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要求2014年8月8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申请号为No.10-2014-0102629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在此完整并入。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用于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抗震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使用一体式抗震支撑板支撑多个控制元件驱动机构以阻止控制元件驱动机构过度横向移动的抗震装置。
技术介绍
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用于控制反应堆芯中核燃料的反应。控制元件驱动机构垂直地提升或降低控制元件(控制棒),以从反应堆芯中拔出控制元件或在反应堆芯中插入控制元件。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的反应堆上部结构,图2示出了图1的主要部件。参考图1,在反应堆顶盖的上方布置有各种结构,这些结构称为反应堆上部结构。反应堆上部结构的示例包括用于冷却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冷却风扇,用于容纳反应堆上部结构并提供冷却空气流动通道的罩体,用于提升反应堆上部结构的提升设备,用于向控制元件驱动机构供电的线缆设备,以及针对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抗震设计的抗震装置。参考图2,示出了多个控制元件驱动机构。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分别在控制元件驱动机构上安装抗震支撑板来构建用于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抗震装置,抗震装置通过相邻抗震支撑板之间的接触传递负载并限制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横向移动。然而,布置在各控制元件驱动机构上的这种抗震支撑板可能给制造和安装过程带来不便。此外,根据相关技术,如果在各控制元件驱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核反应堆的多个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抗震设计提供的抗震装置,所述抗震装置包括:包括多个插孔的抗震支撑板,所述控制元件驱动机构分别插在插孔中;以及插在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外表面和插孔的内表面之间的衬套。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8.08 KR 10-2014-01026291.一种针对核反应堆的多个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抗震设计提供
的抗震装置,所述抗震装置包括:
包括多个插孔的抗震支撑板,所述控制元件驱动机构分别插在插
孔中;以及
插在控制元件驱动机构的外表面和插孔的内表面之间的衬套。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抗震装置,其中所述抗震支撑板包括:
包括多个第一插孔的上支撑板;
包括位置与所述第一插孔对应的多个第二插孔的下支撑板,所述
下支撑板布置在所述上支撑板的下方,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之间具有
间隙;以及
连接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的连接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抗震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件是与所述下支
撑板一体形成的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抗震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从所述下支撑板的端部垂直延伸的支撑梁;
从所述支撑梁的上端部向内延伸的内凸缘;以及
从所述支撑梁的上端部向外延伸的外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抗震装置,其中所述插孔包括槽,在所述槽
中插入将从控制元件驱动机构向外延伸的电线容纳其中的接线盒。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抗震装置,其中每个衬套包括:
置于所述抗震支撑板的上表面上的支托部;以及
从所述支托部向下延伸并插入所述插孔的插入部,
其中每个衬套的内表面包括:
形成于上方并具有第一内径的第一内径部;以及
布置在第一内径部下方并具有小于第一内径的第二内径的第二
内径部,
其中在所述第一内径部和所述第二内径部之间形成支托面。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抗震装置,其中在每个衬套的内表面下端上
\t形成斜面以形成向下增加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抗震装置,其中每个衬套在侧面中包括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6的抗震装置,其中所述支托部和所述抗震支撑
板通过螺栓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4的抗震装置,其中所述上支撑板置于所述内
凸缘上并耦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泰交,赵延镐,金成俊,元钟常,蒋尚均,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电力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