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圈加工的成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876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圈加工的成型模,它包括一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的凸环(2),所述的凸环(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槽(3),所述的凸环(2)的顶部开设有与钢圈匹配的多级台阶(4),所述的凸环(2)内滑动配合有一圆盘(5),所述的圆盘(5)的外圆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槽(6),并且至少有一开口槽(6)与通气槽(3)连通,所述的底板(1)中部开设有通孔(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钢圈成型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圈加工,特别是一种用于钢圈加工的成型模
技术介绍
大多数车辆所使用的钢圈为钢材压制及焊接而成,目前的钢圈外环制造的很精确,以装配无内胎的轮胎。钢圈生广时,需要经过以下工序:下料一卷圆一整圆一双切一对口一手工焊一抛光一清渣一扩张一收缩一冲气门孔一车钢圈福板下料一成型一冲中心孔一冲风孔一扩孔—车加工一冲气门孔一打磨。钢圈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圆筒,在其圆筒上还设置有多个台阶,而这些台阶均通过成型模压制成型,在钢圈压制时,需要对钢圈进行预压,使其形成喇叭口,然后再通过成型模压制成型;而钢圈的预压和成型压均是在加热状态下进行;若预压和成型压不能连续完成,则还需要对钢圈进行再次加热,从而造成能源消耗增大,若预压和成型压连续完成,因钢圈较重、加工钢圈的成型模和预压模更重,从而导致钢圈的换模极困难,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而且换模效率也不高。而且钢圈在成型时,挤压模下行,将会压缩钢圈内部的空间,从而造成钢圈内部的气压增大,而又因为钢圈上至少具有一条焊缝,加热后的钢圈在被挤压时,焊缝很容易被钢圈内部的气压压裂,从而造成钢圈的成品率不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圈加工的成型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的凸环(2),所述的凸环(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槽(3),所述的凸环(2)的顶部开设有与钢圈匹配的多级台阶(4),所述的凸环(2)内滑动配合有一圆盘(5),所述的圆盘(5)的外圆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槽(6),并且至少有一开口槽(6)与通气槽(3)连通,所述的底板(1)中部开设有通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武刘亮任宏坤郑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豪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