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式收纳修正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469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键式收纳修正带,尤其是指一种于按压按键后可使设有修正带的黏贴器伸出前盖,以方便使用者修正文字的修正带。其包括有组合式后盖与前盖,后盖一端设置一按键,后盖内部固设固定件,按键另端分别设置后件与前件,后件与前件依序套入固定件内,前件一端推动一设于前盖内部的修正带装置,修正带装置一端设置具有修正带的黏贴器,第一次按压按键,可使黏贴器上的修正带外伸于前盖端部,供使用修正带,再次按压按键,可令设有修正带的黏贴器回缩于前盖内部,以防止修正带发生沾污与损坏,该黏贴器于外露时可作±18度左右偏摆,以调整与纸张的贴合角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修正文字用的修正带,尤其涉及一种可供修正带外伸以供使用者使用或回缩收纳的按键式收纳修正带
技术介绍
修正带主要是用于当人在纸张上书写文字后,若文字书写错误需要作修正时,则有必要使用修正带进行修正,当用修正带覆盖于纸张上的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后,才可使人将正确的文字修改于黏贴覆盖在错误文字或数字上的修正带处。第一种现有的修正带,包括一本体,本体一端设置设有修正带的黏贴器,其缺点为在不使用修正带时,极容易造成修正带的白色PE带面因外露而发生容易沾污与损坏的问题。第二种现有的修正带,包括一本体,本体一端设置设有修正带的黏贴器,本体端部相对于设有修正带的黏贴器,在不使用设置修正带的黏贴器时,在外部设有一盖体罩住设有修正带的黏贴器。前述的修正带,因其设有盖体,当使用者欲使用修正带时,必须先将盖体取下,才可供使用者使用修正带,对于使用者而言,很不方便;另外一个缺点为使用时,必需将盖体取下,若使用者不慎造成盖体遗失,亦容易发生修正带的白色PE带面外露沾污与损坏的问题。无论上述第一种现有的修正带或第二种现有的修正带,由于黏贴器为固定式设计,使用者在使用修正带时,必需要将黏贴器上所设置的修正带带面,确实的对正纸张上方,才可将修正带黏贴于纸张上,但对于使用者而言,必需要将修正带带面确实的对正纸张上方才可以黏贴修正带,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修正带在使用上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按键式收纳修正带,其在按压一次按键可使黏贴器上的修正带外伸供使用者使用,再按压一次按键,使黏贴器上的修正带内缩收纳于前盖内部,以防止修正带发生沾污与损坏;本技术中的黏贴器可作±18度左右偏摆,具备有调整与纸张贴合角度的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键式收纳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与前盖相互组合,后盖与前盖分别呈中空状,后盖与前盖两端分别具开口,后盖内部设置定位部,前盖内部设置具有阶梯状的止挡部;按键,设于后盖一端,其内部设内凸件,一中空圆筒状的固定件,固定设于后盖内的定位部内侧,固定件内侧壁形成数个深槽,位于各深槽之间并位于固定件内侧壁处形成数个浅槽,浅槽端部设有定位槽,各深槽与浅槽之间设置端部具斜面的内凸块;中空圆筒状后件,是套入固定件,其一端与按键内部设置的内凸件接触,在固定件表面设置数条导轨,各导轨分别位于深槽与浅槽内,在后件端部设置呈环状排列的锯齿部;中空圆筒状的前件,其一端穿入后件内部与按键内部设置的内凸件接触,前件上形成与前述锯齿部啮合的锯齿部,前件表面上设置数条单斜向导轨,各条单斜向导轨分别与后件上的导轨相对设于深槽内;前件前端与一设于前盖内部的修正带装置上的凸柱套合,修正带装置包括一内设带动轮的料盘,料盘一侧设回收轮,料盘与回收轮间套置O型环;胶带固定架,设于回收轮一侧,其内部设一弹簧,胶带固定架内部于弹簧端部设置弹簧压缩片,弹簧压缩片相邻设于止挡部处;胶带固定架一端设置黏贴器,料盘及黏贴器上设有修正带。前述的按键式收纳修正带,其中于黏贴器侧边设长孔,黏贴器后端设一插梢,长孔内部设置固定柱固定于胶带固定架前端侧边,胶带固定架前端设一可供插梢设置的插梢孔。前述的按键式收纳修正带,其中后盖上设有扣块,前盖上相对于扣块处设置孔。前述的按键式收纳修正带,其中止挡部形成于前盖内部的同一位置的上、下及两侧处。本技术所提供的按键式收纳修正带创新设计,可以达到如下功效1、当按压按键一次,可使黏贴器上的修正带外伸出前盖端部,供使用者使用修正带,再按压一次按键,可使黏贴器上的修正带内缩于前盖内部,不会发生修正带的PE带面因外露发生沾污与损坏问题。2、黏贴器可作±18度左右偏摆,以调整与纸张的贴合角度,使用相当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件、后件、前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件、后件、前件的组合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当推动后件,可使前件上的导轨被外推出固定件的组合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的前件可转动一小角度的组合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设有修正带的黏贴器外伸于前盖端部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设有修正带的黏贴器外伸于前盖端部的剖面图。图10是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外观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黏贴器相对胶带固定架的分解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端视平面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前盖101修正带装置102凸柱 103止挡部2后盖201定位部21扣块22孔3按键301内凸件4固定件41深槽42浅槽43定位槽44内凸块45斜面5后件51导轨52锯齿部6前件61单斜向导轨62锯齿部7胶带固定架8黏贴器81长孔811插梢82固定柱821插梢孔9弹簧压缩片10弹簧11回收轮12带动轮 13料盘14O型环15修正带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按键式收纳修正带,包括有后盖2与前盖1且二者为组合式构造,后盖2与前盖1分别呈中空状,后盖2与前盖1两端分别具开口,后盖2内部设置筒状的定位部201.后盖2的自由端上设置扣块21;前盖1上相对于扣块21处设有可供扣合的孔22,前盖1两端分别具开口,前盖1内部适当位置处的同一位置的上、下及两侧分别具有阶梯状的止挡部103;如图3、图4、图5所示,剖面呈匚形的按键3,设于后盖2一端开口处,其内部凸设一内凸件301;一呈中空圆筒状的固定件4,固定设置于后盖2内部的定位部201内侧,固定件4内侧壁形成三个深槽41,位于各深槽41间并位于固定件4内侧壁处形成三浅槽42,浅槽42端部设有定位槽43,各深槽41与浅槽42之间设置端部具有斜面45的内凸块44;中空圆筒状的后件5,是套入固定件4内部,其一端与按键3内部设置的内凸件301接触,固定件4表面设置六导轨51,各导轨51分别对应位于深槽41与浅槽42内部,在后件5端部设置呈环状排列的锯齿部52;中空圆筒状的前件6,其一端穿入后件5并与按键3内部设置的内凸件301接触,前件6上形成呈环状排列的锯齿部62,该锯齿部62与前述的锯齿部52相互啮合,前件6表面上以间隔距离设置三单斜向导轨61,各单斜向导轨61分别与前述三导轨51对应设于深槽41内部;前件6前端与一设于前盖1内部的修正带装置101上所设置的凸柱102相互套合,修正带装置101包括一内部设带动轮12的料盘13,料盘13一侧设置回收轮11,料盘13与回收轮11之间套置O型环14; 胶带固定架7,设于回收轮11一侧,其内部设置一弹簧10,在胶带固定架7内并于弹簧10端部设置弹簧压缩片9,弹簧压缩片9是相邻设于止挡部103处;胶带固定架7一端设置一黏贴器8,其上在侧边设置长孔81,长孔81内部设置固定柱82固定于胶带固定架7侧边,料盘13及黏贴器8上分别设有修正带15。如图1、图3所示,当修正带装置101收纳于前盖1内部时,亦即为设有修正带15的黏贴器8内缩于前盖1内部,可使修正带15白色PE带面免于外露而不致发生沾污与损坏的问题。如图3、图5所示,当使用者用手指按压按键3,由于固定件4固定于后盖2内部,前件6、后件5在固定件4中是以单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式收纳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盖与前盖相互组合,后盖与前盖分别呈中空状,后盖与前盖两端分别具开口,后盖内部设置定位部,前盖内部设置具有阶梯状的止挡部;按键,设于后盖一端,其内部设内凸件,一中空圆筒状的固定件,固定设于后盖内的定位部内侧,固定件内侧壁形成数个深槽,位于各深槽之间并位于固定件内侧壁处形成数个浅槽,浅槽端部设有定位槽,各深槽与浅槽之间设置端部具斜面的内凸块;    中空圆筒状后件,是套入固定件,其一端与按键内部设置的内凸件接触,在固定件表面设置数条导轨,各导轨分别位于深槽与浅槽内,在后件端部设置呈环状排列的锯齿部;    中空圆筒状的前件,其一端穿入后件内部与按键内部设置的内凸件接触,前件上形成与前述锯齿部啮合的锯齿部,前件表面上设置数条单斜向导轨,各条单斜向导轨分别与后件上的导轨相对设于深槽内;    前件前端与一设于前盖内部的修正带装置上的凸柱套合,修正带装置包括一内设带动轮的料盘,料盘一侧设回收轮,料盘与回收轮间套置O型环;    胶带固定架,设于回收轮一侧,其内部设一弹簧,胶带固定架内部于弹簧端部设置弹簧压缩片,弹簧压缩片相邻设于止挡部处;胶带固定架一端设置黏贴器,料盘及黏贴器上设有修正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雄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