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风冷凝汽器装置,尤其是一种采用山峰三维肋管管束的高效节能风冷凝汽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超临界、超超临界600MW发电机组的建设,为降低厂用电,大功率辅机采用小汽轮机驱动的方式越来越多。现有辅机采用小汽轮机驱动后的排汽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自身安装有凝汽器,采用循环水进行冷却;二是小汽轮机采用高背压运行方式,排汽参数较高,接至供热热网;三是自身不安装凝汽器,排汽接至主机凝汽器。凝汽器的功能是将汽轮机排汽凝结成水,并建立和维持一定的真空。现有凝汽器的管束一般采用铜管、不锈钢管或者钛管,均为光管结构。凝汽器常用冷却方式为循环水,分为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开式循环适用于靠近江河或大海的机组,循环水引自江河或大海,经过凝汽器后直接排入江河或大海。闭式循环需要建设冷却塔,循环水经凝汽器后进入冷却塔冷却,循环利用。不管是开式循环还是闭式循环,都是利用循环水吸收汽轮机排汽的汽化潜热,将排汽冷凝成水,产生冷源损失,是电站机组效率低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冷凝器和暖风器功能的高效节能风冷凝汽器装置,利用电站锅炉送风冷却小汽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风冷凝汽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凝汽器,所述的凝汽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冷却管束,所述的冷却管束为山峰式,冷却管束包括位于两侧的左单元管束以及右单元管束,左右单元管束关于中心轴左右对称;每个单元管束的上端呈直角梯形的结构:即每个单元管束的上端外侧呈直角形状、上端内侧呈钝角形式,两个单元管束内侧从上到下形成上大下小的楔形空间;每个单元管束的下端包括内外两个叉角,其中内叉角高于外叉角;两个内叉角下方设有空气冷却区;壳体的一角下方设有与壳体相通的热井;还包括有一个冷却风管路,其包括冷却风进风口、冷却风出风口、小汽轮机排汽进风口,其中冷却风进风口与送风机出口连接,小汽轮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浩,王伟,姜仕涛,王承亮,李军,宗绪东,刘贤春,蒋蓬勃,崔修强,刘茂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