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桌上型胶带台,其包含有:一基座,具有一底部,所述底部具有一开放的容置槽;一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吸附件包含有一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的吸盘,以及一自所述吸盘一顶面凸伸而出的作用杆;一枢转件,能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地设于所述基座,所述枢转件具有一带动部,以及一用于供一胶带卷套设的轴杆;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位于一起始位置;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其带动部将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向上拉提至一作用位置。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胶带台可吸附于桌面上,可避免使用者在拉取胶带时发生移动,因此使用上较为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桌上型胶带台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吸附于桌面上的桌上型胶带台。
技术介绍
习用的桌上型胶带台大多包含有一用于放置在桌面上的基座,该基座具有一朝上方开放的沟槽,该沟槽内设有一呈水平姿态的轴杆,以供一呈圆环形的胶带卷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轴杆。桌上型胶带台主要是通过其基座的重量而稳固地摆设在桌上,让使用者可很方便地拉取所需长度的胶带并利用设置在该基座上的刀片截断胶带。然而,使用者拉取胶带时常会因力道过大而间接拉动该胶带台,使得该胶带卷无法顺利地相对该基座转动,造成使用者不易拉取出其所需长度的胶带,因此,使用者以一手拉取胶带的同时,另一手常必须压制住胶带台,以避免该胶带台移动。换言之,习用的桌上型胶带台让使用者常需两手并用才能顺利拉取胶带,使用上仍相当不方便,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上型胶带台,其可吸附在桌面上,以避免使用者在拉取胶带时移动,使用上较为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桌上型胶带台,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具有一底部,所述底部具有一开放的容置槽;一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吸附件包含有一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的吸盘,以及一自所述吸盘一顶面凸伸而出的作用杆;一枢转件,能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地设于所述基座,所述枢转件具有一带动部,以及一用于供一胶带卷套设的轴杆;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位于一起始位置;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其带动部将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向上拉提至一作用位置。上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包含有一自所述吸盘顶面凸伸而出的竖杆体,以及一设于所述竖杆体的横杆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其带动部向上顶抵所述横杆体。所述枢转件的带动部具有一斜面,在所述枢转件自所述第一位置枢转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吸附件的横杆体会沿所述斜面向上滑移。所述枢转件的带动部还具有一位于所述斜面一端的定位槽,所述吸附件的横杆体在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系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基座的底部具有一朝向所述枢转件的顶面,以及一自所述顶面凸伸而出的壳体,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基座的底部具有一朝向所述枢转件的顶面、一自所述顶面凸伸而出的壳体,以及一自所述壳体一上表面凸伸而出的管体,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管体具有一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通孔,以及一凹槽,所述吸附件的竖杆体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位于所述起始位置时,其横杆体设于所述凹槽上。还包含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基座具有一定位孔,所述枢转件具有一定位柱,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柱插设于所述基座的定位孔。所述枢转件具有一侧壁,所述轴杆自所述侧壁凸伸而出并具有一自由端;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能供所述胶带卷自所述轴杆的自由端套设到所述轴杆;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轴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基座的一挡壁相对,使所述胶带卷被限位在所述基座的挡壁与所述枢转件的侧壁之间。所述枢转件的轴杆具有一弹性凸块,以将所述胶带卷定位在所述弹性凸块与所述侧壁之间。还包含有一环状件;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环状件能自所述轴杆的自由端套设到所述轴杆,且能供另一胶带卷套设到所述环状件。所述枢转件的轴杆具有一弹性凸块,用于将所述环状件定位在所述弹性凸块与所述侧壁之间。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一防滑垫,且所述防滑垫具有一与所述容置槽对应的穿孔。所述枢转件具有一侧壁,所述轴杆自所述侧壁凸伸而出并具有一自由端;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能供所述胶带卷自所述轴杆的自由端套设到所述轴杆;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轴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基座的一挡壁相对,使所述胶带卷被限位在所述基座的挡壁与所述枢转件的侧壁之间。还包含有一环状件;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环状件能自所述轴杆的自由端套设到所述轴杆,且能供另一胶带卷套设到所述环状件。所述枢转件的轴杆具有一弹性凸块。所述基座的底部具有一朝向所述枢转件的顶面,以及一自所述顶面凸伸而出的壳体,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基座的底部还具有一自所述壳体一上表面凸伸而出的管体,所述管体具有一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通孔,以及一凹槽,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位于所述起始位置时设于所述凹槽上。还包含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基座具有一定位孔,所述枢转件具有一定位柱,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柱插设于所述基座的定位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胶带台以其底部设置在桌面上,且容置槽朝桌面开放,使得吸盘能放置在桌面上;当枢转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吸盘仅与桌面轻微接触,使用者可轻易移动胶带台;当使用者将胶带台移动到方便使用的位置时,只要将枢转件枢转至第二位置,即可使吸附件的作用杆被拉提至作用位置,进而使吸盘吸附于桌面。如此一来,胶带台为固定于桌面上,可避免使用者在拉取胶带时移动,让使用者只要使用一手即可顺利地取用胶带,因此本技术的胶带台在使用上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桌上型胶带台与一胶带卷的立体组合图;图2及图3是本技术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桌上型胶带台与该胶带卷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桌上型胶带台的局部剖视图,且其中一枢转件位于一第一位置;图5是本技术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桌上型胶带台的基座的一壳件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5中剖线6-6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桌上型胶带台的基座的底部与一吸附件的立体组合图;图8是本技术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桌上型胶带台与该胶带卷的剖视图,其中该枢转件位于一第二位置;图9是本技术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桌上型胶带台的枢转件、一环状件与该胶带卷的立体组合图;图10是本技术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桌上型胶带台的枢转件与另一胶带卷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以及图式中,相同的参考号码,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结构特征。其次,当述及一组件设置于另一组件上时,代表前述组件为直接设置在该另一组件上,或者前述组件为间接地设置在该另一组件上,即,二组件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而述及一组件“直接”设置于另一组件上时,代表二组件之间并没有设置任何其他组件。先如图I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桌上型胶带台10包含有一基座20、一吸附件30、一弹性件40、一枢转件50,以及一环状件60。基座20具有一用于设于桌面上的底部70,以及一设于底部70上方的壳件80,底部70包含有一底板72,以及一防滑垫74。底板72具有相对的一顶面721及一底面722 (如图4所示),顶面721上凸伸出一壳体723,壳体723内形成有一自底面722凹陷的容置槽724 (如图4所示),壳体723的一上表面725还凸伸出一管体726,管体726内具有一与容置槽724连通的通孔7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桌上型胶带台,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具有一底部,所述底部具有一开放的容置槽;一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吸附件包含有一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的吸盘,以及一自所述吸盘一顶面凸伸而出的作用杆;一枢转件,能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地设于所述基座,所述枢转件具有一带动部,以及一用于供一胶带卷套设的轴杆;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位于一起始位置;当所述枢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其带动部将所述吸附件的作用杆向上拉提至一作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俞雄,
申请(专利权)人:黄俞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