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煤矿供电系统综合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4618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2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型煤矿供电系统综合实验装置,可有效解决煤矿环境特异性的供电系统模拟实验难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和装在底座上的井下沙盘和井上沙盘,井下沙盘上设置有与实际矿井布局相对应的巷道模型,巷道模型经井筒模型与井上沙盘相连,井下沙盘上分别设置有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工作面平巷配电点、移动变电站、工作面回风巷配电点、点阵屏、功率因数表、电流表和电压表,井上沙盘上设置有矿山地面变电所,井上沙盘和井下沙盘的上方在底座的后部设置有卷帘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进行煤矿供电与通风基础实验、三大保护实验、无功补偿、谐波治理实验,使用方便,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型煤矿供电系统综合实验装置,可有效解决煤矿环境特异性的供电系统模拟实验难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和装在底座上的井下沙盘和井上沙盘,井下沙盘上设置有与实际矿井布局相对应的巷道模型,巷道模型经井筒模型与井上沙盘相连,井下沙盘上分别设置有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工作面平巷配电点、移动变电站、工作面回风巷配电点、点阵屏、功率因数表、电流表和电压表,井上沙盘上设置有矿山地面变电所,井上沙盘和井下沙盘的上方在底座的后部设置有卷帘机构,本技术能够进行煤矿供电与通风基础实验、三大保护实验、无功补偿、谐波治理实验,使用方便,效果好。【专利说明】一种智能型煤矿供电系统综合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装置,特别是一种智能型煤矿供电系统综合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电是煤矿生产所必须的主要能源,由于煤矿环境的特殊性,其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故障可能引起无法预想的严重后果。比如漏电事故可能产生的危害有:人身触电;漏电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漏电发展到一定程度,使电雷管无准备引爆;长期的漏电电流会烧毁备,引起火灾;引起短路事故,造成更大的电气故障,对矿井和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煤矿安全工作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还没有一种针对煤矿环境特异性的供电系统实验装置,煤矿环境特异性的供电系统难以模拟试验,相关的工作人员也难以得到相关的培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智能型煤矿供电系统综合实验装置,可有效解决煤矿环境特异性的供电系统模拟实验难,相关的工作人员也难以得到相关的培训的问题。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和装在底座上的井下沙盘和井上沙盘,井下沙盘上设置有与实际矿井布局相对应的巷道模型,巷道模型经井筒模型与井上沙盘相连,井下沙盘上分别设置有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工作面平巷配电点、移动变电站、工作面回风巷配电点、点阵屏、功率因数表、电流表和电压表,井上沙盘上设置有矿山地面变电所,井上沙盘和井下沙盘的上方在底座的后部设置有卷帘机构,卷帘结构包括立柱及分别水平装在立柱上上部和下部的上卷筒和下卷筒,上卷筒和下卷筒上绕装有帘体,帘体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卷筒和下卷筒固定在一起,上卷筒上装有驱动上卷筒正反转的拉绳,构成帘体旋转收放式的活动结构,帘体的正面上设置有用于表示典型电力系统、典型的煤矿供电系统、基本供电方式及变电所常用接线方式的标识体。 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安全可靠、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能够充分展示电力系统整个概貌、矿井供电系统接线方式以及深井、浅井、大型综合机械化矿井的供电系统概貌,能够进行煤矿供电与通风基础实验、三大保护实验、无功补偿、谐波治理实验,并可基于实验装置硬件平台,进行无功补偿、谐波治理相关控制算法的优化与研究,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电气连接框式图。 图3为本技术故障点、缺相开关、接地网开关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2、3给出,本技术包括底座和装在底座上的井下沙盘和井上沙盘,井下沙盘16上设置有与实际矿井布局相对应的巷道模型14,巷道模型14经井筒模型10与井上沙盘8相连,井下沙盘16上分别设置有井下中央变电所11、采区变电所15、工作面平巷配电点17、移动变电站18、工作面回风巷配电点19、点阵屏7、功率因数表20、电流表21和电压表22,井上沙盘8上设置有矿山地面变电所9,井上沙盘8和井下沙盘16的上方在底座的后部设置有卷帘机构,卷帘结构包括立柱la、lb及分别水平装在立柱上上部和下部的上卷筒3和下卷筒6,上卷筒3和下卷筒6上绕装有帘体5,帘体5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卷筒3和下卷筒6固定在一起,上卷筒3上装有驱动上卷筒正反转的拉绳2,构成帘体旋转收放式的活动结构,帘体的正面上设置有用于表示典型电力系统、典型的煤矿供电系统、基本供电方式及变电所常用接线方式的标识体23。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帘体5背面装有用于照明的卷帘背光灯; 所述的巷道模型14内装有用于表示风流流向的通风系统灯带。 所述的井下中央变电所11、采区变电所15、工作面平巷配电点17、移动变电站18、工作面回风巷配电点19和矿山地面变电所9分别装设有变压器及电动机,三相交流电源经装在底座4上的总电源开关12接有功率因数表20、电流表21和电压表22 ;谐波发生器输出端连接三相交流电源的供电线路,输入端经系统总线与控制器相连;变流器连接三相交流电源的供电线路,输入端经系统总线与控制器相连,电力电容C与变流器并联;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三相交流电源的供电线路相连,输出端经信号调理模块、A/D转换模块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系统总线相连,接收或发送控制信号;直流电源模块连接在三相交流电源的零线与一根火线上,并于控制器、装在帘体5背面的点阵屏7、装在巷道模型14内用于表示风流流向的通风系统灯带和扬声器模块相连,为其供电,点阵屏、通风系统灯带、扬声器模块均经系统总线与控制器相连;卷帘背光灯连接于三相交流电源的零线与一根火线上;电动机经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于三相交流电源的供电电路,电压电流检测模块、信号调理模块、A/D转换模块与每个馈电支路相连,将获取的信号送至系统总线;继电器模块经系统总线接控制器;变压器经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于三相交流电源的供电电路,电压电流检测模块、信号调理模块、A/D转换模块与每个馈电支路相连,将获取的信号送至系统总线;继电器模块经系统总线接控制器。 所述的变压器包括矿山地面变电所9装设的象征主变的变压器Tl、象征提供地面低压动力的变压器T2、井下中央变电所11装设的象征提供井底车场低压动力的变压器T3、采区变电所15装设的象征主变的变压器T4、象征提供照明动力的变压器T5,工作面平巷配电点17装设的象征主变的变压器T6 ;所述的电动机包括矿山地面变电所9装设的象征主提升机的电动机Ml、象征副提升机的电动机M2、象征空压机的电动机M3、象征通风机的电动机M4、井下中央变电所11装设的象征主排水泵的电动机M5、采区变电所15装设的象征局部通风机的电动机M6、象征采煤机的电动机M7、象征工作面输送机的电动机M8、象征煤电钻的电动机M9、工作面回风巷配电点19装设的象征调度绞车的电动机MlO和象征回柱绞车的电动机Mll ;电动机Ml经继电器常开触点JMl连接于三相交流电源的供电电路,电压电流检测模块、信号调理模块、A/D转换模块与每个馈电支路相连,将获取的信号送至系统总线;继电器模块经系统总线接控制器;变压器Tl经继电器常开触点JTl连接于三相交流电源的供电电路,电压电流检测模块、信号调理模块、A/D转换模块与每个馈电支路相连,将获取的信号送至系统总线;继电器模块经系统总线接控制器;其余电动机(M2——Mil)、变压器(T2—T6)采用与此相同的连接结构,不再一一描述。 为保证使用效果,本技术卷帘机构的帘体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煤矿供电系统综合实验装置,包括底座和装在底座上的井下沙盘和井上沙盘,其特征在于,井下沙盘(16)上设置有与实际矿井布局相对应的巷道模型(14),巷道模型(14)经井筒模型(10)与井上沙盘(8)相连,井下沙盘(16)上分别设置有井下中央变电所(11)、采区变电所(15)、工作面平巷配电点(17)、移动变电站(18)、工作面回风巷配电点(19)、点阵屏(7)、功率因数表(20)、电流表(21)和电压表(22),井上沙盘(8)上设置有矿山地面变电所(9),井上沙盘(8)和井下沙盘(16)的上方在底座的后部设置有卷帘机构,卷帘结构包括立柱(1a、1b)及分别水平装在立柱上上部和下部的上卷筒(3)和下卷筒(6),上卷筒(3)和下卷筒(6)上绕装有帘体(5),帘体(5)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卷筒(3)和下卷筒(6)固定在一起,上卷筒(3)上装有驱动上卷筒正反转的拉绳(2),构成帘体旋转收放式的活动结构,帘体的正面上设置有用于表示典型电力系统、典型的煤矿供电系统、基本供电方式及变电所常用接线方式的标识体(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三明王志方孙鹏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