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26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6
一种圆规,设有一外盖、一活动装置、两支脚及一操作件,该外盖顶部贯穿有一限位孔,该活动装置可相对该外盖上下移动且具有一第一轴线、一结合部及两连接部,该两连接部分别位于该第一轴线的两侧,该两支脚可相对开合地结合于该外盖且分别可转动地与该两连接部相结合,该操作件具有一长度方向且设有一结合端、一操作端及一位于该两端之间的限位部,该结合端可转动地与该结合部相结合,该操作端位于该限位孔外部,使该操作件能以该结合端为支点进行摆动,通过该两支脚的开合,连动该活动装置带动该操作件沿着该长度方向相对该外盖进行上下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规,尤指一种能稳定转动使用的圆规。
技术介绍
圆规是可提供使用者绘制圆形或弧形线条的文具之一,但一般圆规在操作时,必须用手指头去转动圆规,同时整只手也会跟着转动,不易取得平衡,圆规容易意外脱手,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后来有改进的结构,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第102152694B号的“圆规”,其有一本体及一操作件,该本体设有两支脚及一与该两支脚相结合的中驱,而该操作件与该中驱的顶端的一支持件相结合,该支持件可自由转动地支持该操作件,使操作件的转动轴方向可以变动,通过握持该操作件,方便施力进行倾斜式的偏摆画圆,但偏摆模式仅适于画大圆,不利于画小圆,故欲进行画小圆时,该圆规的可转动操作件反而导致不易操作,使用者必须将操作件取下,握持该支持件进行转动以画圆,因此,使用者须因应所需圆弧大小不断尝试盖合或移除该操作件,而无自动调整机制,造成使用上不便。另外,日本专利第5620842号的圆规揭示一可枢转握持使用的操作结构,但该圆规在用于画半径较小的圆时,该操作结构会因随意摇动而让使用者无法稳定地转动该圆规,而极难操作,诚有需加以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解决现有圆规不易操作且不能快速地依半径需求调整偏摆操作角度而不能轻松地画大、小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规,可供自由选择偏摆操作幅度进行画圆,且偏摆操作角度可随支脚的张开角度而自动调整,以轻松地画出所需不同半径的圆,有效改进该些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圆规,其包括:一外盖,其顶部贯穿设有一限位孔;一活动装置,其具有一第一轴线,该活动装置设有一结合部及两连接部,该结合部位于该活动装置的顶部,该两连接部分别位于该第一轴线的两侧,该活动装置能够相对该外盖进行上下移动;两支脚,其能够相对开合地结合于该外盖,且分别可转动地与该活动装置的两连接部相结合;以及一操作件,其具有一长度方向,该操作件沿该长度方向设有相远离的一结合端及一操作端,在该结合端及该操作端之间设有一限位部,该操作端位于该外盖的限位孔的外部,该操作件的结合端可转动地与该活动装置的该结合部相结合,使该操作件能以该结合端为支点进行摆动,并且通过该两支脚的开合,连动该活动装置带动该操作件沿着该长度方向相对该外盖进行上下移动。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圆规具有至少以下的优点及功效:一、本专利技术的圆规通过该操作件相对该外盖选择性被限位,提供使用者可自由选择偏摆操作幅度来操作圆规,快速且易操控地画出大圆或小圆,大幅提升圆规操作上的多元性及实用性。二、本专利技术的圆规通过该操作件凸出于该限位孔的长度,可随着该两支脚的画圆/画弧的半径变大而变长,进而使得操作件的摆动角度随之自动调整变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圆规,其可偏摆操作角度可随画圆/弧的半径大小而自动调整,供使用者可依需求轻松地画出不同半径的圆/弧,有效改善现有摇摆式操作件的偏摆角度不能调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一较佳实施例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一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一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另一局部剖面侧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二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二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另一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三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三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另一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外观侧视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四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四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另一局部剖面侧视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四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局部外观示意图。图25A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四较佳实施例另一态样的立体分解图。图25B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四较佳实施例另一态样的连接杆的立体放大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四较佳实施例另一态样的剖面侧视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8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9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剖面侧视图。图30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五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31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五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另一局部剖面侧视图。图32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33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4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剖面侧视图。图35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六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剖面侧视图。图36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六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另一剖面侧视图。图37是本专利技术圆规第七较佳实施例局部放大的立体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详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兹进一步以如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圆规,请配合参看如图1至图4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圆规包括有一活动装置10、两支脚20、一操作件30及一外盖40。该活动装置10能相对该外盖40上下移动地设于外盖40内,该活动装置10具有一纵向的第一轴线C1,并设有一结合部11及两连接部12,该结合部11位于该活动装置10的顶部且偏离该第一轴线C1,该结合部11可为一凹部或一凸部,而该两连接部12分别对称位于该第一轴线C1的两侧,且分别可相对于该第一轴线C1靠近/远离地摆动,进一步,该活动装置10具有两相结合的半体13,使得该结合部11位于该两半体13之间,且该两半体13通过多个凹凸配置的凹槽131及凸柱132相结合,再进一步,该活动装置10的各连接部12包括有一可摆动的连接杆14,且各该连接杆14远离该操作件30的部位为一摆动端,该两连接杆14位于该两半体13之间。较佳的是,该活动装置10朝外侧可设有一导引结构,该外盖40朝内侧对应设有一定位结构,藉以使该活动装置10相对该外盖40上下移动时,该导引结构能沿着该定位结构移动,以提高该活动装置10进行直线移动的稳定性,其中该活动装置10的直线移动方向是沿着该第一轴线C1;在具体实施上,该活动装置10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外盖,其顶部贯穿设有一限位孔;/n一活动装置,其具有一第一轴线,该活动装置设有一结合部及两连接部,该结合部位于该活动装置的顶部,该两连接部分别位于该第一轴线的两侧,该活动装置能够相对该外盖进行上下移动;/n两支脚,其能够相对开合地结合于该外盖,且分别可转动地与该活动装置的两连接部相结合;以及/n一操作件,其具有一长度方向,该操作件沿该长度方向设有相远离的一结合端及一操作端,且在该结合端及该操作端之间设有一限位部,该操作端位于该外盖的限位孔的外部,该操作件的结合端可转动地与该活动装置的该结合部相结合,使该操作件能以该结合端为支点进行摆动,并且通过该两支脚的开合,连动该活动装置带动该操作件沿着该长度方向相对该外盖进行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1 TW 1081397271.一种圆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盖,其顶部贯穿设有一限位孔;
一活动装置,其具有一第一轴线,该活动装置设有一结合部及两连接部,该结合部位于该活动装置的顶部,该两连接部分别位于该第一轴线的两侧,该活动装置能够相对该外盖进行上下移动;
两支脚,其能够相对开合地结合于该外盖,且分别可转动地与该活动装置的两连接部相结合;以及
一操作件,其具有一长度方向,该操作件沿该长度方向设有相远离的一结合端及一操作端,且在该结合端及该操作端之间设有一限位部,该操作端位于该外盖的限位孔的外部,该操作件的结合端可转动地与该活动装置的该结合部相结合,使该操作件能以该结合端为支点进行摆动,并且通过该两支脚的开合,连动该活动装置带动该操作件沿着该长度方向相对该外盖进行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装置的两连接部相对于该第一轴线呈对称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装置朝外侧设有一导引结构,该外盖朝内侧对应设有一定位结构,藉以使该活动装置相对该外盖上下移动时,该导引结构能沿着该定位结构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规,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的限位部为一外径由该结合端朝该操作端逐渐增加的结构型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规,其特征在于,该外盖于顶部沿该操作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有一握持部,该握持部能限制该操作件相对该外盖的摆动状态,该限位孔形成于该握持部,该操作件的操作端位于该握持部的外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规,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的限位部具有一第一长度,该握持部具有一第二长度,该活动装置定义有一最大位移量,该第一长度不小于该第二长度与该最大位移量的总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规,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的限位部与该握持部的内壁之间具有一间隙,且该间隙为0.05毫米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规,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的限位部的外表面还设有一卡合结构,该外盖的限位孔具有与该操作件的卡合结构形状相配合的内周面,使得该操作件的限位部能选择地与该外盖的限位孔相卡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部的卡合结构的外表面选自三角形、多边形、一凸齿及一凹槽的至少其中之一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其丰郑哲昌郑翔戎郭彦志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