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健生专利>正文

薯类快餐粉条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404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薯类快餐粉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红薯(或马铃薯)经过选料、提粉、脱色、胚粉、配料、涂布成型、蒸煮、干燥和切条,整理和包装的工艺流程后,制成外表光滑有光泽、浸泡后不糊、不断裂的快餐粉条,食用时,用85℃-100℃开水浸泡3-5分钟,放入风味不同的调味料,即成为1份风味不同的红薯(或马铃薯)粉条汤,特别适用于出差或旅游人员携带和食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薯类快餐粉条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薯类快餐粉条生产方法。红薯(或马铃薯)粉条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佐餐食品,但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红薯(或马铃薯)粉条均需煮较长时间才能食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薯类快餐粉条的生产方法,用此方法生产的红薯(或马铃薯)快餐粉条用开水浸泡3-5分钟后,放入调料即成为1份红薯(或马铃薯)粉条汤,便于出差和旅游人员携带和食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工艺流程实现:(1)选料:以红薯(或马铃薯)为原料,洗净泥沙,除去根须,蒂及腐烂部分,马铃薯须除去芽眼。(2)提粉:用不锈钢制的滚轮磨薯机将薯块磨细,用振动筛过滤机将淀粉与薯渣分离。(3)脱色:将淀粉浆收集于沉淀缸内沉淀淀粉,并加入含有0.03-0.05%焦亚硫酸钠的脱色剂进行脱色处理。(4)胚粉:将沉淀缸内的粗粉除去色泽较暗的表面一层粉,再除去含有少量泥沙,杂质的底层粉,取中间粉进行2-4次脱色处理后充分洗涤,再沥干即为胚粉。-->(5)配料:将30%-40%的胚粉用85℃-90℃的热水熟化形成浆糊状,再与60%-70%未用开水熟化的胚粉进行充分均匀混合,并在其中加入0.03-0.05%的魔芋精粉和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薯类快餐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1)选料:以红薯或马铃薯为原料,洗净泥沙,除去根须、蒂及腐烂部份,马铃薯须除去芽眼,(2)提粉:磨薯机将薯块磨细,用振动筛过滤机将淀粉与薯渣分离,(3)脱色:将淀粉浆收集 于沉淀缸内沉淀淀粉,并添加脱色剂进行脱色,(4)胚粉:将沉淀缸内的粗粉除去表面一层粉,再除去底层粉取中间粉进行2-4次脱色处理后充分洗涤,再沥干,(5)配料:将胚粉用85℃-90℃的热水熟化形成浆糊状,再与原粉进行充分均匀混合,并加 入魔芋精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6)涂布成型:将配料后的原料粉浆,通过涂布成型机,极薄地、均匀地涂布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薯类快餐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  (1)选料:以红薯或马铃薯为原料,洗净泥沙,除去根须、蒂及腐烂部份,马铃薯须除去芽眼,(2)提粉:磨薯机将薯块磨细,用振动筛过滤机将淀粉与薯渣分离,(3)脱色:将淀粉浆收集于沉淀缸内沉淀淀粉,并添加脱色剂进行脱色,(4)胚粉:将沉淀缸内的粗粉除去表面一层粉,再除去底层粉取中间粉进行2-4次脱色处理后充分洗涤,再沥干,(5)配料:将胚粉用85℃-90℃的热水熟化形成浆糊状,再与原粉进行充分均匀混合,并加入魔芋精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6)涂布成型:将配料后的原料粉浆,通过涂布成型机,极薄地、均匀地涂布在布带上,涂布厚度为0.25-0.35毫米,(7)蒸煮:将均匀涂布的原料进行5-8分钟蒸煮,蒸煮温度为95℃-100℃,(8)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健生黄亮黄基义欧阳树
申请(专利权)人:郝健生黄亮黄基义欧阳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