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抗震减震阻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8616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抗震减震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用阻尼抗震减震装置包括上连接部件、缓冲部件和下连接部件,所述上连接部件包括多层钢板、槽钢、地震监测警报装置和膨胀螺栓,所述多层钢板通过焊接与所述槽钢连接,所述地震监测警报装置安装在槽钢上,所述上连接部件通过所述膨胀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缓冲部件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所述上连接部件和所述下连接部件之间,所述下连接部件通过所述膨胀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固定在一起,地震监测警报装置的设置,可以及时发现地震的发生和地震强度,缓冲部件变形强度大,受力明确,是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案,有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结构减震
,具体设及一种建筑用抗震减震阻尼装 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建筑越来越趋于高大化,使得人们对建筑结构 的抗震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促使国内工程结构抗震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传统抗震方 法是通过设置大量剪力墙增强结构刚度与强度来提高结构抗震能力,运种传统方法不仅影 响建筑使用功能而且加大了施工难度与费用,还有可能因主体结构的质量增加,造成更大 的地震作用,另外现有的阻尼装置一般采用X型、U型、=角形等形状,运种形状阻尼装置的 受力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易引发应力集中而导致局部失效,变形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变形能力强,受力明确,结 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的建筑用抗震减震阻尼装置。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抗 震减震阻尼装置,建筑用抗震减震阻尼装置,该建筑用阻尼抗震减震装置包括上连接部件、 缓冲部件和下连接部件,所述上连接部件包括多层钢板、槽钢、地震监测警报装置和膨胀螺 栓,所述多层钢板通过焊接与所述槽钢连接,所述地震监测警报装置的报警器安装在槽钢 上,所述上连接部件通过所述膨胀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缓冲部件通过焊接 方式安装在所述上连接部件和所述下连接部件之间,所述下连就接部件通过所述膨胀螺栓 与建筑物连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地震监测警报装置包括北斗位移监测系统、数据通信系统、控制中屯、和太阳 能供电设备; 所述北斗位移监测系统,通过所述数据通信系统与所述控制中屯、通信,用于实时 监测和采集不同监测点及监测区域外稳定基准点的卫星观测信号,得到监测数据; 所述数据通信系统,其与所述控制中屯、和所述北斗位移监测系统均相连,用于将 所述北斗位移监测系统得到的监测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屯、; 所述控制中屯、,其用于收集监测数据,并基于长距离动态数据方法来处理监测数 据,再根据处理结果通过报警器发布警报信息; 所述太阳能供电设备,其连接所述北斗位移监测系统和所述数据通信系统中的相 应设备,用于实现供电; 所述缓冲部件采用阻尼器,阻尼器采用摩擦阻尼器,摩擦阻尼器上设置压电陶瓷 驱动器,摩擦阻尼器的四个边角分别通过防屈曲支撑构件与上连接部件和下连接部件连 接;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支撑构件栓接,防屈曲支撑构件与上连接部件和下连接部件栓接 或馴接或焊接; 摩擦阻尼器采用化11摩擦阻尼器或T形忍板摩擦阻尼器或可变摩擦阻尼器; 化11摩擦阻尼器包括十字忍板、横连板、竖连板、摩擦片、滑动螺栓、四角螺栓;十 字忍板相对的两侧设有弧形槽孔,另两侧通过四角螺栓固定在竖连板上;横连板与竖连板 通过四角螺栓连接,横连板与十字忍板连接处通过摩擦片间隔;滑动螺栓固定在横连板上 并贯通弧形槽孔,弧形槽孔的宽度大于滑动螺栓的直径;压电陶瓷驱动器设置在滑动螺栓 与弧形槽孔之间; T形忍板摩擦阻尼器包括T形忍板、横连板、竖连板、摩擦片、滑动螺栓、四角螺栓; T形忍板竖端设有弧形槽孔,横端通过四角螺栓固定在竖连板上;横连板与竖连板通过四 角螺栓连接,横连板与T形忍板竖端连接处通过摩擦片间隔;滑动螺栓固定在横连板上并 贯通弧形槽孔,弧形槽孔的宽度大于滑动螺栓的直径;压电陶瓷驱动器设置在滑动螺栓与 弧形槽孔之间。 进一步,所述缓冲部件的数量不固定,可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大小而定,设置一个或 多个。 进一步,所述上连接部件和所述下连接部件结构相同。 进一步,可变摩擦阻尼器包括T形忍板、横连板、竖连板、摩擦片、滑动螺栓、四角 螺栓;T形忍板竖端设有弧形槽孔,横端通过四角螺栓固定在竖连板上;横连扳与竖连板通 过四角螺栓连接,横连板与T形忍板竖端连接处通过摩擦片间隔;T形忍板竖端的端部为模 形,摩擦片采用相应的斜面,两者斜度相同;滑动螺栓固定在横连板上并贯通弧形槽孔,弧 形槽孔的宽度大于滑动螺栓的直径;压电陶瓷驱动器设置在滑动螺栓与弧形槽孔之间。 进一步,所述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自适应学习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压电陶瓷驱动器的 动态迟滞模型,再设计人工神经网络与PID结合的控制方法; 所述人工神经网络与PID结合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将前馈补偿PID控制算法进 行离散化;在反馈中,期望输入位移和实际的输出位移进行比较,所得的误差即为PID控制 器的输入信号;误差经过状态转换器转换成为强化学习控制算法所需要的状态向量;由系 统误差、误差的一次差分和二次差分组成的状态向量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人工神 经网络的隐层节点基函数选用高斯型核函数;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出层由执行器和评价器两 部分组成,执行器部分输出PID的参数,评价器则输出值函数,用来判断执行动作的优劣; 所述建立动态迟滞模型的过程如下:由于压电陶瓷下一时刻的输出位移量不仅取 决于当前时刻的输入电压和输出位移,还与之前输入的历史有关,并且输出与输入信号的 变化率有关,而压电陶瓷的迟滞特性是有记忆性、多映射的一种强非线性现象,需要构造一 种算子使迟滞曲线的多映射转化为单值映射,故构造如下迟滞算子: .)?〇/)二(1 +y(U|,).[002U其中U为驱动电压,y(U)为相应的输出位移,up为历史输入电压的极值,y(up)为 驱动电压,是电压为UP时的输出位移值,运样就通过迟滞算子实现了将输入电压与输出位 移之间的单值映射,由此就得到了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动态迟滞模型。 进一步,所述北斗位移监测系统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不同地震监测点及监测区域 外稳定基准点的接收机和天线,且通过专用北斗信号传输线将天线接入到接收机中; 所述接收机为双频北斗接收机; 所述太阳能供电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且所述太阳能 电池板和所述蓄电池均与所述太阳能控制器相连;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将太阳福射转换为电能,并利用电能直接推动地震监测 系统的相应设备工作或将电能送往所述蓄电池中存储; 所述太阳能控制器,用于控制太阳能供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对所述蓄电池进行 过充保护和溫度补偿; 所述蓄电池,其用于储存电能和供电; 所述数据通信系统是GSM网络和/或北斗卫星网络集成的异构网络系统。 进一步,所述地震监测警报装置的地震监测方法包括: 步骤1,架设北斗位移监测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实时监测和采集不同监测点及监测 区域外稳定基准点的卫星观测信号,得到监测数据;搭建太阳能供电设备,为北斗位移监测 系统的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抗震减震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用阻尼抗震减震装置包括上连接部件、缓冲部件和下连接部件,所述上连接部件包括多层钢板、槽钢、地震监测警报装置和膨胀螺栓,所述多层钢板通过焊接与所述槽钢连接,所述地震监测警报装置的报警器安装在槽钢上,所述上连接部件通过所述膨胀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缓冲部件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所述上连接部件和所述下连接部件之间,所述下连就接部件通过所述膨胀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地震监测警报装置包括北斗位移监测系统、数据通信系统、控制中心和太阳能供电设备;所述北斗位移监测系统,通过所述数据通信系统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用于实时监测和采集不同监测点及监测区域外稳定基准点的卫星观测信号,得到监测数据;所述数据通信系统,其与所述控制中心和所述北斗位移监测系统均相连,用于将所述北斗位移监测系统得到的监测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其用于收集监测数据,并基于长距离动态数据方法来处理监测数据,再根据处理结果通过报警器发布警报信息;所述太阳能供电设备,其连接所述北斗位移监测系统和所述数据通信系统中的相应设备,用于实现供电;所述缓冲部件采用阻尼器,阻尼器采用摩擦阻尼器,摩擦阻尼器上设置压电陶瓷驱动器,摩擦阻尼器的四个边角分别通过防屈曲支撑构件与上连接部件和下连接部件连接;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支撑构件栓接,防屈曲支撑构件与上连接部件和下连接部件栓接或铆接或焊接;摩擦阻尼器采用Pall摩擦阻尼器或T形芯板摩擦阻尼器或可变摩擦阻尼器;Pall摩擦阻尼器包括十字芯板、横连板、竖连板、摩擦片、滑动螺栓、四角螺栓;十字芯板相对的两侧设有弧形槽孔,另两侧通过四角螺栓固定在竖连板上;横连板与竖连板通过四角螺栓连接,横连板与十字芯板连接处通过摩擦片间隔;滑动螺栓固定在横连板上并贯通弧形槽孔,弧形槽孔的宽度大于滑动螺栓的直径;压电陶瓷驱动器设置在滑动螺栓与弧形槽孔之间;T形芯板摩擦阻尼器包括T形芯板、横连板、竖连板、摩擦片、滑动螺栓、四角螺栓;T形芯板竖端设有弧形槽孔,横端通过四角螺栓固定在竖连板上;横连板与竖连板通过四角螺栓连接,横连板与T形芯板竖端连接处通过摩擦片间隔;滑动螺栓固定在横连板上并贯通弧形槽孔,弧形槽孔的宽度大于滑动螺栓的直径;压电陶瓷驱动器设置在滑动螺栓与弧形槽孔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朱金波李建军赵二宁王敏徐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