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辋与轮辐压装合成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770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辋与轮辐压装合成模具装置,能够提高钢制车轮的合成装配精度。它的结构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导柱和导柱套;所述上模板底面连接有上固定板、上定位圈和上压边圈,上固定板外套有上定位圈,上定位圈外套有上压边圈;所述下模板顶面连接有下定位圈,下模板通过导柱和导柱套连接有轮辐胎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具在压装合成中导柱连接轮辐胎膜对轮辐定位约束,上、下定位圈对轮辋进行定位约束,这样通过导柱与上、下定位圈的约束作用,可以实现轮辐轮辋在合成工序中的单独精确定位,并保持合成动作中的相对位置精度,增加了合成件的最终质量要求,同时减少单个零件的挤压变形,降低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车轮辋和轮辐的压装合成领域,具体是一种轮辋与轮辐压装合成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增长,汽车销量日益攀升,合成作为车轮中的关键工序,其制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轮乃至整车的各项性能。轮毂主要由轮辋和轮辐构成。从大工艺上划分一般分为轮辐制作、轮辋制作、合成涂装共三道工艺,其中合成对产品的最终成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合成精度部分是利用轮辐轮辋的内外径自导正组合,不仅精度较低,还易造成单个零件周向受力不均引起的零件变形。本技术提供一种钢制车轮高精度组合模具,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内导柱与定位工装即能实现轮辐轮辋的精确合成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辋与轮辐压装合成模具装置,能够提高钢制车轮的合成装配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辋与轮辐压装合成模具装置,可把轮辋和轮辐压装合成,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导柱和导柱套;所述上模板底面连接有上固定板、上定位圈和上压边圈,上固定板外套有上定位圈,上定位圈外套有上压边圈;所述下模板顶面连接有下定位圈,下模板通过导柱和导柱套连接有轮辐胎膜。所述上固定板底面还连接有轮辐凸模。所述轮辐胎膜与下模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上定位圈与上模板之间设有弹性件。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退料橡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压装合成中导柱连接轮辐胎膜对轮辐定位约束,上、下定位圈对轮辋进行定位约束,这样通过导柱与上、下定位圈的约束作用,可以实现轮辐轮辋在合成工序中的单独精确定位,并保持合成动作中的相对位置精度,增加了合成件的最终质量要求,同时减少单个零件的挤压变形,降低质量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轮辋与轮辐压装合成模具装置,结构包括上模板3、下模板4、导柱5和导柱套6;所述上模板3底面连接有上固定板31、上定位圈32和上压边圈33,上固定板31底面还连接有轮辐凸模8,上固定板31外套有上定位圈32,上定位圈32外套有上压边圈33,上定位圈32与上模板3之间设有退料橡皮9,退料橡皮9位于上定位圈32顶面的第一缓冲槽内,上定位圈32可伸进轮辋1内对轮辋1进行定位,上压边圈33压在轮辋1的上端止口位置,在模具动作时,上压边圈33可压着轮辋1向下移动。下模板4顶面连接有下定位圈41,轮辋1的下端止口固定在下定位圈41上,下模板4通过导柱5和导柱套6连接有轮辐胎膜7,轮辐胎膜7可固定轮辐2,轮辐胎膜7与下模板4之间设有退料橡皮9,退料橡皮9位于下模板4的第二缓冲槽内。轮辐胎膜7与下模板4之间设有退料橡皮9,同样,上定位圈32与上模板3之间设有退料橡皮9,该两处的退料橡皮9在模具动作的过程中起到缓冲和顶料的作用,模具的使用寿命长,能保证产品的良品率。本技术在操作上,先将轮辋1置于下定位圈41上,再将轮辐2置于下模板上的轮辐胎膜7上,动作过程中上模板3向下运动,上定位圈32对轮辋1进行下压定位,同时轮辐凸模8对轮辐2进行下压,轮辐2由轮辐凸模8与导柱5组合进行约束向下压配至要求位置,保压结束上模板3回程,同时退料橡皮9把压装的工件顶出并实现初始状态回复,这样整个压装合成工作结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轮辋与轮辐压装合成模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辋与轮辐压装合成模具装置,可把轮辋(1)和轮辐(2)压装合成,包括上模板(3)、下模板(4)、导柱(5)和导柱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3)底面连接有上固定板(31)、上定位圈(32)和上压边圈(33),上固定板(31)外套有上定位圈(32),上定位圈(32)外套有上压边圈(33);所述下模板(4)顶面连接有下定位圈(41),下模板(4)通过导柱(5)和导柱套(6)连接有轮辐胎膜(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辋与轮辐压装合成模具装置,可把轮辋(1)和轮辐(2)压装合成,包括上模板(3)、下模板(4)、导柱(5)和导柱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3)底面连接有上固定板(31)、上定位圈(32)和上压边圈(33),上固定板(31)外套有上定位圈(32),上定位圈(32)外套有上压边圈(33);所述下模板(4)顶面连接有下定位圈(41),下模板(4)通过导柱(5)和导柱套(6)连接有轮辐胎膜(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辋与轮辐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