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3942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属于酸洗装置技术。它包括罐体和置于罐体中央的搅拌轴,搅拌轴上端连接有电机,搅拌轴底端设有螺旋桨叶,螺旋桨叶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8-32°;罐体内壁上部均匀分布有菱形的阻隔板,阻隔板与罐体内壁的夹角为42-45°,搅拌轴上设置有辅助片,辅助片通过铰环铰接在搅拌轴上。该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顺时针设置角度,配合现有技术电机顺时针带动的现状,顺水流方向螺旋桨叶前高后低,实现快速搅动,原料与强酸迅速混合。罐体内壁上部设有的阻隔板有效防止碳化硅微粉与强酸混合反应产生的外溢现象,保证原料与强酸充分反应,实现一罐酸洗原料酸洗量增加,强酸用量减少,排污量减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属于酸洗装置技术。它包括罐体和置于罐体中央的搅拌轴,搅拌轴上端连接有电机,搅拌轴底端设有螺旋桨叶,螺旋桨叶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8-32°;罐体内壁上部均匀分布有菱形的阻隔板,阻隔板与罐体内壁的夹角为42-45°,搅拌轴上设置有辅助片,辅助片通过较环较接在搅拌轴上。该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顺时针设置角度,配合现有技术电机顺时针带动的现状,顺水流方向螺旋桨叶前高后低,实现快速搅动,原料与强酸迅速混合。罐体内壁上部设有的阻隔板有效防止碳化硅微粉与强酸混合反应产生的外溢现象,保证原料与强酸充分反应,实现一罐酸洗原料酸、洗量增加,强酸用量减少,排污量减少的效果。【专利说明】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属于碳化硅酸洗中用的一种装置。
技术介绍
碳化硅微粉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为中碎、筛分、整形、酸洗、粉碎、分级和二次分级等步骤,而酸洗罐为生产工艺中常用的大体积反应容器,原料与强酸在其中发生反应,生成或消除金属物质,以达到消除杂质、改善原料品质的目的。而现有技术中所用酸洗罐同等洗料量的基础上所耗酸液较多,且酸洗原料的时间较长,人力、物力成本较大,故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酸液使用量较多,原料酸洗时间长的不足,提供一种酸液使用量低,酸洗效率高的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它包括罐体1,其特殊之处在于在罐体I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轴2位于罐体I的中央,所述搅拌轴2上端连接有电机3,搅拌轴底端设有螺旋桨叶4,螺旋桨叶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8-32° ;罐体I内壁上部呈圆环状均匀分布有菱形的阻隔板5,阻隔板5与罐体I内壁的夹角为42-45° ;所述搅拌轴2上交错设置有辅助片6,辅助片6通过铰环7铰接在搅拌轴2上,在搅拌过程中多方向旋转,辅助螺旋桨叶,充分混合搅拌原料与强酸。 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是,所述搅拌轴2底端与罐体I底部的距离为罐体高度的1/4-1/3,既能实现充分搅拌,又不会造成搅动操作时混合液上溢。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阻隔板5的数量为4-8个,既能阻压逸起的原料混合液,又避免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该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顺时针设置角度,配合现有技术电机顺时针带动的现状,顺水流方向螺旋桨叶前高后低,实现快速搅动,原料与强酸迅速混合。罐体内壁上部设有的阻隔板有效防止碳化硅微粉与强酸混合反应产生的外溢现象,保证原料与强酸充分反应,实现一罐酸洗原料酸洗量增加,强酸用量减少,排污量减少的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结构示意图。 图中:I 体;2:揽祥轴;3:电机;4:螺旋奖叶;5:阻隔板;6:辅助片;7:绞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参照附图1,在罐体I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轴2位于罐体I的中央,所述搅拌轴2上端连接有电机3,搅拌轴底端设有螺旋桨叶4,螺旋桨叶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现有的酸洗罐设计中,电机是顺时针带动搅拌轴转动,故螺旋桨叶与水平线30°夹角的设计使得电机能瞬时带动螺旋桨叶转动,及时对原料和强酸进行搅拌混合,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启动初始无法带动桨叶旋转的问题。 罐体I内壁上部圆周均匀分布有4个菱形的阻隔板5,阻隔板5焊接在罐体I内壁,且阻隔板5与罐体I内壁的夹角为45°,以实现阻止混合液上溢的最佳效果。 同时,搅拌轴2底端与罐体I底部的距离为罐体高度的1/3,既能实现充分搅拌,又不会造成搅动操作时混合液上溢。 搅拌轴2上还交错设置有辅助片6,辅助片6通过铰环7铰接在搅拌轴2上,在搅拌混合原料与强酸时多方向旋转,辅助螺旋桨叶混合搅拌,搅拌速度更快,混合效果更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阻隔板设置有6个,相对于实施例1,分布密度大,阻止混合液上溢的效果更佳。 以上实施例不是穷举,其保护范围不限于所给出的实施例,如所述阻隔板还可以设有5个、8个等,辅助片形状可以设计为方形、扇形,螺旋桨叶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8°、32°,阻隔板与罐体内壁的夹角为42°、43°等。凡是根据本技术的思路所能实现的所有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它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在罐体(I)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轴(2 )位于罐体(I)的中央,所述搅拌轴(2 )上端连接有电机(3 ),搅拌轴底端设有螺旋桨叶(4),螺旋桨叶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8-32° ;罐体(I)内壁上部呈圆环状均匀分布有菱形的阻隔板(5),阻隔板(5)与罐体(I)内壁的夹角为42-45°,所述搅拌轴(2 )上交错设置有辅助片(6 ),辅助片(6 )通过铰环(7 )铰接在搅拌轴(2 )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底端与罐体(I)底部的距离为罐体高度的1/4-1/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5)的数量为4-8个。【文档编号】C01B31/36GK204017842SQ201420470806【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0日 【专利技术者】刘焕新 申请人:烟台华锐微粉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碳化硅微粉生产用酸洗罐,它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轴(2)位于罐体(1)的中央,所述搅拌轴(2)上端连接有电机(3),搅拌轴底端设有螺旋桨叶(4),螺旋桨叶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8‑32°;罐体(1)内壁上部呈圆环状均匀分布有菱形的阻隔板(5),阻隔板(5)与罐体(1)内壁的夹角为42‑45°,所述搅拌轴(2)上交错设置有辅助片(6),辅助片(6)通过铰环(7)铰接在搅拌轴(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焕新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华锐微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