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虫集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730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虫集虫装置,其包括饲养瓶和瓶盖,所述瓶盖设置于饲养瓶上,所述瓶盖上设置有与饲养瓶连通的逸虫孔,所述逸虫孔上设置有用于采集昆虫的集虫管,所述集虫管的出口端设置有防止虫逃逸的封口件,从而在饲养时能直接观察到昆虫的生活情况,在采集时昆虫可从饲养瓶中爬出,通过逸虫孔顺利进入集虫管,并且能有效避免在采集昆虫时发生昆虫逃逸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饲养及采集昆虫
,特别涉及一种养虫集虫装置
技术介绍
昆虫的饲养和采集是进行昆虫研究的基础工作和必要前提,在饲养昆虫时,常常需要采集所饲养的昆虫。由于取虫时,饲养装置开口过小无法顺利采集到昆虫,过大则容易造成昆虫逃逸,尤其是检疫性的昆虫,一旦逃逸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虫集虫装置,能避免在采集昆虫时发生昆虫逃逸的现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养虫集虫装置,包括饲养瓶和瓶盖,所述瓶盖设置于饲养瓶上,所述瓶盖上设置有与饲养瓶连通的逸虫孔,所述逸虫孔上设置有用于采集昆虫的集虫管,所述集虫管的出口端设置有防止昆虫逃逸的封口件。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中,所述养虫集虫装置还包括用于诱集昆虫的诱虫灯,所述诱虫灯位于所述封口件的一侧。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中,所述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逸虫孔连通的凸嘴,所述集虫管套设于所述凸嘴上。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中,所述饲养瓶的侧面和底面设置有遮光罩。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中,所述集虫管的出口端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封口件的固定环。 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中,所述封口件为纱网。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中,所述瓶盖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逸虫孔的逸虫孔盖,所述逸虫孔盖与瓶盖铰接。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中,所述饲养瓶为透明饲养瓶。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中,所述集虫管为透明集虫管。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中,所述诱虫灯为白光灯或紫外光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养虫集虫装置包括饲养瓶和瓶盖,所述瓶盖设置于饲养瓶上,所述瓶盖上设置有与饲养瓶连通的逸虫孔,所述逸虫孔上设置有用于采集昆虫的集虫管,所述集虫管的出口端设置有防止虫逃逸的封口件,从而能有效避免在采集昆虫时发生昆虫逃逸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养虫集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养虫集虫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养虫集虫装置,能在饲养时直接观察到昆虫的生活情况,且有效避免在采集昆虫时发生昆虫逃逸的现象,提高了采集昆虫的可靠性。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养虫集虫装置包括饲养瓶10和瓶盖20,所述瓶盖20设置于饲养瓶10上,所述瓶盖20上设置有与饲养瓶10连通的逸虫孔30,所述逸虫孔30上设置有用于采集昆虫的集虫管40,所述集虫管40的出口端设置有防止昆虫逃逸的封口件50。其中,所述饲养瓶10为透明饲养瓶,如采用透明的塑料或者玻璃,方便在饲养时直接观察昆虫的生活情况,所述集虫管40也为透明集虫管,方便在采集昆虫时可清楚地看到昆虫所处的位置,避免昆虫刚进入集虫管40时就拔下集虫管40,造成昆虫逃逸。本技术通过在瓶盖20上设置与饲养瓶10连通的逸虫孔30,在逸虫孔30上设置用于采集昆虫的集虫管40,使得昆虫可从饲养瓶10中爬出,通过逸虫孔30顺利进入集虫管40,方便采集,且所述集虫管40的出口端设置有防止昆虫逃逸的封口件50,能有效防止昆虫从集虫管40中逃逸,提高了采集昆虫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集虫管40的出口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封口件50的固定环70,进一步保证了封口件50的牢固性,优选地,所述封口件50为纱网,空气可通过纱网进入到集虫管40和饲养瓶10中,保证昆虫能正常呼吸,当然,所述封口件50也可为其它透气性较好的部件。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述瓶盖20还设置有与所述逸虫孔30连通的凸嘴60,所述集虫管40套设于所述凸嘴60上,采用凸嘴60使得集虫管40能更好地与逸虫孔30连通,且方便集虫管40的拔插,采集昆虫时,饲养人员通过透明的集虫管40观察到昆虫已爬到集虫管40较深的位置时拔下集虫管40即可完成采集工作。另外,所述瓶盖20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逸虫孔30的逸虫孔盖80,所述逸虫孔盖80与瓶盖20铰接,当采集昆虫时,昆虫通过逸虫孔30爬入集虫管40内,采集完毕后将集虫管40拔下,并将逸虫孔盖80密封住所述逸虫孔30,防止饲养瓶10中余下的昆虫逸出,本技术中所述逸虫孔盖80与瓶盖20铰接,在需要密封住逸虫孔30时饲养人员无需再从别处取逸虫孔盖80,且不用担心逸虫孔盖80丢失,方便了饲养人员工作。具体实施时,由于饲养的昆虫很多都具有趋光性,为了更方便快捷地采集昆虫,本技术提供的养虫集虫装置还包括用于诱集昆虫的诱虫灯(图中未示出),所述诱虫灯位于所述封口件50的一侧,使得在采集昆虫时可诱导昆虫向集虫管40的出口端爬去。进一步地,所述养虫集虫装置的饲养瓶10的侧面和底面设置有遮光罩(图中未示出),当采集有趋光性的昆虫时,将诱虫灯放置在所述封口件50的一侧,用遮光罩罩住所述饲养瓶10的侧面和底面,留出瓶口部分,昆虫透过逸虫孔30看到光线后,便从逸虫孔30向集虫管40的出口端爬去,提高了采集昆虫的效率。更进一步地,由于不同种类的昆虫对光线的喜好不一样,为了更好地采集不同种类的昆虫,所述诱虫灯可为白光灯或紫外光灯,当然,也可根据具体的昆虫种类换上该种昆虫喜好波长的诱虫灯。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养虫集虫装置包括饲养瓶和瓶盖,所述瓶盖设置于饲养瓶上,所述瓶盖上设置有与饲养瓶连通的逸虫孔,所述逸虫孔上设置有用于采集昆虫的集虫管,所述集虫管的出口端设置有防止虫逃逸的封口件,从而在饲养时能直接观察到昆虫的生活情况,在采集时昆虫可从饲养瓶中爬出,通过逸虫孔顺利进入集虫管,并且能有效避免在采集昆虫时发生昆虫逃逸的现象。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养虫集虫装置,包括饲养瓶和瓶盖,所述瓶盖设置于饲养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上设置有与饲养瓶连通的逸虫孔,所述逸虫孔上设置有用于采集昆虫的集虫管,所述集虫管的出口端设置有防止昆虫逃逸的封口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虫集虫装置还包括用于诱集昆虫的诱虫灯,所述诱虫灯位于所述封口件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逸虫孔连通的凸嘴,所述集虫管套设于所述凸嘴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瓶的侧面和底面设置有遮光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管的出口端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封口件的固定环。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件为纱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逸虫孔的逸虫孔盖,所述逸虫孔盖与瓶盖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瓶为透明饲养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管为透明集虫管。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虫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灯为白光灯或紫外光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虫集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养虫集虫装置,包括饲养瓶和瓶盖,所述瓶盖设置于饲养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上设置有与饲养瓶连通的逸虫孔,所述逸虫孔上设置有用于采集昆虫的集虫管,所述集虫管的出口端设置有防止昆虫逃逸的封口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定风徐浪史亚千向才玉李秋枫陈冬美刘新娇焦懿叶奕优王红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