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俞雄专利>正文

可调整旋转紧度的卷筒胶膜施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370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卷筒胶膜施用器,包含有:一握持件,具有一轴筒,轴筒一端设有一嵌孔;一旋转件,具有一套筒,套设于该轴筒上,设有一与该嵌孔对合的枢孔;一调整件,枢设于该轴筒内,设有一与该嵌孔对合的螺孔;一进退杆,一端螺合于该螺孔,且杆身嵌穿该嵌孔并枢穿该枢孔,另一端具有可朝该握持件方向抵及该旋转件的逼压部。转动该调整件可使该进退杆与调整件相对远离或相对缩靠,即改变该逼压部抵压该旋转件的程度,以调整旋转件的旋转顺畅程度。(*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和卷筒胶膜有关,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可调整旋转紧度的卷筒胶膜施用器。使用上述卷筒胶膜时,通常会在其二端各装配一专用的施用器(例如美国第6027069、6019308、6227480等专利案所提供),该施用器多数均由相互枢套的二构件所组成,其中一构件(一般为筒状)嵌插于卷筒管端,而另一构件(筒状或杆状)供单手捉握,这样,以双手分别握住该二施用器的固定构件,使卷筒随旋转构件转动而施放出胶膜。然而在以胶膜包裹货物时,并非仅是不断放出胶膜披覆在货物上而已,过程中还必须适时暂停施放,并进行拉扯胶膜以使胶膜绷紧的动作,才能将货物扎实稳固地捆包。由于常用卷筒胶膜施用器中的二构件可灵活地相对旋转,所以若拖动施用器,卷筒胶膜即会对应旋转而放出胶膜。因此,在常用方式中,若要进行拉紧胶膜的动作,通常要一手离开施用器去握住卷筒胶膜,或是可能的话,双手仍保持握在施用器上,但又以姆指用力压紧卷筒二端的周面,由此使卷筒胶膜较难旋转,而得以勉强进行拉紧胶膜的动作。上述常用操作方式十分费力及不便,并会影响作业效率,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筒胶膜施用器,可供使用者依状况筒单迅速地调整其旋转紧度,即可调成能灵活旋转以施放胶膜,或是调成无法旋转以便拉紧胶膜,以能快适方便地进行货物封裹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可调整旋转紧度的卷筒胶膜施用器包含有一握持件,具有一轴筒,该轴筒其中一端面形成开口;该握持件于该轴筒另一端设有一沿轴向贯穿的嵌孔;一旋转件,具有一套筒,该套筒其中一端面形成开口,并套设于该握持件的轴筒;该旋转件设有一枢孔,与该握持件的嵌孔对合;该旋转件具有可抵及该握持件的抵接部;一调整件,枢设于该握持件的轴筒内,其轴心设有一与该嵌孔对合的螺孔;以及一进退杆,其杆身形成有一嵌插段,且杆身一端形成一螺接段,另一端设有一逼压部;该进退杆以该螺接段螺合于该调整件的螺孔,且以该嵌插段嵌穿该握持件的嵌孔并枢穿该旋转件的枢孔,该逼压部可朝该握持件方向抵及该旋转件。其中还包含一弹簧,其二端可分别抵及该握持件及该调整件。其中该握持件具有一容筒,由该轴筒背对该开口的端面往外凸出,前述嵌孔设于该容筒外端;该旋转件的套筒同时套设该轴筒及该容筒;该调整件具有一轴身,由该轴筒内部枢插入该容筒内;该弹簧设于该容筒内并环套该进退杆。其中该旋转件的枢孔由该套筒内部贯穿至套筒外端面;该进退杆相反于该螺接段的另一端形成一凸伸段,穿出该旋转件的外端面;还包含一逼压件,呈块状,套设固接于该凸伸段,其内端面可抵及该旋转件外端面,形成前述逼压部。其中该旋转件的抵接部设于该套筒的内周壁,呈环状凸条,可抵及该握持件的轴筒端面。其中该轴筒的端面上设有一摩擦环,该旋转件的抵接部可抵触该摩擦环。其中该调整件具有一轴身,枢设于该握持件的轴筒最内端,前述螺孔即设于该轴身中心,该轴身一侧连结一侧板,位在该轴筒内部的圆周一侧并延伸至轴筒开口附近,且在对应该开口一端向外弯折延伸一端片,该端片外缘具有一凹缺。其中该调整件嵌设有一螺栓,以提供前述螺孔供该进退杆螺接。其中该握持件的轴筒于该开口周缘设有一环状凸唇;该旋转件的套筒于该开口周缘设有一环状挡板,另外,该套筒的周面设有若干肋片。该握持件(10),请配合参阅图3、图4,以塑胶射出成型,具有一轴筒(11),外形大致呈顶端略小的圆椎柱(注上下方向按图面而言,下同),但最底端以喇叭状扩大,底面形成开口(111),由开口(111)周缘顺势往外往上回绕延伸一环状凸唇(12)。由轴筒(11)顶面中央往上凸起一圆柱形容筒(13),其内部空间与轴筒(11)的内部空间直接连通(即轴筒(11)内部的顶端面中央具有一圆形连通口(131)),由容筒(13)内部的顶端面中央往下凸出一圆形凸柱(14),凸柱(14)中心具有一沿轴向贯穿的嵌孔(141),如图4中所示,该嵌孔(141)的断面轮廓,其中相对二侧为平行二直线,另相对二侧为凹弧相向的二圆弧线。握持件(10)于轴筒(11)的顶面外缘处,黏结一具有较大摩擦系数的摩擦环(15),摩擦环(15)上设一开口朝上的环状凹沟(151)。该旋转件(20),请配合参阅图5-图7,以塑胶射出成型,具有一套筒(21),套筒(21)的底面形成开口(211),由开口(211)周缘沿径向往外延伸一环状挡板(22)。套筒(21)的周面上具有呈辐射状等角分布的(两片一组的)三组肋片(23),该等肋片(23)的外缘共同构成顶端略小的圆椎状,且外缘顶端形成往上往内收束的弧曲线。由套筒(21)顶面中央往下凹入一圆形容槽(212),容槽(212)中央又具有一往下贯穿的圆形枢孔(213),其直径对应于该握持件(10)的嵌孔(141)(圆弧部份)。套筒(21)的内周壁约略中央处设有一往下凸出的环状抵接部(24),且内周壁的该抵接部(24)以上部份,设有呈辐射状等角分布的六补强肋片(25)。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该旋转件(20)是以套筒(21)套合该握持件(10)的轴筒(11)及容筒(13),使旋转件(20)及握持件(10)可相对旋转。旋转件(20)的该枢孔(213)对合握持件(10)的该嵌孔(141),且该环状抵接部(24)嵌入该摩擦环(15)的凹沟(151)。该调整件(30),请配合参阅图8-图10,同样以塑胶射出成型,具有一圆柱形的轴身(31),轴身(31)中央具有一由底面往上凹入主六角孔(311),六角孔(311)最内端紧嵌一六角螺栓(32)(注六角孔(311)的孔壁六面均设有厚度不大的凸条(312),以使螺栓(32)能紧固嵌合)。轴身(31)顶端具有一由顶面中央贯穿至该六角孔(311)的贯孔(313),该贯孔(313)与该螺栓(32)的螺孔(321)对合,其直径不仅配合(略大于)该螺孔(321),同时亦对应于该握持件(10)的嵌孔(141)(圆弧部份)。轴身(31)的圆周一侧连结一往下延伸的侧板(33),由侧板(33)底缘再沿径向往外延伸一端片(34),端片(34)外缘呈圆弧状且中央具有一凹缺(341),另外,该侧板(33)的外侧具有若干连结侧板(33)及端片(34)的肋板(35)。如图1、图2所示,该调整件(30)是将轴身(31)由该握持件(10)的轴筒((一))内部,往上穿经该连通口(131)而枢插入该容筒(13)内,使该侧板(33)、肋板(35)位在轴筒(11)内部一侧,而该端片(34)约略与轴筒(11)底端的开口(111)切齐且其圆弧外缘大致对应该圆形开口(11)的缘边。该进退杆(40),请配合参阅图11、图12,是以金属杆加工制成,其杆身由上至下依序形成一凸伸段(41)、一嵌插段(42)及一螺接段(43),其中,嵌插段(42)的断面形状对应于该握持件(10)的嵌孔(141)断面,而螺接段(43)的断面亦同于嵌插段(42),惟在相对二圆弧面上更设有螺纹,至于凸伸段(41)则是呈圆杆状,其外径小于嵌插段(42),圆周内接于嵌插段(42)的二平行面(图12)。该凸伸段(41)上设有一沿径向贯穿的梢孔(4)1)。此外,进退杆(40)于该螺接段(43)底端还设有一环沟(44)。如图1所示,该进退杆(40)以中间的嵌插段(42)吻合穿嵌该握持件(10)的嵌孔(141),同时枢穿该旋转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旋转紧度的卷筒胶膜施用器,包含有: 一握持件,具有一轴筒,该轴筒其中一端面形成开口;该握持件于该轴筒另一端设有一沿轴向贯穿的嵌孔; 一旋转件,具有一套筒,该套筒其中一端面形成开口,并套设于该握持件的轴筒;该旋转件设有一枢孔,与该握持件的嵌孔对合;该旋转件具有可抵及该握持件的抵接部; 一调整件,枢设于该握持件的轴筒内,其轴心设有一与该嵌孔对合的螺孔;以及 一进退杆,其杆身形成有一嵌插段,且杆身一端形成一螺接段,另一端设有一逼压部;该进退杆以该螺接段螺合于该调整件的螺孔,且以该嵌插段嵌穿该握持件的嵌孔并枢穿该旋转件的枢孔,该逼压部可朝该握持件方向抵及该旋转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俞雄
申请(专利权)人:黄俞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