件,第二 凸缘凸出超过第二轿厢壁的第二端面,从第二轿厢壁的外侧面以同样的连 接角转向。因此,在安装状态,第一凸缘靠在第二轿厢壁的外侧面上,能够设置 在相对较低位置的第二凸缘靠在第一轿厢壁的外侧面上。因而,在根据本 专利技术所述的轿厢壁装置中,凸缘仅稍微或者根本不凸出超过外侧面,因此 电梯轿厢的外部尺寸基本上是由外侧面自身来确定的。此外,支撑在外侧 面上的凸缘也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免受机械损坏。权利要求所述的轿厢壁装置能够容易地从内部安装将第二轿厢壁在 其垂直位置上安装好之后,具有第一端面的第一轿厢壁被靠置于第二轿厢壁的第二端面上,然后绕其垂直边转动,由此,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包住 各自相对的另一轿厢壁的外侧面,因而通过有效的接合使两轿厢壁相互对 靠着被固定。也可以相反的顺序拆卸轿厢壁。不言而喻,此外在相反的顺 序中,可将第一轿厢壁安装在其垂直位置上,然后将第二轿厢壁与之对靠 地放置。靠着第一和/或第二轿厢壁的自由端面,可将另外的轿厢壁用同样的 方法固定,因此,整个电梯轿厢的轿厢壁能够容易地从内部安装或拆卸。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角接件形式的第一连接件包含第一凸缘和 第三凸缘,第三凸缘围绕连接截面弯曲,相对于第一凸缘固定,并用如下 方式固定在第一轿厢壁的外侧面上,其中,在安装状态,它的下端面接触 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凸缘的上端面。第三凸缘可释放地连接在外侧面,例如 通过螺丝或可插拔的连接件,或不可释放地,例如通过胶接或焊接的方式 连接。尤其,外侧面和第三凸缘也可以整体制作,例如作为成型件。第二凸缘的上端面,在安装状态,靠在第一轿厢壁的外侧面上并接触 固定在该外侧面的第三凸缘的下端面,轿厢壁通过第一和第二凸缘在水平 方向上的有效接合而被固定,所述第一和第二凸缘在每个实施例中都相互 包住各自相对的另一外侧面,并通过从上方支撑在第二凸缘上的第三凸缘 另外产生垂直方向上的有效接合固定,因此可防止第二轿厢壁在向上方向 上移动或者第一轿厢壁在向下的方向上移动。在本专利技术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更为有益的改进方案中,第三凸缘的下端 面和第二凸缘的上端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安装过程 中,第一轿厢壁以使其端面略高于第二轿厢壁的方式放置,并绕其端面转 动,直到第一和第二凸缘支撑在各自的外侧面,然后将第一轿厢壁沿向下 的方向下放。完成这些工作后,第二凸缘和第三凸缘的倾斜端面相对滑动 并将第一轿厢壁定位在距第二轿厢壁理想的水平距离处。在安装位置,包住的第一凸缘防止了第一轿厢壁远离第二轿厢壁的水 平移动,第二和第三凸缘的接触端面防止了第一轿厢壁向着第二轿厢壁的 水平移动。这是因为这些端面能够相对滑动且迫使第一轿厢壁垂直向上移 动。但是,首先,这样的偏移作用于第一轿厢壁的自身重量。其次,轿顶 和轿厢地板能够更为有利地,例如通过连杆,在垂直方向上相互拉紧且将 轿厢壁装置包围在它们之间,这样,由于倾斜的端面,尤其是轿顶也防止 了第一轿厢壁的垂直偏移,以及进而防止了相对于第二轿厢壁的水平移 动。因此更优选地第二凸缘沿其远离第二轿厢壁的垂直端面逐渐变窄,也 就是说,该倾斜面沿第一轿厢壁的方向向下延伸。在本专利技术另外的优选实施例中,同样具有以上描述实施例的具体特 征,角接件形式的第二连接件包含第二和第四凸缘,第四凸缘连接第二凸 缘且用如下方式固定在第二轿厢壁的外侧面,其中,在安装状态,它的上 端面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凸缘的下端面相接触。与第三凸缘同样的,第四 凸缘也能可释放地连接外侧面,例如通过螺丝或插塞接头,或不可释放地, 例如通过胶接或焊接的方式连接。尤其是,外侧面和第四凸缘也可以整体 制作,例如作为成型件。本实施例可带来和上述优选实施例同样的优点。第一凸缘的上端面在 安装状态靠在第二轿厢壁的外侧面上,并与固定在该外侧面上的第四凸缘 的上端面相接触,借助所述第一凸缘的上端面,轿厢壁通过第一和第二凸 缘在水平方向上的有效接合被固定,额外地也借助从上方靠在第四凸缘上 的第一凸缘产生垂直方向上的有效接合固定,从而防止了第二轿厢壁在向 上的方向上的移动或者第一轿厢壁在向下方向上的移动。在本专利技术以上描述的优选实施例的更有利的改进方案中,第一凸缘的 下端面和第四凸缘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的轿厢壁装置,该轿厢壁装置包括第一轿厢壁(10),在该轿厢壁与轿厢内部相对的外侧面(11)上设置至少一具有第一凸缘(13)的第一连接件(12),第一凸缘凸出超过第一轿厢壁的第一端面(14),且从外侧以连接角(α)形成角度 ,该连接角角度大于180°小于360°;第二轿厢壁(20),在该轿厢壁与轿厢内部相对的外侧面(21)上设置至少一具有第二凸缘(23)的第二连接件(22),第二凸缘凸出超过第二轿厢壁的第二端面(24);其特征在于:第二凸缘(2 3)以相同的连接角(α)与第二轿厢壁的外侧面(21)形成角度,因此在安装状态,第一凸缘(13)靠在第二轿厢壁的外侧面(21)上,且第二凸缘(23)靠在第一轿厢壁的外侧面(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德尼斯西茨勒
申请(专利权)人: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