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一同时致动所有侧边的手柄折叠的电梯轿厢顶部扶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416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铰接在轿厢顶部(3)的支撑框架(5)上的折叠侧边(13)的电梯轿厢顶部扶栏(1),其包含:能如手风琴般向内折叠成至少两个部分的两侧边(13),其垂直于电梯井道的平台门开口(9)并且铰接在所述支撑框架(5)的底部,与每个所述折叠侧边(13)的后上端连接的上后侧杆(17),长度大约等于电梯轿厢的深度且铰接在或靠近在所述支撑框架(5)的后中间部分上的致动手柄(19),其垂直于井道的所述平台门开口(9),其中所述手柄(19)至少通过铰接在中间平面内的杆(35)与上后侧杆(17)连接,并且具有末端球窝关节的侧杆连接在每个折叠侧边(13)的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9)可从一个较低的,基本水平的扶栏折叠位置穿过平台门开口(9)提升到一个锁定的基本垂直的上部位置,同时拉拽两个折叠侧边(13),使它们垂直直立,并形成具有实施锁定的上侧杆(17)和所述侧边(13)上的后部连接杆(35,39)以形成扶栏的第三后侧边,且相反的,可以从上部位置降低到较低位置,其中移动手柄(19)导致同时折叠扶栏的两个折叠侧边(13),并由此收缩扶栏自身在轿厢顶部(3)形成一个很小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的顶部扶栏,其可用一同时致动所有侧边的手柄 直立和折叠。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电梯轿厢顶部扶栏通常通过站立在轿厢顶部的操作者一边接一 边的直立和折叠,由此当操作者折叠扶栏侧边时他没有受到保护以防止从轿厢 顶部跌落。此外,在宽度小于900mm的窄轿厢中,扶栏的折叠侧边,其具有的设定 高度小于或等于轿厢的宽度,当直立来阻止跌落时没有提供足够的高度,除非 他们在轿厢顶部J:保持倾斜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其不能很或完全兼容所有现代 的冶讲道顶部具有较小空间的电梯。此外,当操作者在轿厢顶部从事较少的工作时,如果他能接近轿厢顶部, 他可能试着不直立扶栏,这是一种危险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这些缺点,并提供一种具有铰接在轿厢顶部的支撑 框架上的折叠侧边的电梯轿厢顶部扶栏,其包括能如手风琴般向内折叠成至少两个部分的两侧边,其垂直于电梯井道的平 台门开口并且铰接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与齡所述折叠侦U边的后上端连接的上后侧杆,长度大约等于电梯轿厢的深度且铰接在或g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后中间部 分上的致动手柄,其垂直于井道的所述平台门开口,其中所述手柄至少通过铰 接在中间平面内的杆与上后侧杆连接,并且通过具有末端球窝关节的侧杆连接 在旨折叠侧边的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可从一个较低的,基本水平的扶栏折叠位置穿过平 台门开口提升到一个锁定的基本垂直的上部位置,同时拉拽两个折叠侧边,使 它们垂直直立,并形成具有实施锁定的上侧杆和所述侧边上的后部连接杆的在扶栏的第三后侧边,且相反的,可以从上部位置降低到较低位置,其中移动手 柄导致同时折叠扶栏的两个折叠侧边,并由此收缩扶栏自身在轿厢顶部形成一 个很小的高度。旨折叠侧边tt^地包括两个相互铰接且具有相同高度的侧部,其在折叠 时端部和端部相互重叠。当然,因为侧边如手风琴般折叠,它们能包含超过两 个部分,例如,包含四个具有展开侧边1/4高度的部分。这种布置的结果,由此限定的扶栏,当操作者站在平台口时在一个操作中 就能容易和快速的展开,ffi51首先提升手柄到锁定至后上侧杆的垂直位置,在 该位置扶tm立,M同时展开折叠侧边和后侧边来形成跌落保护,且相反的, 在第二步中,将手柄从它的垂直位置释放到一个较低的折叠位置,操作者返回 平台口然后到达平台,并折叠扶栏。折叠侧边部分最好通过当折叠时允许一部分在折叠时收縮在另一部分上的 侧面铰链相互铰接,且通过内部压力可以得到展开位置,可利用远离铰接轴线 的支座或调整螺钉。支撑框架可以省去且由直接附加在轿厢顶部的附属元f牛替代。扶栏的高度必须符合这种装置有效的安全标准和规定,意味着它侧边高于轿厢顶部的高度至少应为700至llOOmm,且由此侧边加上支撑框架或附属元 件皿轿厢顶部的高度至少要等于这个必需的高度。当然,扶栏具有包括驱动手柄的对称的中间平面,其中对称性平衡了侧面 展开力。支撑框架或附加在轿厢顶部的元件最好位于给定的高度,在水平方向,超 过轿厢顶部,所述高度相对低例如100至250mm,且连接它们的上面部分的 折叠侧边此时具有更低的直立高度1100-250=850mm,折叠的一半侧边高度为 425mm,允许装配电梯轿厢窄于900mm而不用在扶栏压缩时倾斜折叠侧边。同样的,每个折叠侧边的下侧部能沿着对应于支撑框架或附加元件皿电 梯轿厢顶部的高度的下部折叠向内转动例如一直角,由此当扶栏折叠时,该下 侧部归入支撑框架或附加元fKf一个小的高度,或直接覆盖支撑框架或附加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说特征,所述连接后上侧杆的杆可以由两根平行于 中间平面且在该处等距间隔的杆所替换,将致动手柄连接到后上侧杆且由此在扶栏延伸时保持后侧杆水平位置的稳定。具有末端球窝关节的铰接侧杆优选地安装为在折叠后可伸縮一个给定的距 离,和平行杆一起连接到同一个滑动安装在手柄本体上折叠位置上面的铰接支 撑部分,其中滑动运动导致手柄在用于在电梯轿厢顶部水平位置进行展开的致 动后移动。此外,扶栏的展开可以借助于大概布置在折叠侧边铰链的水平面上的气压 致动器,其减少了操作者展开扶栏所使用的力而不阻碍它的折叠。当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如上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扶栏的电梯轿厢。 附图说明下面ffiil参考以下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展开位置的电梯轿厢顶部扶栏的透视示意亂图2是图1所示扶栏的顶视图;图3是折叠的扶栏的顶视图;图4是展开的扶栏的后侧视图;图5是折叠的扶栏的后侦鹏亂图6是正在折叠的该扶栏的后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并特别参考附图]、2、 4禾n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 扶栏1呈现在轿厢顶部3上。该扶栏1安装在连接在轿厢顶部3的合适支撑框 架5上,并且该框架5例如由具有U型剖面的两个相对的型梁7制成,每个梁 沿轿厢顶部3的深度边缘延伸,并垂直于电梯井道的平台门开口 9,和一较低 杆11位于框架5的后侧,其和每个梁7的较低后端部相连。该扶栏1主要包括由两部件15构成的折叠侧边13,每,接在支撑框架 的所述梁7上, 一个连接在每个所述折叠侧边13的后上端部的后侧杆17, 一 用来展开扶栏的铰接在支撑框架的后侧部11的致动手柄19,和一扶栏展开辅 助装置21。由两个部件构成的两个折叠侧边13限定相对于平台门开口 9的扶栏的侧 面部分。这些侧边每个包括具有相同高度(例如450mm)的两个金属管状框 架15,其互相铰接且向内压缩(以手风蜀犬),行折叠。这些是矩形,展开 的总宽度或高度等于900mm (2X450mm)并且长度基本上等于轿厢的深度。管状框架15每个在它们表面上支撑一透明的聚碳酸酯板(且或者一栅格)来封闭扶栏。它们配有一占据它们前部一个小的长度的矩形开口25,所述开口允 许打开一个前面的空间以从平台幵口在折叠位置能接触到致动手柄19的握持 部分27。该较低框架或半侧部15 M其两个侧立柱铰接在支撑框架的梁7边 缘的上边缘且因此位于超出轿厢顶部相同的高度,例如200mm。它的侧立柱 以直角向支撑框架内展开,第一段29具有一个稍短于梁7的高度的长度且第 二段3]具有和相应的半侧部15相同的高度,例如450mm。这种布置允许在 压缩时使第一段29进入梁7内,且由此从顶部提升扶栏而不需要增加半侧边 的高度。本实例的扶栏高度是支撑梁7的高度以及半侧部15的和,艮P, 200+450+450=11 OOmm ,这是根据扶栏超过电梯轿厢顶部上高度的标准和规定 所需的值。这些半侧部15沿着铰链33的外轴线且邻近垂直位置相互铰接,伏选的用 可调整螺钉32铰接。后侧杆]7形成扶栏后侧的上部或扶手。该杆借助于两根平行于其上铰接 平而或扶栏的中间平面P的杆35与致动手柄19连接,每个杆基本上被铰接在 手柄19屮间部分的各--侧,艮与杆]7铰接。这些杆35可在侧面收缩之后伸 缩,以在展开扶栏的驱动动作之后水平降低手柄19。后侧杆17从一个扶栏收 缩时手柄19降低的劍氏的位置(图5)到一个手柄19提升且锁定在垂直位置 (图4)的上部位置在高度、水平上可移动,。该手柄19,大约和轿厢深度一样长,包含一具有握持把手27和用于在它 的前端或上端连接后侧杆17的吊钩37的简单管状杆,其中手柄在它的后(较 低)端和位于支撑框架的后侦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铰接在轿厢顶部(3)的支撑框架(5)上的折叠侧边(13)的电梯轿厢顶部扶栏(1),其包含:    能如手风琴般向内折叠成至少两个部分(15)的两侧边(13),其垂直于电梯井道的平台门开口(9)并且铰接在所述支撑框架(5)的底部,    与每个所述折叠侧边(13)的后上端连接的上后侧杆(17),    长度大约等于电梯轿厢的深度且铰接在或靠近在所述支撑框架(5)的后中间部分上的致动手柄(19),其垂直于井道的所述平台门开口(9),其中所述手柄(19)至少通过铰接在中间平面内的杆(35)与上后侧杆(17)连接,以及具有末端球窝关节的侧杆连接在每个折叠侧边(13)的后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9)可从一个较低的,基本水平的扶栏折叠位置穿过平台门开口(9)提升到一个锁定的基本垂直的上部位置,同时拉拽两个折叠侧边(13),使它们垂直直立,并形成具有实施锁定的上侧杆(17)和所述侧边(13)上的后部连接杆(35,39)以形成扶栏的第三后侧边,且相反的,可以从上部位置降低到较低位置,其中移动手柄(19)导致同时折叠扶栏的两个折叠侧边(13),并由此收缩扶栏自身在轿厢顶部(3)形成一个很小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博纳特尔
申请(专利权)人:奥蒂斯电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