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缬氨酸的母猪哺乳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06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母猪哺乳期饲料,其特征在于,含有约12-30%(重量)的计为6.25×总氮量的总蛋白量,其中,上述总蛋白量的至少一部分来源于大豆,总赖氨酸量至少为约0.75%(重量),上述总赖氨酸量包含至少约0.05%(重量)的添加的合成赖氨酸,缬氨酸量包含约0.01-1.2%(重量)的添加的合成缬氨酸。(*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缬氨酸的母猪哺乳饲料
〕本专利技术广泛地涉及为增加仔猪和一胎生下的仔猪群的断奶重量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用于与含大豆和玉米蛋白的高蛋白猪饲料一起使用的改良的母猪哺乳饲料,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高产母猪。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约0.01—1.2%(重量)的合成缬氨酸的母猪哺乳饲料以及相应的方法,其中,饲料包含约12—30%(重量)的总蛋白质(一般由玉米和大豆制得)、至少约0.75%(重量)的总赖氨酸量。〔
技术介绍
〕母猪营养学家一般都明白,哺乳期母猪对氨基酸的需求可以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用于维持生命,另一部分是用于产奶。这是农业研究会(ARC)在“猪的营养需求”(1981)中采纳的观点。由于猪在维持生命上对氨基酸的需求较小并且是稳定的,因此,与维持生命所需的相比,大量的氨基酸被用于哺乳期母猪的产奶需要。与赖氨酸相比,猪奶中缬氨酸的含量较低(一般约为赖氨酸含量的63%)。根据这一信息,农业研究会在1981年推算出哺乳期母猪的缬氨酸需求为赖氨酸需求的70%。这反过来表明,在母猪哺乳饲料中,缬氨酸并非是重要的或主要的限制氨基酸。而且,根据农业研究会的建议,玉米-大豆饲料粉中氨基酸的重要顺序分别是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因此,目前缬氨酸未被添加在母猪哺乳饲料中,因为大家感到,在一般的猪饲料成分中,作为天然来源的氨基酸中已存在足够的缬氨酸。-->为确定最佳缬氨酸水平,Rousselow氏和Spear氏在“哺乳期母猪的缬氨酸需求”(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50(3),p.472—8(1980))中描述了用各种水平的缬氨酸补充低蛋白试验饲料(由最初的玉米饲料中得到仅含11.49%总蛋白的饲料)的实验。他们的发现提示,对哺乳期母猪的饲料而言,较佳的缬氨酸水平在0.53—0.68%间。然而,上述实验并未使用典型的、含大豆蛋白的猪饲料,使用的母猪平均每只仅喂养7.5只仔猪。还有,在现今的猪群上的基因改良已使上述数据变得陈旧了。〔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仔猪和一胎生下的仔猪群的断奶仔猪重量的改良的母猪哺乳饲料和方法。本专利技术以下述发现为基础:与被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接受的概念相反,缬氨酸是哺乳期母猪饲料中的第一或第二限制氨基酸,因此,增加缬氨酸的含量大有益处。一般地说,本专利技术的哺乳期饲料含有约12—30%(重量)的总蛋白量(计为6.25×总氮量),其中,至少一部分谷物蛋白来源于豆类。此外,饲料中总赖氨酸含量至少为0.75%(重量),并且饲料中还含有足够量的缬氨酸(缬氨酸与赖氨酸之比至少为约1∶1)和约0.01—1.2%(重量)的合成缬氨酸。还有,饲料还可含有至少约0.85%(重量)的总赖氨酸量;饲料的总赖氨酸量以包含至少0.05%(重量)的添加的合成赖氨酸为宜,最好包含0.05—1%(重量)添加的合成赖氨酸。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饲料一般含有有效量的玉米粉和大豆粉。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使用足够量的大豆,使饲料中总蛋白量的至少1 0%来自大豆蛋白,最好总蛋白量的约25—75%(重量)为大豆蛋白。本专利技术的饲料以含有约2.5—50%(重量)的来源于大豆的蛋白为宜,最好约5—25%(重量)为来源于大豆的蛋白。同样地,饲料中-->一般含有约45—90%(重量)的玉米,最好含有约65—80%(重量)的玉米。本专利技术的饲料中还可以使用其他粮谷,例如小麦、高粱、燕麦、canola和大麦。总蛋白的最佳含量为约15—22%(重量)。典型地是通过在猪饲料中添加合成缬氨酸来补充缬氨酸。添加的缬氨酸可以是含氨基酸的微生物,也可以是化学合成品如L-缬氨酸、D-缬氨酸或DL-缬氨酸。此外,可以将缬氨酸与碳水化合物或矿物质复合,也可以添加在其他氨基酸中或与其他氨基酸复合,形成一个添加剂包来添加于母猪饲料中。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缬氨酸最好为L-缬氨酸。无论使用形式如何,通常添加约0.001—1.5%(重量)的合成缬氨酸,以至少约0.01%(重量)(例如,约0.01—1.2%(重量))为宜,最好为约0.05—1.0%(重量)。本专利技术饲料中缬氨酸的总量应在约0.63—1.5%(重量)的范围内,以约0.75—1.3%(重量)为宜。同样地,饲料中的总赖氨酸量应在约0.75—1.5%(重量)的范围内,以0.85—1.2%(重量)为宜。然而,在所有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饲料中适当的缬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都应在上面确定的范围内。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母猪饲料时,对饲养对象没有任何要求。当然,配制本专利技术饲料时,仍然需要适当地符合其他营养要求,如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等。〔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下述实施例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哺乳母猪饲料和使用该饲料的饲料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下述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对本专利技术不起限定作用。实施例为证明高产的哺乳母猪需要比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先前理解的数量更多的缬氨酸,进行了下述实验:将一个商业养猪场中的152头分娩期的母猪分成二个实验组,分别供给下述含0.75%和0.90%-->缬氨酸的饲料。在饲料中添加合成的L-缬氨酸以达到上述缬氨酸含量。在所有饲料中,赖氨酸的含量为0.9%(因此,缬氨酸与赖氨酸之比为0.83∶1和1∶1),所有其他氨基酸都按NRC建议的比例的105%添加。饲料含有约15%(重量)的总蛋白量,其中的约50%来源于大豆粉。在出生后的48小时内,将一胎生下的仔猪群标准化。记录母猪的摄食情况,在出生和断奶(出生后21±2日)时,均对一胎生下的仔猪群进行秤重。补充了缬氨酸的哺乳饲料对一胎生下的仔猪群的出生时的体重(35.0对34.9磅)、仔猪成活率(91.8%对92.7%)、每一胎生下的仔猪群中的断奶仔猪(10.12对10.25)和母猪的每日摄食量(9.2对9.2磅)均无影响(P>0.45)。然而,向母猪供给含0.9%缬氨酸的饲料的实验组,仔猪(p<0.09)和一胎生下的仔猪群(p<0.4)的断奶体重均有增加。当断奶仔猪数和母猪产仔率增加(≤10对>10仔猪)时,上述差异更加明显。本实验中使用的试验饲料如下所示。表1试验饲料对照组(含0.75%缬氨酸    未进行缬氨酸补充) 缬氨酸补充过的组(总缬氨酸量为0.9%)玉米,黄色粉末     1403.8磅     1400.8磅大豆粉,48.5%粗蛋白     336.5     336.5大豆油     150.0     150.0磷酸二钙     55.1     55.1石灰石     11.4     11.4盐     10.0     10.0皂土     10.0     10.0维生素预混合物1     6.0     6.0痕量矿物质预混合物1     7.0     7.0-->硒预混合物1    1.0    1.0赖氨酸·HCl    5.11    5.11L-苏氨酸    2.14    2.14DL-蛋氨酸    1.04    1.04L-色氨酸    0.66    0.66L-异亮氨酸    0.25    0.25缬氨酸    0.0    3.01NutriBasics公司,猪维生素预混合物、矿物质预混合物和硒预混合物上述饲养试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表2母猪哺乳饲料中缬氨酸含量(.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猪哺乳期饲料,其特征在于,含有约12—30%(重量)的计为6.25×总氮量的总蛋白量,其中,上述总蛋白量的至少一部分来源于大豆,总赖氨酸量至少为约0.75%(重量),上述总赖氨酸量包含至少约0.05%(重量)的添加的合成赖氨酸,缬氨酸量包含约0.01—1.2%(重量)的添加的合成缬氨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约2.5—50%(重量)的来源于大豆的蛋白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约5—25%(重量)的来源于大豆的蛋白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约45—90%(重量)的玉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约65—80%(重量)的玉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约0.63—1.5%(重量)的缬氨酸。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约0.75—1.3%(重量)的缬氨酸。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约0.75—1.5%(重量)的赖氨酸。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约0.85—1.2%(重量)的赖氨酸。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约0.05—1.2%(重量)的添加的合成缬氨酸。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缬氨酸为L-缬氨酸。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上述总蛋白量的至少约10%(重量)来源于大豆。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上述总蛋白量的约25—75%(重量)来源于大豆。14.一种饲养哺乳期母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含约12—30%(重量)的计为6.25×总氮量的总蛋白量的饲料饲养哺乳期母猪,其中,上述总蛋白量的至少一部分来源于大豆,其改进之处包括:使用至少约0.75%(重量)的总赖氨酸量,总赖氨酸量包含至少约0.05%(重量)的添加的合成赖氨酸,缬氨酸量包含约0.01—1.2%(重量)的添加的合成缬氨酸。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包含2.5—50%(重量)的来源于大豆的蛋白质。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包含约5—25%(重量)的来源于大豆的蛋白质。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包含约45—90%(重量)的玉米。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包含约65—80%(重量)的玉米。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包含约0.05—1.2%(重量)的添加的、合成缬氨酸。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缬氨酸为L-缬氨酸。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包含约0.63—1.5%(重量)的缬氨酸。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包含约0.75—1.3%(重量)的缬氨酸。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包含约0.75—1.5%(重量)的赖氨酸。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包含约0.8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D·托卡切吉姆·L·纳尔森罗伯特·D·古德班德
申请(专利权)人:堪萨斯州立大学研究基金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