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隔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7059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隔震系统,包括数块可相互拼接的预制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部结构位于隔震系统顶部,下部结构位于隔震系统底部;上部结构与位于隔震系统上方的建筑结构连接;下部结构与建筑结构的地基连接;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平行设置,且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形成一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隔震层空间;隔震层空间中设置有用于调整隔震层空间的力学性能的层板且隔震层空间中有填充物;上部结构通过设置于其四周的连接件与下部结构链接,使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连接件共同形成隔震系统的隔震层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隔震系统,该系统是基于复合沙材料的独栋居民房的装配式隔震系统。
技术介绍
地震是威胁人类的自然灾害之一,一种抗震构想是把建筑结构物和地面隔离开,在发生地震时,既可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又能保护建筑结构内部的设备设施不受破坏。现代隔震技术实现了该构想。目前,具有隔震支座基础的隔震房屋已在我国广泛应用,但是其主要应用于城市中的现代大型建筑结构。然而,通过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2010年4月14日发生的玉树地震以及2015年4月25日发生的尼泊尔地震,都表明地震主要造成了一些村镇低矮独栋民居房的倒塌或损伤,而城市中的现代大型建筑结构倒塌和损伤率较低。目前,相关技术中所使用的隔震系统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隔震系统中所采用的隔震支座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导致其重量较大,从而成本造价比较高,且通常不能根据现场需要进行现场组装,不适合独栋民居房中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复合沙材料的独栋居民房的装配式隔震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了一种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块可相互拼接的预制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位于所述隔震系统顶部,所述下部结构位于所述隔震系统底部;所述上部结构与位于隔震系统上方的建筑结构连接;所述下部结构与所述建筑结构的地基连接;所述上部结构和所述下部结构平行设置,且所述上部结构和所述下部结构之间形成一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隔震层空间;所述隔震层空间中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隔震层空间的力学性能的层板且所述隔震层空间中有填充物;所述上部结构通过设置于其四周的连接件与所述下部结构链接,使所述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连接件共同形成隔震系统的隔震层空间。优选地,所述下部结构是装配式结构,其下部采用“钉”式形式插入地基,其边缘向上突起,以形成隔震层空间;每块所述下部结构之间通过第一后浇带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下部结构的内表面做打磨光滑处理。优选地,所述上部结构是装配式结构,每块所述上部结构之间其通过第二后浇带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上部结构的下表面做打磨光滑处理。优选地,所述上部结构和所述下部结构为平板结构。 优选地,所述隔震层空间内的填充物为复合沙;所述复合沙为级配沙,且所述复合沙内添加有润滑材料和/或纤维材料。优选地,所述层板为实平板或多孔结构层板;所述多孔结构层板上的每个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复合沙的直径。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部结构、所述下部结构的边缘紧密连接;所述连接件采用高阻尼、高压缩的粘弹性材料。优选地,所述连接件采用高阻尼橡胶材料。优选地,所述层板为金属材料和/或高强塑料。优选地,所述上部结构为混凝土材料;所述下部结构为混凝土材料、塑料、木材或沙石材,其中,所选用的材料经过处理具有与所述建筑结构的地基整体工作的刚度。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I)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隔震系统,结构简单,其采用分块预制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再通过连接件将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连接形成隔震系统的隔震层空间,且填充有级配可调整的复合沙。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采用混凝土材料,且级配复合沙都是简单易得且成本较低的物料,因此,本技术所使用的物料成本较低,进而确保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隔震系统的造价成本低于相关技术中的造价成本;此外,由于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为分块预制,因此可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进行现场组装,不仅提高了施工的灵活性,而且有利于节省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于独栋民居房的推广和应用。(2)由于隔震层空间内设置有用于调整隔震系统的力学性能的层板,可通过隔震层空间内的润滑材料和/或纤维材料来改变隔震系统的性能,进而确保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隔震系统的隔震性能。【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沿图1中A-A剖面线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沿图1中B-B剖面线的剖面图。其中:1-上部结构,2-下部结构,3-中间隔层,4-连接件,5-层板,6-建筑结构,7-第一后饶带,8-第二后饶带,A-A- #1』面线,B-B- #1』面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隔震系统,如图1至如图3所示,包括数块可相互拼接的预制上部结构I和下部结构2。上部结构I位于隔震系统顶部,下部结构2位于隔震系统底部。上部结构I与位于隔震系统上方的建筑结构6连接。下部结构2与建筑结构6的地基连接。上部结构I和下部结构2平行设置,且上部结构I和下部结构2之间形成一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隔震层空间3。隔震层空间3中设置有用于调整隔震层空间3的力学性能的层板5且隔震层空间3中有填充物。如图3所示的上部结构I通过设置于其四周的连接件4与下部结构2链接,使上部结构1、下部结构2和连接件4共同形成隔震系统的隔震层空间3。作为优选,下部结构2是装配式结构,其下部采用“钉”式形式插入地基,其边缘向上突起,以便于形成隔震层空间3 ;每块下部结构2之间通过第一后浇带7形成一个整体;下部结构2的内表面做打磨光滑处理,确保隔震层的效果。上部结构I是装配式结构,每块上部结构I之间其通过第二后浇带8形成一个整体;上部结构I的下表面做打磨光滑处理,确保隔震层的效果。上部结构I和下部结构2为平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隔震层空间3内的填充物为复合沙;复合沙为级配沙,且复合沙内添加有润滑材料和/或纤维材料。层板5为实平板或如图2所示的多孔结构层板;多孔结构层板上的每个孔的直径大于复合沙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层板5为金属材料和/或高强塑料。优选地,连接件4与上部结构1、下部结构2的边缘紧密连接;连接件4采用高阻尼、高压缩的粘弹性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采用高阻尼橡胶材料。优选地,上部结构I为混凝土材料;下部结构2为混凝土材料、塑料、木材或沙石材,其中,所选用的材料经过处理具有与建筑结构6的地基整体工作的刚度。本技术结构简单,其采用分块预制的上部结构I和下部结构2,再通过连接件4将上部结构I和下部结构2连接形成隔震系统的填充有级配可调整的复合沙的隔震层空间3。本实施例中,上部结构I和下部结构2采用混凝土材料,且级配复合沙都是简单易得且成本较低的物料,因此,所使用的物料成本较低,确保了本技术的造价成本低于相关技术中的造价成本;由于上部结构I和下部结构2为分块预制,因此可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进行现场组装,不仅提高了施工的灵活性,而且有利于节省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于独栋民居房的推广和应用。由于隔震层空间3内设置有用于调整隔震系统的力学性能的层板5,可通过隔震层空间3内的润滑材料和/或纤维材料来改变隔震系统的性能,进而确保了本技术的隔震系统的隔震性能。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块可相互拼接的预制上部结构(1)和下部结构(2);所述上部结构(1)位于所述隔震系统顶部,所述下部结构(2)位于所述隔震系统底部;所述上部结构(1)与位于隔震系统上方的建筑结构(6)连接;所述下部结构(2)与所述建筑结构(6)的地基连接;所述上部结构(1)和所述下部结构(2)平行设置,且所述上部结构(1)和所述下部结构(2)之间形成一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隔震层空间(3);所述隔震层空间(3)中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隔震层空间(3)的力学性能的层板(5)且所述隔震层空间(3)中有填充物;所述上部结构(1)通过设置于其四周的连接件(4)与所述下部结构(2)链接,使所述上部结构(1)、下部结构(2)和连接件(4)共同形成隔震系统的隔震层空间(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茂任珉傅继阳刘爱荣吴玖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